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正朝著調控預期方向發展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中秋節前,國家統計局發布了8月份國內主要經濟數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8月份CPI出現高位回落,8月份CPI同比增長6.2%,盡管仍處于高位,但預示了通脹拐點已經出現。這符合筆者早先的預測。同…
中秋節前,國家統計局發布了8月份國內主要經濟數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8月份CPI出現高位回落,8月份CPI同比增長6.2%,盡管仍處于高位,但預示了通脹拐點已經出現。這符合筆者早先的預測。同時,消費、投資和工業增加值等數據均有所放緩,顯示緊縮政策效應已經持續顯現,并預示當前國內經濟正處于適度回調之中。通脹如期回落,經濟增長放緩仍處于可接受范圍,這正是當前中國宏觀經濟的主要特征。
數據顯示,8月份CPI同比增長6.2%,環比上漲0.3%。其中,食品價格從7月份同比增長14.4%下降到8月份同比增長13.4%,影響價格總水平上漲約4.02個百分點,這與早前官方公布的高頻食品價格數據基本一致;非食品價格上漲3.0%,再創歷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居住類價格同比增長5.5%,表明居住類價格上漲已成為當前帶動通脹壓力加大的“第二推手”。另外,受到目前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普遍下降影響,8月份PPI同比上漲7.3%,同樣低于7月份的7.5%水平,PPI也呈現高點回落走勢。
在筆者看來,當前國內CPI漲幅如期放緩,預示了歷時三年左右的通脹似已從高點回落。但是,受歐美債務危機及美國經濟較弱等因素影響,預期美聯儲未來推出QE3的可能性依然較大,這將對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構成較大壓力,顯示未來國內輸入型通脹壓力仍面臨不確定性,預計這將放慢通脹回落的正常節奏。不過,其他經濟數據則顯示經濟增長有所放緩,從而有利于未來通脹的逐步回落。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8月份社會零售商品總額同比增長17%,環比增長1.36%,消費需求表現平穩。另外,8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5%,環比增長回落0.4個百分點。這主要是受到了銀行信貸緊縮的影響,特別是部分中小企業和房地產企業面臨融資難的較大壓力,但在保障房密集開工的積極帶動下,房地產投資仍保持33.2%較高增速,致使本月投資增速略有下滑。與投資增速略有回落相似,8月份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5%,比7月份小幅回落0.5個百分點。8月份消費、投資和工業增加值都比7月份小幅回落,均符合筆者早先的預期,也顯示當前中國經濟正處于適度回調之中。因此,筆者仍然維持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趨勢性判斷——今年三季度經濟將繼續放緩,四季度經濟或有所反彈,預計全年GDP同比增長仍將超過9%水平。
另外,當前海外經濟發展前景面臨較大不確定性,致使未來中國出口增長面臨較大的下滑壓力。根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8月份出口同比增長24.5%,進口同比增長30.2%,實現貿易順差178億美元,遠低于7月份的315億美元。盡管如此,8月份PMI數據中的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8.3%,比7月份下降2.1個百分點,這是該指數自2009年5月份以來首次回落到50%以內,預示未來中國出口增長的下滑壓力較大。與投資、工業增加值等數據一致,未來出口增長下滑風險也顯示出中國經濟仍將繼續放緩。
出口增長面臨下滑壓力,從一個側面也反映了當前海外經濟的持續低迷不振,特別是歐美債務危機短期內難以好轉,寬松貨幣政策或為發達經濟體國家繼續刺激經濟的主要手段之一。有鑒于此,筆者預期美聯儲未來仍將可能推出QE3,對中國而言這將延緩當前通脹下降的速度與時間。
在這一市場背景下,盡管經濟增長正處于適度放緩之中,但通脹壓力仍未得到徹底釋放,這使得中國央行當前旨在實現遏制通脹目標的緊縮貨幣政策暫時難以轉向,但強調貨幣政策的靈活性,意味著未來不必繼續過于收緊貨幣政策。日前,央行官員提出對新疆可以實行較低的存款準備金率,就釋放出了緊縮貨幣政策有選擇性放松的一個積極信號。當然,以筆者之見,未來緊縮貨幣政策是否會進行適度調整,可能還要視今年四季度通脹、房價、出口及經濟增長放緩等因素是否會發生實質性變化而定,這期間可能也是觀察央行是否會適度調整貨幣政策的重要時間窗口。
來源:上海證券報
數據顯示,8月份CPI同比增長6.2%,環比上漲0.3%。其中,食品價格從7月份同比增長14.4%下降到8月份同比增長13.4%,影響價格總水平上漲約4.02個百分點,這與早前官方公布的高頻食品價格數據基本一致;非食品價格上漲3.0%,再創歷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居住類價格同比增長5.5%,表明居住類價格上漲已成為當前帶動通脹壓力加大的“第二推手”。另外,受到目前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普遍下降影響,8月份PPI同比上漲7.3%,同樣低于7月份的7.5%水平,PPI也呈現高點回落走勢。
在筆者看來,當前國內CPI漲幅如期放緩,預示了歷時三年左右的通脹似已從高點回落。但是,受歐美債務危機及美國經濟較弱等因素影響,預期美聯儲未來推出QE3的可能性依然較大,這將對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構成較大壓力,顯示未來國內輸入型通脹壓力仍面臨不確定性,預計這將放慢通脹回落的正常節奏。不過,其他經濟數據則顯示經濟增長有所放緩,從而有利于未來通脹的逐步回落。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8月份社會零售商品總額同比增長17%,環比增長1.36%,消費需求表現平穩。另外,8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5%,環比增長回落0.4個百分點。這主要是受到了銀行信貸緊縮的影響,特別是部分中小企業和房地產企業面臨融資難的較大壓力,但在保障房密集開工的積極帶動下,房地產投資仍保持33.2%較高增速,致使本月投資增速略有下滑。與投資增速略有回落相似,8月份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5%,比7月份小幅回落0.5個百分點。8月份消費、投資和工業增加值都比7月份小幅回落,均符合筆者早先的預期,也顯示當前中國經濟正處于適度回調之中。因此,筆者仍然維持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趨勢性判斷——今年三季度經濟將繼續放緩,四季度經濟或有所反彈,預計全年GDP同比增長仍將超過9%水平。
另外,當前海外經濟發展前景面臨較大不確定性,致使未來中國出口增長面臨較大的下滑壓力。根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8月份出口同比增長24.5%,進口同比增長30.2%,實現貿易順差178億美元,遠低于7月份的315億美元。盡管如此,8月份PMI數據中的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8.3%,比7月份下降2.1個百分點,這是該指數自2009年5月份以來首次回落到50%以內,預示未來中國出口增長的下滑壓力較大。與投資、工業增加值等數據一致,未來出口增長下滑風險也顯示出中國經濟仍將繼續放緩。
出口增長面臨下滑壓力,從一個側面也反映了當前海外經濟的持續低迷不振,特別是歐美債務危機短期內難以好轉,寬松貨幣政策或為發達經濟體國家繼續刺激經濟的主要手段之一。有鑒于此,筆者預期美聯儲未來仍將可能推出QE3,對中國而言這將延緩當前通脹下降的速度與時間。
在這一市場背景下,盡管經濟增長正處于適度放緩之中,但通脹壓力仍未得到徹底釋放,這使得中國央行當前旨在實現遏制通脹目標的緊縮貨幣政策暫時難以轉向,但強調貨幣政策的靈活性,意味著未來不必繼續過于收緊貨幣政策。日前,央行官員提出對新疆可以實行較低的存款準備金率,就釋放出了緊縮貨幣政策有選擇性放松的一個積極信號。當然,以筆者之見,未來緊縮貨幣政策是否會進行適度調整,可能還要視今年四季度通脹、房價、出口及經濟增長放緩等因素是否會發生實質性變化而定,這期間可能也是觀察央行是否會適度調整貨幣政策的重要時間窗口。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