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6月經濟數據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國家統計局7月9日發布數據顯示,6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6.4%,創三年來新高;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7.1%。
國家統計局7月9日發布數據顯示,6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6.4%,創三年來新高;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7.1%。
@范劍平(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6月份CPI漲幅超出所有預測調查的高度,值得關注的不是食品價格、豬肉價格,而是非食品價格漲幅較大。受成本推動影響,居住、衣著等價格上漲明顯,結構性通貨膨脹有可能正在向全面通貨膨脹擴散,點多面廣的漲價更難控制,穩定物價面臨更大壓力,貨幣政策不能放松。
@李稻葵(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CPI6.4%,2/3是食品貢獻,1/5是豬肉。不出重大意外,下半年這兩項會降下來。再有,剔除翹尾因素,環比CPI為0.277%,折年率3.5%左右,沒那么嚇人。無奈,這些分析很難在標題中傳遞。
@魯政委(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CPI超出市場預期的6.2%,主要是兩大原因,一是翹尾大約3.9%,二是上半年大多數月份環比高于歷史同期;PPI環比與上月持平,反彈主要是去年同期基數下降推高了讀數。預計未來PPI繼續反彈,10月份之前CPI保持在6.0%左右的高位運行,一不小心還會再破新高,11月份之后可能會落。
@李迅雷(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6.4%的CPI新高是被豬拱上去的。由于翹尾因素原因,6月份即便環比不漲,CPI也應該在6.1%,但由于豬肉價格6月份上漲幅度加快(同比上漲57%),并帶動水產品、雞蛋等食品價格上漲。因此,下半年的CPI盡管會回落,但回落的幅度還是取決于豬價變化。預計7月份CPI還是會在6%以上,直至四季度才會明顯下行。
@王建(國家發改委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副會長):6月份未必是今年通脹高點。目前通脹主要是被食品推動,而食品的核心是糧食。今年先是旱災,又是澇災,這種罕見災害性氣候對糧食生產非常不利,如果夏糧和秋糧減產,那么食品推動型通脹在三、四季度都會持續,恐怕不可能低于5%,特別是到秋糧上市的11月份,CPI破7也有可能,全年則不會低于5%。
@郭田勇(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CPI創近三年來新高,意味著通脹壓力依然很強,預計第三季度內,貨幣政策不會出現方向性拐點,不排除再次加息的可能性。目前,在保持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貨幣總量不放松的前提下,還應與財稅等政策密切配合,爭取以更具針對性、靈活性的政策措施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等時下突出問題。
@連平(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6月份CPI同比漲幅基本已達年內高點,預計下半年將逐步回落,但總體而言通脹壓力仍將處于較高位置。考慮到以豬肉為代表的食品價格漲幅逐漸趨緩、經濟增速有所回落、國際流動性趨于收緊抑制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以及貨幣政策效應逐步顯現,預計下半年物價漲幅將會逐步走緩。
@管清友(經濟學者):中國的豬經濟和豬周期特征明顯。預計CPI漲幅還會高位運行幾個月,三季度末或四季度才可能明顯下降,這還要看秋糧收成情況。目前的緊縮政策基調不會馬上改變,最快也要三季度末才會有明確說法。
@邵宇(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研究員):總體上6月份CPI同比將成為年內的高點,而其后將緩慢下行,7月份由于同樣較高的翹尾因素,以及導致食品價格上漲的基本供求矛盾不會迅速緩解,CPI同比仍然將在6.1%至6.3%的高位。再后期間CPI同比的下降主要是由翹尾因素逐步消失導致的,即便如此,整個第三季度各月CPI同比都將仍然保持在5%以上。
來源:中國證券報
@范劍平(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6月份CPI漲幅超出所有預測調查的高度,值得關注的不是食品價格、豬肉價格,而是非食品價格漲幅較大。受成本推動影響,居住、衣著等價格上漲明顯,結構性通貨膨脹有可能正在向全面通貨膨脹擴散,點多面廣的漲價更難控制,穩定物價面臨更大壓力,貨幣政策不能放松。
@李稻葵(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CPI6.4%,2/3是食品貢獻,1/5是豬肉。不出重大意外,下半年這兩項會降下來。再有,剔除翹尾因素,環比CPI為0.277%,折年率3.5%左右,沒那么嚇人。無奈,這些分析很難在標題中傳遞。
@魯政委(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CPI超出市場預期的6.2%,主要是兩大原因,一是翹尾大約3.9%,二是上半年大多數月份環比高于歷史同期;PPI環比與上月持平,反彈主要是去年同期基數下降推高了讀數。預計未來PPI繼續反彈,10月份之前CPI保持在6.0%左右的高位運行,一不小心還會再破新高,11月份之后可能會落。
@李迅雷(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6.4%的CPI新高是被豬拱上去的。由于翹尾因素原因,6月份即便環比不漲,CPI也應該在6.1%,但由于豬肉價格6月份上漲幅度加快(同比上漲57%),并帶動水產品、雞蛋等食品價格上漲。因此,下半年的CPI盡管會回落,但回落的幅度還是取決于豬價變化。預計7月份CPI還是會在6%以上,直至四季度才會明顯下行。
@王建(國家發改委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副會長):6月份未必是今年通脹高點。目前通脹主要是被食品推動,而食品的核心是糧食。今年先是旱災,又是澇災,這種罕見災害性氣候對糧食生產非常不利,如果夏糧和秋糧減產,那么食品推動型通脹在三、四季度都會持續,恐怕不可能低于5%,特別是到秋糧上市的11月份,CPI破7也有可能,全年則不會低于5%。
@郭田勇(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CPI創近三年來新高,意味著通脹壓力依然很強,預計第三季度內,貨幣政策不會出現方向性拐點,不排除再次加息的可能性。目前,在保持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貨幣總量不放松的前提下,還應與財稅等政策密切配合,爭取以更具針對性、靈活性的政策措施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等時下突出問題。
@連平(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6月份CPI同比漲幅基本已達年內高點,預計下半年將逐步回落,但總體而言通脹壓力仍將處于較高位置。考慮到以豬肉為代表的食品價格漲幅逐漸趨緩、經濟增速有所回落、國際流動性趨于收緊抑制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以及貨幣政策效應逐步顯現,預計下半年物價漲幅將會逐步走緩。
@管清友(經濟學者):中國的豬經濟和豬周期特征明顯。預計CPI漲幅還會高位運行幾個月,三季度末或四季度才可能明顯下降,這還要看秋糧收成情況。目前的緊縮政策基調不會馬上改變,最快也要三季度末才會有明確說法。
@邵宇(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研究員):總體上6月份CPI同比將成為年內的高點,而其后將緩慢下行,7月份由于同樣較高的翹尾因素,以及導致食品價格上漲的基本供求矛盾不會迅速緩解,CPI同比仍然將在6.1%至6.3%的高位。再后期間CPI同比的下降主要是由翹尾因素逐步消失導致的,即便如此,整個第三季度各月CPI同比都將仍然保持在5%以上。
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