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第四季度利率和存準調整可能性較小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昨日,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發布了《全球經濟金融展望季報》(下稱《報告》),《報告》認為,全球經濟“二次衰退”風險急劇上升,并預測全年中國經濟增長水平在9.5%上下,CPI上漲5.6%左右…
昨日,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發布了《全球經濟金融展望季報》(下稱《報告》),《報告》認為,全球經濟“二次衰退”風險急劇上升,并預測全年中國經濟增長水平在9.5%上下,CPI上漲5.6%左右。
中國銀行預計,四季度宏觀調控政策總基調仍將保持不變,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流動性仍然偏緊,但利率和存款準備金調整的可能性較小,貨幣政策調控將以公開市場操作為主。
關于全球經濟形勢,《報告》認為,當前全球經濟進入新一輪危險時期,美國經濟疲軟程度超乎預想,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持續惡化并蔓延,歐洲銀行業危機再現,國際金融市場大幅動蕩,全球經濟“二次衰退”風險急劇上升。
展望第四季度,中國銀行認為,世界經濟將會在衰退邊緣疲弱運行,發達國家將繼續維持寬松的宏觀政策取向,美國仍可能推出新一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歐洲各央行也將擴大資產購買計劃。兼有財政赤字和貿易赤字的新興市場國家,出現危機的風險增加。中國銀行認為,世界各國為避免“二次衰退”,有必要攜手合作,共同迎接挑戰。
關于中國經濟,《報告》認為,2011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結構進一步優化。當前國內外環境急劇變化為經濟平穩發展帶來了顯著壓力,物價增長有所回落,投資、消費和凈出口對經濟的拉動保持穩定,貨幣供應量增速趨穩。預計第四季度我國經濟增長9.4%左右,全年經濟增長水平也在9.5%上下;四季度CPI上漲5.3%左右,PPI上漲6.8%,全年CPI上漲5.6%左右。
中國銀行指出,8月份CPI同比增速雖小幅放緩,但環比仍為正增長,扣除翹尾因素后的同比增速仍在加快,中長期內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物價水平將維持高位。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我國經濟“失速”風險還在加大,調節物價和促進增長給貨幣政策操作帶來兩難,房地產市場的拐點正在形成。
中國銀行預計四季度宏觀調控政策總基調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流動性仍然偏緊,但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調整的可能性較小,貨幣政策調控將以公開市場操作為主。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中國銀行預計,四季度宏觀調控政策總基調仍將保持不變,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流動性仍然偏緊,但利率和存款準備金調整的可能性較小,貨幣政策調控將以公開市場操作為主。
關于全球經濟形勢,《報告》認為,當前全球經濟進入新一輪危險時期,美國經濟疲軟程度超乎預想,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持續惡化并蔓延,歐洲銀行業危機再現,國際金融市場大幅動蕩,全球經濟“二次衰退”風險急劇上升。
展望第四季度,中國銀行認為,世界經濟將會在衰退邊緣疲弱運行,發達國家將繼續維持寬松的宏觀政策取向,美國仍可能推出新一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歐洲各央行也將擴大資產購買計劃。兼有財政赤字和貿易赤字的新興市場國家,出現危機的風險增加。中國銀行認為,世界各國為避免“二次衰退”,有必要攜手合作,共同迎接挑戰。
關于中國經濟,《報告》認為,2011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結構進一步優化。當前國內外環境急劇變化為經濟平穩發展帶來了顯著壓力,物價增長有所回落,投資、消費和凈出口對經濟的拉動保持穩定,貨幣供應量增速趨穩。預計第四季度我國經濟增長9.4%左右,全年經濟增長水平也在9.5%上下;四季度CPI上漲5.3%左右,PPI上漲6.8%,全年CPI上漲5.6%左右。
中國銀行指出,8月份CPI同比增速雖小幅放緩,但環比仍為正增長,扣除翹尾因素后的同比增速仍在加快,中長期內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物價水平將維持高位。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我國經濟“失速”風險還在加大,調節物價和促進增長給貨幣政策操作帶來兩難,房地產市場的拐點正在形成。
中國銀行預計四季度宏觀調控政策總基調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流動性仍然偏緊,但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調整的可能性較小,貨幣政策調控將以公開市場操作為主。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延伸閱讀
- 上一篇:美國人何為緊盯人民幣升值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