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就在不遠處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由于應驗了“一月一提準”的坊間總結的規律,因此14日央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并不意外。但是和過往那幾次提高準備金率不同,這次提高準備金率給市場留下了更復雜的涵義,簡單地說就是一個感嘆號…
由于應驗了“一月一提準”的坊間總結的規律,因此14日央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并不意外。但是和過往那幾次提高準備金率不同,這次提高準備金率給市場留下了更復雜的涵義,簡單地說就是一個感嘆號,一個問號。
感嘆號的意思是緊縮政策將繼續進行!就在有人認為貨幣政策可能超調的時候,央行如期采取緊縮措施,客觀上厘清了市場在政策判斷上的分歧,統一了市場預期,表明央行不認為存在超調之說,明確了繼續緊縮的信號。
這次提高準備金率留下的問號則是“近期還加不加息?”從14日下午開始,這個疑問在市場上徘徊了兩天,仍是一團迷霧。有人認為本來就不應該提高準備金率,而應當加息;有人認為既然準備金率提高了,加息就“歇菜”了。
筆者覺得,準備金率的提高不會替代加息,加息仍在不遠處等著我們。宏觀調控從來就是在兩難中選擇,從來就沒有只有好處而沒有副作用的經濟政策。面對當前的通脹形勢,加息固然有副作用,但不加息的副作用更大。
目前,關于本輪物價上漲的原因基本上達成共識。既有國內因素也有國外因素,但主要是國內因素造成的,短期看,是危機以來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過快,信貸投放過多造成的。長期看,城鎮化進程、結構調整和勞動力成本上升助推了物價上升。因此,它的表現形式不是單一食品漲價,而是更廣泛和全面的漲價。因此本輪通脹持續的時間可能更長。
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固然能夠影響銀行貸款能力,進而影響企業貸款,減少流通中的貨幣,抑制通脹。但是由于我國公開市場始終面臨巨額到期資金量以及新增外匯占款較多問題,因此調整存款準備金率的功能主要表現在日常的流動性回收上。換句話說,它主要是在流動性的增量上發揮作用。
而加息則能夠吸引企業和居民存款,引導資金回流銀行,減少市場購買力,進而減少總需求,抑制通脹。加息是治理通脹的最有力武器。
目前需要加息來抑制通脹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實際存在的嚴重的負利率。目前的情況是,利息水平不但不能夠吸引資金回流銀行,而且由于實際負利率的作用,大量存款逃出銀行,奔向實體經濟或者資本市場,成為助推通脹的重要因素。剛公布的5月份數字來看,盡管M2以及新增貸款數量被官方有效控制,然而,大量資金仍然通過各種非銀行渠道進入實體經濟,主要原因就是銀行存款利率大大低于通脹率。可以說,負利率問題不解決,通脹壓力難以揮去。
現在制約加息的主要因素是擔心經濟增長下滑以及熱錢進來套取利差。但是從最新數據來看,經濟增長過度下滑的情景并不存在,最多是軟著陸。從14日公布的經濟數據來看,1至5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5.8%,增速比1至4月份加快0.4個百分點。1至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6.6%,增速比1至4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經濟運行平穩。
而擔心熱錢流入則要辨證地看。加息不光是抑制物價上漲,還能夠抑制資產泡沫,而熱錢主要在資產市場內。一旦加息抑制了資產泡沫,熱錢也就到其他地方覓食了。因此,應當摒棄那種加息導致熱錢流入的直線思維了。
至于擔心中小企業資金困難,那已經不是總量政策份內的事,那是結構問題,或者是制度問題,屬于加快改革的問題。
來源:經濟參考報
感嘆號的意思是緊縮政策將繼續進行!就在有人認為貨幣政策可能超調的時候,央行如期采取緊縮措施,客觀上厘清了市場在政策判斷上的分歧,統一了市場預期,表明央行不認為存在超調之說,明確了繼續緊縮的信號。
這次提高準備金率留下的問號則是“近期還加不加息?”從14日下午開始,這個疑問在市場上徘徊了兩天,仍是一團迷霧。有人認為本來就不應該提高準備金率,而應當加息;有人認為既然準備金率提高了,加息就“歇菜”了。
筆者覺得,準備金率的提高不會替代加息,加息仍在不遠處等著我們。宏觀調控從來就是在兩難中選擇,從來就沒有只有好處而沒有副作用的經濟政策。面對當前的通脹形勢,加息固然有副作用,但不加息的副作用更大。
目前,關于本輪物價上漲的原因基本上達成共識。既有國內因素也有國外因素,但主要是國內因素造成的,短期看,是危機以來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過快,信貸投放過多造成的。長期看,城鎮化進程、結構調整和勞動力成本上升助推了物價上升。因此,它的表現形式不是單一食品漲價,而是更廣泛和全面的漲價。因此本輪通脹持續的時間可能更長。
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固然能夠影響銀行貸款能力,進而影響企業貸款,減少流通中的貨幣,抑制通脹。但是由于我國公開市場始終面臨巨額到期資金量以及新增外匯占款較多問題,因此調整存款準備金率的功能主要表現在日常的流動性回收上。換句話說,它主要是在流動性的增量上發揮作用。
而加息則能夠吸引企業和居民存款,引導資金回流銀行,減少市場購買力,進而減少總需求,抑制通脹。加息是治理通脹的最有力武器。
目前需要加息來抑制通脹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實際存在的嚴重的負利率。目前的情況是,利息水平不但不能夠吸引資金回流銀行,而且由于實際負利率的作用,大量存款逃出銀行,奔向實體經濟或者資本市場,成為助推通脹的重要因素。剛公布的5月份數字來看,盡管M2以及新增貸款數量被官方有效控制,然而,大量資金仍然通過各種非銀行渠道進入實體經濟,主要原因就是銀行存款利率大大低于通脹率。可以說,負利率問題不解決,通脹壓力難以揮去。
現在制約加息的主要因素是擔心經濟增長下滑以及熱錢進來套取利差。但是從最新數據來看,經濟增長過度下滑的情景并不存在,最多是軟著陸。從14日公布的經濟數據來看,1至5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5.8%,增速比1至4月份加快0.4個百分點。1至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6.6%,增速比1至4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經濟運行平穩。
而擔心熱錢流入則要辨證地看。加息不光是抑制物價上漲,還能夠抑制資產泡沫,而熱錢主要在資產市場內。一旦加息抑制了資產泡沫,熱錢也就到其他地方覓食了。因此,應當摒棄那種加息導致熱錢流入的直線思維了。
至于擔心中小企業資金困難,那已經不是總量政策份內的事,那是結構問題,或者是制度問題,屬于加快改革的問題。
來源: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