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 拿什么拯救你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編者按
編者按
盡管承認估算結果有誤,面對巨大指責的標普,仍然一根筋地拒絕恢復美國3A評級。
與全球金融市場一起受到牽累的,還有大洋彼岸的美國債最大債權人中國。當美債“無風險資產”的理念煙消云散之際,中國手中持有的大把美元該何去何從?如何將美元債權的價值最大限度握在手中?
“10位經濟學家群訪全球經濟二次探底?”今日收官。讓我們回過頭來探討美債里的中國利益。
建立一個與美國在岸市場競爭的投資舞臺
對話記者:陳舒揚(以下簡稱NBD)
對話專家:孫立堅(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金融學教授)
NBD:標準普爾下調美國長期主權信用評級,市場都覺得很意外。
孫立堅:這一顛覆美國歷史、看似很有勇氣的決定,實際上是在美國兩黨已經決定妥協、放寬債券發行上限、股價暴跌之后才形成的,并且很匆忙。事后標普也承認,對美國政府可自由支配開支的估算結果比實際高出2萬億美元,標普也因此不得不從分析報告中刪除了這個支撐降級的理由。
當然,我們無法知道標普事前是否得到了美國政府私底下的“認可”,但可以看出它在時機的選擇上,完全是事后諸葛亮,沒有給投資者帶來任何的積極意義,而是匆忙秀了一把自己“負責任”的形象,目的就是想改變自己在2008年美國引發的那場罕見的金融海嘯中曾扮演過的不光彩角色。
NBD:標準普爾下調美國評級帶來的影響是什么?
孫立堅:從短期來看,信用評級下調的直接影響是,因價格回落和流動性惡化而大大增加了中國減持美債的成本。
從中長期來判斷這一事件的直接影響,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盡管如此,關鍵還是要看美國經濟能否盡快找到一個新的增長點,通過世界領頭羊的地位和市場活力來緩解國際金融資本對美國政府信用的動搖。
從間接影響的角度看,因全球金融市場在短期內會看淡美國經濟,再加上歐債危機不斷深化和中國宏觀緊縮政策延續等因素,大宗商品市場價格首先會迅速并大幅回落,從而釋放一部分前一階段所積累的成本推動型的通脹壓力。
但是,如果中長期全球經濟基本面還是無法出現實質性的改善,無處可去的全球泛濫的流動性,有很大的可能性,會沖進亞洲這個相對而言最有經濟活力的市場,這給今后亞洲國家可持續的發展和宏觀調控都會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NBD:美元的地位是否會被其他貨幣替代?
孫立堅:至于美元的地位未來是否會被其他貨幣,如人民幣或超主權貨幣歐元所替代,關鍵要看美國實力是否會因為資金不足而出現明顯下滑。
NBD:您認為中國應該怎么應對?
孫立堅:控制這一風險的基本原則應該是“以不變應萬變”。中國也應將自己在國債市場上的損失,通過抓住對其他美元資產新的投資機會來加以彌補。
既然世界上今天不少國家,尤其是大多數商品出口、原油出口、資源出口的亞洲、拉美各國和俄羅斯等,都是美國的債權國,所以,我們有必要抓緊時間來建立一個與美國在岸市場競爭的投資舞臺。
具體而言,對中國來說,就應該先利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平臺,主動開展“亞洲美元離岸市場的業務”,繞開中國人民幣匯率和利率沒有市場化的瓶頸,以及暫時缺乏大量勝任國際金融業務的人才和相應的風險管理制度的缺陷,把美元債權的價值最大限度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為人民幣國際化條件的不斷完善,贏得寶貴的時間和空間。
美債“無風險”理念已過時 “減”為上策
對話記者:楊芮(以下簡稱NBD)
對話專家:張國慶(社科院美國所研究員)
NBD:您認為美債危機會有持續性的影響嗎?
張國慶:看上去美債危機暫時解除,美債“無風險資產”的理念卻已過時。這意味著,包括中國在內的債權國,需要尋找新的避險品種。資源類公司和新興產業將成為中國外匯儲備重點投資對象。以俄羅斯總理普京對美元霸權不滿的發言為代表,越來越多的國家已經不滿美元霸權地位及美國消費、別國買單的現狀,這種尋求改變的意愿,有助于人民幣上位。這就要求人民幣必須加快國際化進程,與此同時,也要更廣泛地開展與其他國家的雙邊結算工作,力求在2016年左右擠出日元,成為世界第三大儲備貨幣。
NBD:美國有經濟學家預言中國肯定還會繼續購買美債,我國也有經濟學家呼吁政府應該停止購買美元計價的資產,那么您覺得應該果斷停止購買美債嗎?
張國慶:我的觀點是減持為宜。因為現在美元的不確定性還是很強的,這次評級的下調也不是暫時的。從歷史上看,一旦主權信用評級下調,很長時間都不會再上調。所以這種美元的不確定性會加強,此時不適宜再對美國抱有太高的期望。
另外,從前段時間債務上限的談判也不難看出,奧巴馬政府在處理這個問題上辦法不多,壓力很大。這些都引起了大家的擔憂,包括近期全球市場的變動跟上述兩個原因都有關系,而非單一原因所致。
而標普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也是主要基于三方面原因:一是美國債務狀況堪憂,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逐年上升;二是美國國會日前通過的提高債務上限法案效力不夠;三是標普對美國國會未來應對類似問題處理能力的信心受挫。對美債還是保持謹慎的態度,所以減持為宜。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盡管承認估算結果有誤,面對巨大指責的標普,仍然一根筋地拒絕恢復美國3A評級。
與全球金融市場一起受到牽累的,還有大洋彼岸的美國債最大債權人中國。當美債“無風險資產”的理念煙消云散之際,中國手中持有的大把美元該何去何從?如何將美元債權的價值最大限度握在手中?
“10位經濟學家群訪全球經濟二次探底?”今日收官。讓我們回過頭來探討美債里的中國利益。
建立一個與美國在岸市場競爭的投資舞臺
對話記者:陳舒揚(以下簡稱NBD)
對話專家:孫立堅(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金融學教授)
NBD:標準普爾下調美國長期主權信用評級,市場都覺得很意外。
孫立堅:這一顛覆美國歷史、看似很有勇氣的決定,實際上是在美國兩黨已經決定妥協、放寬債券發行上限、股價暴跌之后才形成的,并且很匆忙。事后標普也承認,對美國政府可自由支配開支的估算結果比實際高出2萬億美元,標普也因此不得不從分析報告中刪除了這個支撐降級的理由。
當然,我們無法知道標普事前是否得到了美國政府私底下的“認可”,但可以看出它在時機的選擇上,完全是事后諸葛亮,沒有給投資者帶來任何的積極意義,而是匆忙秀了一把自己“負責任”的形象,目的就是想改變自己在2008年美國引發的那場罕見的金融海嘯中曾扮演過的不光彩角色。
NBD:標準普爾下調美國評級帶來的影響是什么?
孫立堅:從短期來看,信用評級下調的直接影響是,因價格回落和流動性惡化而大大增加了中國減持美債的成本。
從中長期來判斷這一事件的直接影響,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盡管如此,關鍵還是要看美國經濟能否盡快找到一個新的增長點,通過世界領頭羊的地位和市場活力來緩解國際金融資本對美國政府信用的動搖。
從間接影響的角度看,因全球金融市場在短期內會看淡美國經濟,再加上歐債危機不斷深化和中國宏觀緊縮政策延續等因素,大宗商品市場價格首先會迅速并大幅回落,從而釋放一部分前一階段所積累的成本推動型的通脹壓力。
但是,如果中長期全球經濟基本面還是無法出現實質性的改善,無處可去的全球泛濫的流動性,有很大的可能性,會沖進亞洲這個相對而言最有經濟活力的市場,這給今后亞洲國家可持續的發展和宏觀調控都會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NBD:美元的地位是否會被其他貨幣替代?
孫立堅:至于美元的地位未來是否會被其他貨幣,如人民幣或超主權貨幣歐元所替代,關鍵要看美國實力是否會因為資金不足而出現明顯下滑。
NBD:您認為中國應該怎么應對?
孫立堅:控制這一風險的基本原則應該是“以不變應萬變”。中國也應將自己在國債市場上的損失,通過抓住對其他美元資產新的投資機會來加以彌補。
既然世界上今天不少國家,尤其是大多數商品出口、原油出口、資源出口的亞洲、拉美各國和俄羅斯等,都是美國的債權國,所以,我們有必要抓緊時間來建立一個與美國在岸市場競爭的投資舞臺。
具體而言,對中國來說,就應該先利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平臺,主動開展“亞洲美元離岸市場的業務”,繞開中國人民幣匯率和利率沒有市場化的瓶頸,以及暫時缺乏大量勝任國際金融業務的人才和相應的風險管理制度的缺陷,把美元債權的價值最大限度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為人民幣國際化條件的不斷完善,贏得寶貴的時間和空間。
美債“無風險”理念已過時 “減”為上策
對話記者:楊芮(以下簡稱NBD)
對話專家:張國慶(社科院美國所研究員)
NBD:您認為美債危機會有持續性的影響嗎?
張國慶:看上去美債危機暫時解除,美債“無風險資產”的理念卻已過時。這意味著,包括中國在內的債權國,需要尋找新的避險品種。資源類公司和新興產業將成為中國外匯儲備重點投資對象。以俄羅斯總理普京對美元霸權不滿的發言為代表,越來越多的國家已經不滿美元霸權地位及美國消費、別國買單的現狀,這種尋求改變的意愿,有助于人民幣上位。這就要求人民幣必須加快國際化進程,與此同時,也要更廣泛地開展與其他國家的雙邊結算工作,力求在2016年左右擠出日元,成為世界第三大儲備貨幣。
NBD:美國有經濟學家預言中國肯定還會繼續購買美債,我國也有經濟學家呼吁政府應該停止購買美元計價的資產,那么您覺得應該果斷停止購買美債嗎?
張國慶:我的觀點是減持為宜。因為現在美元的不確定性還是很強的,這次評級的下調也不是暫時的。從歷史上看,一旦主權信用評級下調,很長時間都不會再上調。所以這種美元的不確定性會加強,此時不適宜再對美國抱有太高的期望。
另外,從前段時間債務上限的談判也不難看出,奧巴馬政府在處理這個問題上辦法不多,壓力很大。這些都引起了大家的擔憂,包括近期全球市場的變動跟上述兩個原因都有關系,而非單一原因所致。
而標普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也是主要基于三方面原因:一是美國債務狀況堪憂,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逐年上升;二是美國國會日前通過的提高債務上限法案效力不夠;三是標普對美國國會未來應對類似問題處理能力的信心受挫。對美債還是保持謹慎的態度,所以減持為宜。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延伸閱讀
- 上一篇:還有誰會失去3A桂冠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