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杰斯:如果我是中國就不會投資歐洲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歐債危機蔓延、美國貨幣政策陰晴不定、新興國家經濟增速放緩,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增強,與此同時金融市場跌宕起伏,投資到底怎么做?近日,早年量子基金的前合伙人、美國職業投資人杰姆·羅杰…
歐債危機蔓延、美國貨幣政策陰晴不定、新興國家經濟增速放緩,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增強,與此同時金融市場跌宕起伏,投資到底怎么做?
近日,早年“量子基金”的前合伙人、美國職業投資人杰姆·羅杰斯(Jim Rogers)在上海接受《第一財經日報》獨家專訪時說,不管外部環境如何瞬息萬變,投資這件事還是要謹慎,在真正的機遇出現前,要恪守自己的投資策略。
“如果我是中國,就不會投資歐洲”
“馬拉松”般冗長艱難的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正在愈演愈烈,關于希臘是否會因為債務違約而退出歐元區,導致歐元區國家聯盟土崩瓦解,也撼動著全球主要股市的投資信心。全球經濟化的背景下,新興國家難逃波及。
第一財經日報:您認為中國是否應該伸出援手?
羅杰斯:如果我是中國,就不會投資歐洲。購買歐洲債券、投資歐洲資產,將會是非常糟糕的投資,我個人肯定不做。除非中國在這次支援歐洲的行動中能獲得更多國際影響力和實力,比如來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World Bank)等重大機構,并且購買的價格比較低,這會對中國有好處,那么這樣的“國際救援”才會產生一些性價比。
中國公司不應該在美國上市
近期資本市場的另一熱點,莫過于一些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紛紛計劃“私有化”,背后的誘因是中國公司被懷疑存在誠信問題,或遭機構做空,股價下跌,估值縮水。
日報:作為美國老牌投資者,您怎么看待中概股,以及私有化的趨勢?
羅杰斯:全世界資本市場的上市公司,都可能存在誠信問題,這應該是具體公司的問題,不應該牽涉到整個板塊,但由于美國投資文化認為“一箱蘋果里只要一只被蟲子咬過了,那么整箱都是爛蘋果”,個別公司的問題,導致了美國資本市場對于中國公司整體存在看法。
但是我一直認為,投資人應該購買自己熟悉的公司和行業,美國投資人不應該買中國公司股票,而中國內地公司也不應該選擇一個不熟悉的資本市場上市。去香港、新加坡等市場上市,可能會有更好的表現。
堅持看多黃金
今年5月,杰姆·羅杰斯在一場公開演講中手舉一塊金幣,“這是我剛剛在中國銀行買的”,距離今天已有半年之隔,其間金價曾一躍沖擊每盎司2000美元的歷史高位,彼時諸多分析師、投資人紛紛預言金價將突破4000美元、5000美元,而今金價逢高回落至每盎司1735美元。
日報:您最近買過黃金嗎?
羅杰斯:當前經濟形勢下,各國政府都在大開印鈔機發行貨幣,導致貨幣貶值嚴重,通脹加劇,長期看大宗商品的價值就會凸顯,這也是我堅持投資黃金、石油的主要原因。
上星期我還買了點黃金,我認為在未來幾年黃金價格必定持續上漲,回到每盎司2000美元只是時間問題。只要黃金價格下跌,我就會買進,同時我也在不斷增持石油頭寸。
未來30年屬于農業
金融市場表現不盡如人意,美國曼氏金融關門,全球多家金融機構從上半年開始陸續公布裁員、節省開支等緊縮政策,由此掀起全球金融業的裁員風潮。
日報:您怎么看未來的全球經濟增長點?
羅杰斯:聰明的投資人早已經在前幾年的資本市場賺到了很多錢,但縱觀華爾街現在的基金,賺錢者寥寥,所以未來30年將屬于實干家,來自農業、采掘業、煉油產業。
假如我現在20歲,肯定放棄金融,去學習農業,因為在未來幾十年中,農業醞釀著巨大的機遇,農民會比基金經理富裕得多,而金融業則相反,早些年的過于繁榮會導致未來幾十年里逐漸走衰。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