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物價漲幅或加速回落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自7月創下6.5%的年內高點后,我國CPI同比漲幅已連續兩個月回落,回落幅度分別為0.3和0.1個百分點。對于四季度的物價走勢,一些分析人士表示,近期不少食品種類價格出現環比下跌,全社會需求回…
自7月創下6.5%的年內高點后,我國CPI同比漲幅已連續兩個月回落,回落幅度分別為0.3和0.1個百分點。對于四季度的物價走勢,一些分析人士表示,近期不少食品種類價格出現環比下跌,全社會需求回落則減輕了非食品價格的上漲壓力,從10月開始,物價同比漲幅的回落有望加速。
主要食品價格回落
商務部25日公布的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3日,主要食用農產品價格連續兩周環比下跌。國家統計局2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上、中旬,除糧食、油脂等品種外,50個城市主要食品價格呈現普遍回落的態勢,降幅較明顯的品種包括大白菜、油菜、豬肉、雞蛋等。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北京新發地農貿市場了解到,近期不少食品價格的回落既與季節因素有關,也與今年農作物整體豐收有關。“今年的冬儲大白菜批發價是2角錢一斤,品相最好的也不過3角錢一斤,而去年剛上市時能賣到6角甚至7角錢一斤。”新發地市場的一位批發商告訴記者。
去年一度“熱炒”的姜、蒜等農產品價格跌得更多。以生姜為例,去年品相并不很好的生姜批發價一度超過每斤4元,目前在新發地市場上則是每斤1.5元左右。前期上漲明顯的豬肉價格10月以來也出現了一定幅度回落。北京市西城區的某商戶介紹,目前豬肉批發價在每斤11至12元之間。“9月以來肉價開始回落,但回落幅度一直比較小。‘雙節’尤其是‘十一’后,價格才開始降得比較明顯。”但他認為,肉價再回到每斤10元以內恐怕比較難。
不少食品的價格繼續堅挺。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0月上、中旬,油脂、牛肉、羊肉價格均出現了一定幅度的環比上漲。新發地市場的一位肉販表示,現在羊肉價格已經達到每斤24至25元,未來可能進一步上漲。
CPI漲幅或加速收窄
9月我國CPI同比上漲6.1%,其中食品類價格對物價上漲的貢獻約為2/3。分析人士指出,如果10月下旬食品價格延續下行,10月CPI同比漲幅將低于6%,月度回落幅度將比此前兩個月有所擴大。展望11月和12月,翹尾因素的回落幅度分別為1.1和0.5個百分點。如果不出現新的明顯漲價因素,可以預計CPI同比漲幅回落將延續。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認為,隨著食品價格的企穩和全社會需求的逐步回落,整體物價水平呈現下行態勢。中秋節和國慶節后,食品價格呈現小幅回落態勢。目前糧食生產基本穩定,生豬存欄量有所恢復,未來食品價格的上漲壓力將顯著降低。預計10月CPI同比漲幅為5.4%左右,四季度CPI同比漲幅將回落至4.8%左右。
國泰君安研究報告認為,從農業部、商務部、國家統計局等部門的數據看,10月以來食品價格呈現下跌走勢,跌幅正在擴大,同時非食品價格漲幅將隨著經濟需求的回落而縮小。綜合看,10月以后我國的通脹壓力將顯著緩解。
9月我國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同比上漲6.5%,漲幅比前一個月收窄0.7個百分點。從商務部數據看,10月以來,我國主要生產資料價格連續三周環比回落。如果再加上翹尾因素的影響,10月PPI同比漲幅的繼續回落已經基本確定。
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微博)認為,伴隨PPI的趨勢性回落,非食品領域的漲價動量也處于衰減過程中。如果以歷史環比漲幅為未來幾個月的新漲價因素預測值,12月CPI將回落到4.7%。就PPI而言,如果目前工業品價格的調整趨勢能夠延續,12月PPI很可能回落至4%以下的水平。
中長期通脹壓力猶存
盡管物價調控已顯現了不少有利信號,但物價漲幅未來能否持續回落至警戒線以下,目前仍存很大懸念。展望未來一段時間,即便四季度CPI月度漲幅有所回落,今年全年物價漲幅仍將處于5%以上的高位。明年初在春節因素的帶動下,不排除CPI漲幅出現季節性反彈。
如果與其他宏觀經濟指標橫向比較,9月CPI漲幅處于6%以上的高位,但三季度GDP增速為9.1%,并未出現需求過熱的跡象,9月貨幣供應增速甚至降至近年來的低點。分析人士認為,這表明本輪物價上漲的原因較為復雜,尤其是勞動力成本上升、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中長期通脹壓力未來可能長期存在。
民生證券副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滕泰認為,目前的物價上漲既有長期因素,也有周期性因素。從周期性因素看,物價調控政策已經收到一定效果。勞動力成本上漲等因素難以在短期內改變,未來我國可能長期面對3%的通脹壓力。
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