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給力新興產業結構性減稅有望加大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11月23日,財政部公布了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增值稅優惠政策的調整方案,大幅擴大增值稅優惠行業范圍,增加了十余類增值稅減免行業。民生證券報告認為,進入四季度以來,國家通過結構性減稅來加快…
11月23日,財政部公布了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增值稅優惠政策的調整方案,大幅擴大增值稅優惠行業范圍,增加了十余類增值稅減免行業。
民生證券報告認為,進入四季度以來,國家通過結構性減稅來加快轉型、穩定經濟的宏觀調控意圖日益明顯,而這次通過增值稅優惠政策力挺循環經濟,無疑是上述政策意圖的進一步強化。
節能環保產業位列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首,對促進我國經濟轉型意義重大,而財稅政策也將逐步向其傾斜。10月24日~25日,溫家寶總理在天津濱海新區調研時曾著重強調“要完善財稅政策,大力推進結構性減稅”。分析人士認為,相比貨幣政策,明年積極的財政政策將成為中國經濟最大的“強心劑”,無論是直接的財政支出還是間接的稅收優惠,都將成為盤活經濟的重要棋子,結構性減稅的步伐或將加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除了結構性減稅外,財政支出方向也可能會有針對性地轉移。
財政青睞戰略性新興產業
隨著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相繼浮出水面,未來逾十萬億的產業藍圖已落到實處,財稅政策也開始有針對性地對新興產業“保駕護航”。
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近期提到,財政政策的配套,邏輯上是配合總量調節,仍然要繼續積極;另一方面,要更多強調增加有效供給的重點選擇和重點強化。
戰略新興產業恰好是一個很好的支點。財政部23日公布的減稅方案剛好與22日國務院新聞辦發表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相呼應,兩者均旨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而這或許還只是冰山一角,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蘇明透露,國家正在制定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如減免企業所得稅等措施。
地方對于新興產業的渴求和支持力度可能會甚于中央。我國一些省份已開始推出針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制定地方優惠政策,如湖南省地稅局曾出臺5類稅收優惠,包括對一些特定項目實施“三免三減半”等優惠,即第一年至第三年可免交企業所得稅,第四年至第六年減半征收。
除稅收優惠外,財政支出未來也將發揮更大的撬動作用,以加速戰略性新興產業市場化的步伐。如天津市發改委近日出臺相關意見,將對納入《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清單》和《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的節能產品與環境標志產品實行優先采購;對部分節能效果、性能等達到要求的節能產品實行強制采購。
當被問及財政支持的意義時,財政部副部長張少春表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國際競爭“勝負手”,大力支持新興產業發展有利于我國把握重要戰略機遇,縮小與主要發達國家差距,掌握產業發展制高點。
結構性減稅再突圍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進入10月份以來,僅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我國出臺的結構性減稅政策達6項之多,其中主要以加快轉型為目的的有4項,以扶持小微企業、保持經濟穩定為目的的有2項。
值得一提的是,資源稅改革和增值稅擴圍這兩大困擾稅制改革的老大難問題也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即將召開,在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搭配不變的背景下,財政政策或會變奏,不僅會充當穩增長的“強心針”,還將扮演調結構的“潤滑劑”。
在分析當下決策層滲透出的預調、微調內中要義時,賈康稱,如果財政和貨幣兩大政策的框架不變,要繼續強調積極的引導和鼓勵經濟自主增長。毫無疑問,引導與鼓勵是財政政策作用于經濟的最重要定位,結構性減稅也將在深水區進行更大的探索。
最近國務院已經決定把增值稅、營業稅的起征點提高,并擬推出一系列針對小微企業的減負政策,上海明年也將進行增值稅擴圍試點。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主任范劍平表示,更重要的減稅是明年要開始進行增值稅改革,若把過去征收營業稅的行業改為征收增值稅,這些行業的稅收負擔可大大減輕。
今年下半年,石油天然氣資源稅改革方案已經公布,從量計征改從價計征的初步方案已經變為現實,但真正的改革或許才剛剛開始。有專家建議說,2012年物價漲幅目標可以確定為4%。主要原因是當實際物價漲幅低于此目標時,可預留一些資源產品價格的改革空間。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