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或現結構性放松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多位業內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當前我國經濟增速有所下降、海外經濟局勢不容樂觀,貨幣政策可能出現結構性放松,其中信貸放松是大概率事件。全面放松難現國泰君安固定收益部研究員周文淵…
多位業內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當前我國經濟增速有所下降、海外經濟局勢不容樂觀,貨幣政策可能出現結構性放松,其中信貸放松是大概率事件。
全面放松難現
國泰君安固定收益部研究員周文淵認為,現在的經濟增速仍然不錯,在政府的可控范圍內。“今年的情況,是基建放松和中小企業放松,房地產看起來不會放松,所以不能斷定政策已轉向‘保增長’。”
他認為,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風險,一是國外環境的不確定性,一是國內的地方融資平臺和房地產。“海外經濟局勢中國無法控制,而解決融資平臺和房地產的問題難以同時進行,否則會導致調控效果前功盡棄。所以可能的措施是,一方面有條件地緩解地方融資難問題,另一方面繼續調控房地產市場。”
興業銀行[13.37-1.40%股吧研報]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政策的微調、預調已在進行。但所有這些政策調整,絕大部分仍主要是試圖避免存量因急剎車出現“爛尾”和壞賬等問題,總體上還是存量性的調整而不是增量性的。溫家寶總理近期曾指出“要把穩定物價總水平作為首要任務,繼續搞好物價調控,穩定通脹預期”,這表明市場期待當前馬上出現全面的政策放松仍不太可能。
魯政委認為,在經濟增速雖然回落但仍在可接受范圍內,通脹水平回落趨勢顯現但眼下仍高于目標水平的情況下,政策只能是一種“矯枉過正”即僅進行修正、“全面放松”暫時不會出現的“走平衡木”狀態。
信貸放松可期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認為,未來政策調整的主要內容有可能包括:一是定向寬松,支持中小企業,保證在建項目資金需要等;二是為“保持貨幣信貸總量合理增長”對流動性管理進行微調,現階段主要體現在公開市場操作。
他指出,進一步的動作可能包括差別準備金率下降,但法定準備金率的降低還要看未來經濟和流動性自主增長的走勢。總體而言,在經濟增長還比較健康,通脹還在相對高位,房地產調控處在關鍵階段的情況下,穩健的政策基調不會變,沒有全面放松的基礎。
在各項措施中,信貸放松將是一個大概率事件,也最為市場關注。
中國證券報此前報道,四大行數據顯示,10月前20天新增貸款規模僅在800億元左右,剔除國慶長假因素,10個工作日的日均貸款約在80億元左右。此后,信貸增長開始發力。截至10月27日,10月四大行新增貸款約1400億元。21日至27日5個工作日,四大行日均新增貸款超過100億元,貸款投放突然加速。消息人士透露,四季度信貸或將平穩增長。全年新增貸款目標落在7.5萬億元左右將是大概率事件。“四季度信貸將保持相對寬松。尤其是最后兩個月新增貸款將在月均6500億元以上的水平。”
周文淵認為,政策結構性放松將體現為對中長期貸款的放松以支持基建。他認為,準備金率下調的可能性仍然較大,但時間點可能推至春節前后。
但魯政委認為,下調存準率放松信貸的效果有限,因為現在制約銀行信貸能力的最主要因素還不是準備金率,而是資本充足率和存貸比。
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