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萬居民用水受影響 杭州全城應對苯酚事件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6月4日22時55分左右,杭州建德市境內杭新景高速公路發生苯酚槽罐車泄漏事故,約有20噸泄漏苯酚隨地表水流入新安江中,造成部分水體受到污染。
6月4日22時55分左右,杭州建德市境內杭新景高速公路發生苯酚槽罐車泄漏事故,約有20噸泄漏苯酚隨地表水流入新安江中,造成部分水體受到污染。
建德隸屬杭州市,新安江是錢塘江水系的支流,下游最終將流入錢塘江。
受事故影響,桐廬、富陽境內5家自來水廠一度停止取水,這5個水廠總計供水能力約為30.9萬噸/日,共涉及55.22萬居民用水。
據新華社昨日晚間的報道,當地政府啟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新安江水庫已經緊急放水,加速水體更新,減少污染帶來的影響。截至新華社發稿,根據環保部門監測,目前污染帶仍在建德境內。6日,環保部應急辦現場督察指導組對新安江苯酚污染水域進行了現場勘查,最新監測結果分析,事發點新安江段、富春江、錢塘江苯酚濃度均呈下降趨勢。
中新社的報道稱,昨日21點,經環保部門連續監測,桐廬自來水公司取水口水樣已符合相關標準,自來水公司恢復取水生產。
昨日中午一場新聞發布會上,杭州市環保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勞新祥通報說,根據杭州市環境監測中心連續監測結果分析,隨上游來水稀釋,從污染事故點下游城東污水處理廠至杭州九溪水廠,揮發酚濃度逐漸下降,污染帶呈逐步下移的趨勢。
由于事故發生后杭州市告知廣大市民做好應急防備,利用各種容器盡可能多儲水,導致杭州城內出現一波飲用水搶購潮,不少超市內的桶裝水都出現斷貨。杭州娃哈哈集團外聯部主任盧東就表示,自水污染事件發生后,娃哈哈生產的純凈水銷量激增,杭州各大超市及代銷點都在不斷要求補貨。
引起各界關注的另一個問題是,一起交通事故就能引發涉及55萬居民的飲用水安全,讓城市飲用水安全看上去十分脆弱。對于體量日漸擴大的城市群體來說,這無疑將是一潛在的威脅。
對此,多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應對城市飲用水安全,應急預案是關鍵。
環境科學家、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副校長王曉昌指出,杭州發生的苯酚泄漏事故,屬于突發性的嚴重環境污染事故,和一般的環境保護屬于兩個層面上的問題。對于這種突發性事故而言,重點就是應急預案要做好。
“在最開始的城市規劃階段,沒有辦法把所有可能發生的事故都考慮進去。對于一些事故可能造成的對水源地的影響,只能做好應急預案。比如事故發生后怎樣處理,能不能調用其他備用水源等等。”王曉昌說。
杭州本次針對苯酚泄漏事故的幾個處置步驟很明晰,首先是控制事故現場,對泄漏的苯酚用石灰進行吸附處置,用沙包、活性炭筑壩攔截,并對山水實施分流,防止污染進一步擴散。二是加快水體稀釋,加大新安江大壩、富春江大壩的下泄水量,對污染水體進行稀釋處理。事發后,新安江大壩已經增加到九孔發電,達到滿負荷運行,下泄流量從每秒268立方米增至1230立方米。
這種“一消除、二攔截、三稀釋”的應急解決辦法在王曉昌看來雖然不一定是最為妥當的,但在這樣的緊急狀態時也是不得已之舉。
但苯酚對新安江水質造成長期影響的可能性也并不能說是零。“因為苯酚分散在水里,但也有可能依附在固體上積淀下來,尤其是在一些滯水區,殘存污染也許還是會存在。”王曉昌說。
而在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南方)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洪波看來,針對類似突發事件造成的對環境的影響,主要還是考驗應急預案。
“上海的應急預案已經做得比較領先,主要針對苯酚、農藥、油品等所做。會根據濃度、品種來確立風險級別,從而確立是直接進江處理,還是在從江入廠之間處理,或者是在廠里處理,以及是否需要動用備用水源等等。”劉洪波說。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建德隸屬杭州市,新安江是錢塘江水系的支流,下游最終將流入錢塘江。
受事故影響,桐廬、富陽境內5家自來水廠一度停止取水,這5個水廠總計供水能力約為30.9萬噸/日,共涉及55.22萬居民用水。
據新華社昨日晚間的報道,當地政府啟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新安江水庫已經緊急放水,加速水體更新,減少污染帶來的影響。截至新華社發稿,根據環保部門監測,目前污染帶仍在建德境內。6日,環保部應急辦現場督察指導組對新安江苯酚污染水域進行了現場勘查,最新監測結果分析,事發點新安江段、富春江、錢塘江苯酚濃度均呈下降趨勢。
中新社的報道稱,昨日21點,經環保部門連續監測,桐廬自來水公司取水口水樣已符合相關標準,自來水公司恢復取水生產。
昨日中午一場新聞發布會上,杭州市環保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勞新祥通報說,根據杭州市環境監測中心連續監測結果分析,隨上游來水稀釋,從污染事故點下游城東污水處理廠至杭州九溪水廠,揮發酚濃度逐漸下降,污染帶呈逐步下移的趨勢。
由于事故發生后杭州市告知廣大市民做好應急防備,利用各種容器盡可能多儲水,導致杭州城內出現一波飲用水搶購潮,不少超市內的桶裝水都出現斷貨。杭州娃哈哈集團外聯部主任盧東就表示,自水污染事件發生后,娃哈哈生產的純凈水銷量激增,杭州各大超市及代銷點都在不斷要求補貨。
引起各界關注的另一個問題是,一起交通事故就能引發涉及55萬居民的飲用水安全,讓城市飲用水安全看上去十分脆弱。對于體量日漸擴大的城市群體來說,這無疑將是一潛在的威脅。
對此,多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應對城市飲用水安全,應急預案是關鍵。
環境科學家、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副校長王曉昌指出,杭州發生的苯酚泄漏事故,屬于突發性的嚴重環境污染事故,和一般的環境保護屬于兩個層面上的問題。對于這種突發性事故而言,重點就是應急預案要做好。
“在最開始的城市規劃階段,沒有辦法把所有可能發生的事故都考慮進去。對于一些事故可能造成的對水源地的影響,只能做好應急預案。比如事故發生后怎樣處理,能不能調用其他備用水源等等。”王曉昌說。
杭州本次針對苯酚泄漏事故的幾個處置步驟很明晰,首先是控制事故現場,對泄漏的苯酚用石灰進行吸附處置,用沙包、活性炭筑壩攔截,并對山水實施分流,防止污染進一步擴散。二是加快水體稀釋,加大新安江大壩、富春江大壩的下泄水量,對污染水體進行稀釋處理。事發后,新安江大壩已經增加到九孔發電,達到滿負荷運行,下泄流量從每秒268立方米增至1230立方米。
這種“一消除、二攔截、三稀釋”的應急解決辦法在王曉昌看來雖然不一定是最為妥當的,但在這樣的緊急狀態時也是不得已之舉。
但苯酚對新安江水質造成長期影響的可能性也并不能說是零。“因為苯酚分散在水里,但也有可能依附在固體上積淀下來,尤其是在一些滯水區,殘存污染也許還是會存在。”王曉昌說。
而在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南方)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洪波看來,針對類似突發事件造成的對環境的影響,主要還是考驗應急預案。
“上海的應急預案已經做得比較領先,主要針對苯酚、農藥、油品等所做。會根據濃度、品種來確立風險級別,從而確立是直接進江處理,還是在從江入廠之間處理,或者是在廠里處理,以及是否需要動用備用水源等等。”劉洪波說。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