六大行救市只是在為歐洲“買時間”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以美聯儲為首的全球六大央行聯手向金融體系釋放美元流動性,令全球股票市場難抑欣喜之情:美歐股市周三當天飆升超過4%,亞太股市周四的漲幅也普遍超過2%。不過,從以往經驗以及業界的共識來看…
以美聯儲為首的全球六大央行聯手向金融體系釋放美元流動性,令全球股票市場難抑欣喜之情:美歐股市周三當天飆升超過4%,亞太股市周四的漲幅也普遍超過2%。不過,從以往經驗以及業界的共識來看,類似舉措盡管有助于緩解當前銀行體系所面臨的資金壓力,提振市場信心,但并非解決歐債問題的“良方”。在某種程度上,各大央行的聯手干預是在為歐洲當局爭取解決問題的更多時間。
有助銀行業減壓
幾大行聯手降低美元融資成本的大背景是:歐債危機沖擊歐洲銀行業,歐元區美元融資成本飆升至三年來高點。不少歐洲金融機構根本無法借到美元資金,這種緊張局面也令人回想起雷曼兄弟破產前后的情形。
瑞士信貸亞洲首席經濟學家陶冬1日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說,美聯儲等六大央行周三宣布的舉措,是一項旨在改善歐洲銀行業流動性的大膽舉措。他表示,由于美國的貨幣基金愈加不愿意向歐洲銀行業借貸,近期歐洲不少銀行都面臨較嚴重的流動性吃緊問題。另一方面,標普本周下調多家美國大銀行評級的舉動,也凸顯了歐債問題可能波及美國銀行業的風險。
在歐洲信貸市場,央行聯手干預的確帶來了一些立竿見影的效果。1日的歐洲互換市場,歐洲銀行的美元借貸成本從三年高點回落,但仍接近2008年以來的高點。
荷蘭國際集團駐倫敦的首席經濟學家兼新興市場研究主管埃文斯表示,全球央行聯手釋放流動性的舉措,顯示了國際協調行動的決心。在當前信心匱乏的背景下,市場需要看到類似措施來減壓,并增加流動性。
“熊市反彈”可能較大
花旗首席股票策略師列夫科維奇表示,現階段的確需要央行的介入、強行注入流動性到金融體系中。他認為,最新舉動說明,央行意識到了金融體系面對的壓力日益增大。
管理著3150億美元資金的美國LPL金融集團CEO懷特表示,央行的協同干預絕對是一次“大手筆”,因為這說明現在不僅是歐洲的問題,而是全球性的問題。他認為,如果市場能保持這股動能,股市短期可能還有上漲空間。
但也有市場人士認為,雖然股市在第一時間對央行聯手救市的消息作出了積極回應,但這樣的漲勢可能難以持久。
CMC市場公司的首席市場策略師麥克阿瑟表示,當前的全球股市大漲是一種典型的熊市反彈。他補充說,當前歐洲急需有人站出來,化解各方分歧,針對債務危機采取一致行動。
陶冬表示,六大央行的措施能提振市場人氣,并改善銀行業的流動性狀況。但是,此舉并不能對深陷債務危機的歐洲諸國帶來太大幫助。“說到底,歐洲銀行業的問題根植于主權債危機,而央行的舉動并沒有觸及這一根本。”陶冬說。
“解鈴還需系鈴人”
不少分析人士認為,六大央行聯手釋放流動性,只是為歐洲的領導人處理債務危機“買”到了更多時間,但這一行動本身并非解決歐元區債務問題的“解藥”。
富國銀行的貨幣策略主管尼克表示,當前歐債危機惡化的一個突出表現就是流動性緊缺,而六大央行的最新舉措也是針對這一頑疾。但從根本上說,“解鈴還需系鈴人”,歐債的問題最終還需由歐洲人自己來解決。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策略師克雷森齊表示,各國央行提供流動性的舉動并不能替代歐洲為克服當前困難而必須采取的其他行動。
很多經濟學家都認為,要從根本上解決歐債問題,要么建立更為緊密的財政聯盟,要么讓歐洲央行成為所謂的“最終貸款人”,無限制地買入歐元區國債。
短期來看,本月9日的歐盟峰會將會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視。投行摩根士丹利本周發布報告指出,歐洲政府官員必須在9日的峰會上作出決定,是要走統一預算、集中融資的“財政聯盟”道路,還是要大規模的債務違約。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