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發布債務審計報告 遼寧三成融資平臺注資不實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7月下旬,各地方政府陸續召開了2010年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報告 (下均簡稱各地方審計報告)會議,近日不少地方政府發布了相關報告。
7月下旬,各地方政府陸續召開了2010年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報告 (下均簡稱各地方審計報告)會議,近日不少地方政府發布了相關報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上述報告,統計了遼寧、湖南、重慶、山西、山東、廣西等8大省市自治區地方債務情況。記者整理發現了地方融資平臺的虛假出資、注冊資本不到位、抽逃資金等諸多問題。比如遼寧省有超30%的融資平臺公司存在注冊資本不實的情況,涉及違規資金達440.8億元。
“地方融資平臺盡管大范圍風險可控,但是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等各方也需要讓風險早暴露出來,才能夠提前解決問題,并做好防護措施。”一位資深專家告訴記者。
注資不實等問題凸顯
“規范運營地方融資平臺公司,是化解地方債務風險的一大要點。”上述專家提出。
遼寧省審計報告中指出,去年末,該省有184家融資平臺公司,其中有59家存在注冊資本不實等問題,涉及違規資金440.8億元。“融資平臺公司資產變現能力偏低、盈利狀況較差。”遼寧省上述審計報告也直言,截至2010年末,該省有83家資產總額中包含市政基礎設施等不能變現的資產964.5億元,占33.6%。175家有債務的融資平臺公司中,120家經營業績為虧損或持平。有156家融資平臺公司2010年收入不足以償還當年到期債務本息。
吉林省情況更為嚴重,在148家融資平臺公司中,有66家公司存在虛假出資、注冊資本不到位等問題,占比達44.6%。山東省213家融資平臺公司中,有54家存在上述問題,涉及金額55.38億元。重慶市有19個區縣(自治縣)融資平臺公司存在注資等問題,涉及金額84.9億元。
去年末,山東省有8家存在借新還舊問題,借新還舊率平均為22.11%。有13家存在逾期債務8.13億元,債務逾期率平均為7.92%。吉林省有70家公司2010年收入不足償還當年到期債務本息。山西全省有98個公司去年收入不足償還到期債務本息,有5家公司逾期債務達到1.12億元。
此外,融資平臺公司還存在政府違規提供擔保的問題。2010年6月在國務院明令禁止政府擔保的情況下,山東省有的市縣政府及有關部門仍以出具承諾函等形式為融資平臺公司等單位提供擔保,至2010年末債務資金余額6.71億元。吉林省、山西省等也存在此類問題。
重慶政府債務占比高達83%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上述8大省市自治區地方債務的統計,截至2010年末,總的地方政府性債務余額達到2.43萬億元,其中,大部分地區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占比都超過50%。
2010年末,在這8大省市自治區中,山東省政府性債務余額最高,為4752.19億元,其次是湖南省為4286.78億元,海南省最低為952.92億元。
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占比最高的是重慶市,共計有1782億元,占比達到83%,其次是海南省,規模為685.03億元,占71.89%。山西省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占比較低為38.7%,規模為949.26億元。
這些占比超過50%的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風險不可小覷,各地方政府也通過審計報告說明了其存在的問題以及風險性。
“部分市、縣(區)債務率較高,償債壓力較大”,近日遼寧省公布的上述審計報告中直接指出。根據報告,去年末,該省政府性債務余額3921.6億元(不含大連市),其中,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2676.9億元,占68.3%,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998億元,占25.4%,其他相關債務246.7億元,占6.3%。
報告稱,遼寧省部分市、縣(區)的政府性債務存在一定的風險。去年末,該省有5個市本級和4個縣(區)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率高于100%,6個市本級和10個縣(區)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的償債率高于20%。11個市本級、34個縣(區)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2108.9億元中,有1138.9億元是承諾以土地出讓收入為償債來源,占54%。
湖南省的上述報告也明確表示,“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有的地方償債能力不足,債務償還對土地出讓收入依賴較高。”
根據報告數據,該省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余額2042.34億元中,明確以土地出讓收入為償債來源的債務余額為403.95億元,占19.8%。其中,有3個市、14個縣市區以土地出讓收入為償債來源的債務比例超過50%。
“償債高峰期為2011年至2013年,需償還1182.44億元。”湖南省該報告稱。
“政府性債務管理不夠規范”,這一問題在諸多地方政府的審計報告中出現,主要體現在償債準備金制度未執行到位,債務的舉借、使用、償還管理不到位,同時地方融資平臺公司也存在不規范的地方等。
作為地方政府融資重要渠道之一,銀行在地方債務中的風險備受市場關注。根據記者的統計,上述8大省市自治區中披露銀行貸款數據的有4家,其中有3大地方政府的債務中,銀行貸款占比超過7成。
其中,海南省債務銀行貸款債務余額達到573.72億元,占83.75%,比重最高。山東省政府債務資金主要來源于銀行貸款,規模為2120.43億元,占74.3%。重慶市政府債務來源于銀行貸款的有1632億元,占76%。僅山西省,銀行貸款規模為738.51億元,占比較低,為30.11%。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上述報告,統計了遼寧、湖南、重慶、山西、山東、廣西等8大省市自治區地方債務情況。記者整理發現了地方融資平臺的虛假出資、注冊資本不到位、抽逃資金等諸多問題。比如遼寧省有超30%的融資平臺公司存在注冊資本不實的情況,涉及違規資金達440.8億元。
“地方融資平臺盡管大范圍風險可控,但是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等各方也需要讓風險早暴露出來,才能夠提前解決問題,并做好防護措施。”一位資深專家告訴記者。
注資不實等問題凸顯
“規范運營地方融資平臺公司,是化解地方債務風險的一大要點。”上述專家提出。
遼寧省審計報告中指出,去年末,該省有184家融資平臺公司,其中有59家存在注冊資本不實等問題,涉及違規資金440.8億元。“融資平臺公司資產變現能力偏低、盈利狀況較差。”遼寧省上述審計報告也直言,截至2010年末,該省有83家資產總額中包含市政基礎設施等不能變現的資產964.5億元,占33.6%。175家有債務的融資平臺公司中,120家經營業績為虧損或持平。有156家融資平臺公司2010年收入不足以償還當年到期債務本息。
吉林省情況更為嚴重,在148家融資平臺公司中,有66家公司存在虛假出資、注冊資本不到位等問題,占比達44.6%。山東省213家融資平臺公司中,有54家存在上述問題,涉及金額55.38億元。重慶市有19個區縣(自治縣)融資平臺公司存在注資等問題,涉及金額84.9億元。
去年末,山東省有8家存在借新還舊問題,借新還舊率平均為22.11%。有13家存在逾期債務8.13億元,債務逾期率平均為7.92%。吉林省有70家公司2010年收入不足償還當年到期債務本息。山西全省有98個公司去年收入不足償還到期債務本息,有5家公司逾期債務達到1.12億元。
此外,融資平臺公司還存在政府違規提供擔保的問題。2010年6月在國務院明令禁止政府擔保的情況下,山東省有的市縣政府及有關部門仍以出具承諾函等形式為融資平臺公司等單位提供擔保,至2010年末債務資金余額6.71億元。吉林省、山西省等也存在此類問題。
重慶政府債務占比高達83%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上述8大省市自治區地方債務的統計,截至2010年末,總的地方政府性債務余額達到2.43萬億元,其中,大部分地區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占比都超過50%。
2010年末,在這8大省市自治區中,山東省政府性債務余額最高,為4752.19億元,其次是湖南省為4286.78億元,海南省最低為952.92億元。
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占比最高的是重慶市,共計有1782億元,占比達到83%,其次是海南省,規模為685.03億元,占71.89%。山西省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占比較低為38.7%,規模為949.26億元。
這些占比超過50%的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風險不可小覷,各地方政府也通過審計報告說明了其存在的問題以及風險性。
“部分市、縣(區)債務率較高,償債壓力較大”,近日遼寧省公布的上述審計報告中直接指出。根據報告,去年末,該省政府性債務余額3921.6億元(不含大連市),其中,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2676.9億元,占68.3%,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998億元,占25.4%,其他相關債務246.7億元,占6.3%。
報告稱,遼寧省部分市、縣(區)的政府性債務存在一定的風險。去年末,該省有5個市本級和4個縣(區)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率高于100%,6個市本級和10個縣(區)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的償債率高于20%。11個市本級、34個縣(區)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2108.9億元中,有1138.9億元是承諾以土地出讓收入為償債來源,占54%。
湖南省的上述報告也明確表示,“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有的地方償債能力不足,債務償還對土地出讓收入依賴較高。”
根據報告數據,該省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余額2042.34億元中,明確以土地出讓收入為償債來源的債務余額為403.95億元,占19.8%。其中,有3個市、14個縣市區以土地出讓收入為償債來源的債務比例超過50%。
“償債高峰期為2011年至2013年,需償還1182.44億元。”湖南省該報告稱。
“政府性債務管理不夠規范”,這一問題在諸多地方政府的審計報告中出現,主要體現在償債準備金制度未執行到位,債務的舉借、使用、償還管理不到位,同時地方融資平臺公司也存在不規范的地方等。
作為地方政府融資重要渠道之一,銀行在地方債務中的風險備受市場關注。根據記者的統計,上述8大省市自治區中披露銀行貸款數據的有4家,其中有3大地方政府的債務中,銀行貸款占比超過7成。
其中,海南省債務銀行貸款債務余額達到573.72億元,占83.75%,比重最高。山東省政府債務資金主要來源于銀行貸款,規模為2120.43億元,占74.3%。重慶市政府債務來源于銀行貸款的有1632億元,占76%。僅山西省,銀行貸款規模為738.51億元,占比較低,為30.11%。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