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稅改革試點啟動 現代服務業率先“減負”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開展深化增值稅制度改革試點。會議決定,先在上海市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等開展試點。同時,在現行增值稅17%標準稅率和13%低稅率基礎…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開展深化增值稅制度改革試點。
會議決定,先在上海市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等開展試點。同時,在現行增值稅17%標準稅率和13%低稅率基礎上,新增11%和6%兩檔低稅率。
分析人士指出,這一改革將改變服務業因征收營業稅帶來稅負過重和重復征收的問題,為企業減輕稅負負擔,也意味著以交通運輸業為首的現代服務業有望進入全面減稅時代。
會議還明確,試點期間原歸屬試點地區的營業稅收入,改征增值稅后收入仍歸屬試點地區。試點行業原營業稅優惠政策可以延續,并根據增值稅特點調整。納入改革試點的納稅人繳納的增值稅可按規定抵扣。
事實上,“十二五”規劃中就提出“將擴大增值稅征收范圍,調減營業稅”,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在年中時也透露了下一步稅改的重點,就是啟動增值稅擴圍。
東海證券的報告認為,由于本輪增值稅改革采取漸進型,試點地區、試點行業將率先受益于本輪增值稅改革。然而營業稅改增值稅的影響并不僅僅局限于本次稅改的行業,而是涉及稅改行業的上下游行業。
“就本次稅改行業而言,首先,本輪稅改的主要目的是減輕稅負,因此,有利于服務業稅負的減輕,有利于減少稅收支出,從而有利于企業現金流。”上述報告指出。
記者了解到,營業稅的負擔要高于增值稅,因為增值稅全國平均的負擔是7%,但有固定資產進項扣除,所以實際全國負擔水平是3%,但營業稅基本稅率是5%,再加上購進稅,稅負就更重。
目前,第三產業普遍都在營業稅征稅范圍內,包括交通、建筑安裝、旅游、物流、金融等。其中,交通、建筑安裝等行業與生產密切相關,有較大額固定資產進項,但因為不在增值稅范圍內,所以不能進行固定資產進項抵扣,而改革試點的目的就在于讓相關生產性服務業企業可以享受增值稅抵扣政策。
名詞解釋
增值稅
增值稅是對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就其實現的增值額征收的一個稅種。中國自1979年開始試行增值稅,現行的增值稅制度是以1993年12月13日國務院頒布的國務院令第134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為基礎的。增值稅已經成為中國最主要的稅種之一,增值稅的收入占中國全部稅收的60%以上,是最大的稅種。增值稅由國家稅務局負責征收,稅收收入中75%為中央財政收入,25%為地方收入。進口環節的增值稅由海關負責征收,稅收收入全部為中央財政收入。
營業稅
營業稅(Business tax),是對在我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就其所取得的營業額征收的一種稅。營業稅屬于流轉稅制中的一個主要稅種。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