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公租房申請不設收入限制 租金標準被指偏高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5月25日,重慶市國土房管局局長張定宇在當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本月28日,重慶將進行第二次公租房配租搖號。
5月25日,重慶市國土房管局局長張定宇在當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本月28日,重慶將進行第二次公租房配租搖號。
這次配租將提供約1.5萬套住房,計有26137戶家庭參與搖號。加上3月第一批已配租人群,共計將有3萬戶家庭、近10萬人入住公租房。
在原來頒布的重慶市公租房管理實施細則基礎上,重慶公租房放寬了申請條件,不僅放寬了收入條件的限制,還擴大了保障覆蓋面。
關于這次調整,重慶公租房管理局局長郭唐勇解釋說,重慶實施大規模公租房建設,可以滿足更多夾心層住房困難群眾的居住需求,只要在主城工作無住房或住房困難的家庭都可以申請公租房,沒有必要設置過多限制。
但放寬條件背后是首期公租房配租低于預期。一位參與公租房政策制定的該市政府官員表示,導致這個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租金、出行成本等方面對受眾仍有壓力,也體現出市場化操作與公益產品之間的矛盾。
作為雙軌制供房的探索,重慶在去年推出全國最大規模的公租房建設計劃,預計在2012年三年內開工建設4000萬平方米公租房。張定宇稱,中央政府今年給重慶下達的保障房計劃占到全國總量的5%,開工建設量居全國首位。
渣打銀行大中華區研究主管王志浩近期考察過重慶公租房項目,他認為,重慶公租房項目將給中國其他城市提供一個很好的借鑒,包括它對困難的解決。
申請標準放寬
不設收入限制,公務員亦可申請
重慶規劃的4000萬平方米的公租房,可提供60多萬套住房,解決近200萬人的住房問題。重慶市長黃奇帆在去年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大規模推出,打破了過去保障性住房建設“零敲碎打”的局面,實現保障性住房的全覆蓋。
但申請者并不如官方預想的那么多。
根據重慶的規定,申請公租房對象包括大中專院校及職校畢業新就業人員,進城務工和外地來渝工作者,本市無房戶,或者家庭人均住房面積低于13平方米的住房困難家庭。規定同時要求,上述群體在主城區有穩定工作,能支付得起房租,“個人月收入不高于2000元,家庭月收入不高于3000元,2人以上家庭人均收入不超過1500元。”
工作三年以內無住房的公務人員也在政策允許的申請之列,但在首期推出時,政府方面估計會有大量需求人群,要求公務員回避。
官方統計,首次申請時咨詢的人數達25萬,但審核合格的申請人僅為22317人,最終首次搖號配租房源15281套,房源與申請人的比例是1∶1.46。
后來,在原來頒布的重慶市公租房管理實施細則的基礎上,重慶公租房放寬了申請條件。
4月13日,重慶市長黃奇帆在浦東干部管理學院的一次報告中,對如何放開公租房限制作了詳細解讀。
黃奇帆說,只要是農民工,在城市務工且沒住房,不受收入限制;大學畢業生,無論外地或本地戶籍,剛工作又買不起房,不設收入限制;重慶戶籍市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積15平方米以下,也不以家庭月收入作為公租房的準入門檻。
黃奇帆稱,有的家庭月收入8000元,但有小孩在國外讀書,每個月寄去五六千元,自己卻舍不得花錢,居住很擁擠,也可以申請公租房。再如,有的家庭收入很高,但家里有人生病,花掉很多錢,也應該可以申請公租房。
這個政策雖沒有公示,但據了解,第二次申請時,在政府所設的各大申請點已對咨詢者作了傳達。一位工作人員說,人們較三月有了更高的熱情。
租金過高?
租金標準每平方9到11元,這對低收入家庭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重慶公租房所需資金1000億,重慶按財政投入300億、貸款融資700億的模式進行籌措。當前,首期300多億建設資金已全部籌齊。張定宇表示,今年建設所需254億資金及2200公頃土地也全部落實。
在償還貸款方面,租金是極重要的一塊。據重慶市政府的估算,公租房投用后,按每平方米10元左右月租金計算,每年可回收租金40多億元,在償還貸款本息、扣除維護管理費用后仍有盈余。
要獲得持續的租金收入,需要一定規模的承租者。公租房居住不足的風險,將直接影響到融資及公租房的可持續性。
對于公租房的需求量,2010年重慶市調查總隊曾做測算,重慶主城至少有150萬人需要公租房,約3000萬平方米的建設體量。公租房的規模正是在此基礎上推出。
但很多有需求的人并沒有申請。據了解,租金較高是他們猶豫的重要原因。重慶推出的公租房戶型面積35-80平方米,租金標準每平方米9到11元,這對低收入家庭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王志浩在重慶期間曾訪問過一些參與公租房建設的農民工。“太貴了!”民工們對他說。
郭唐勇對此說,租金價格是由重慶物價部門會同財政、住房保障機構等相關部門,通過采集多家大型地產中介機構對住房市場租金的實際情況調研后,按照不超過同地段、同類型、同品質市場租金價的60%來確定的。“公租房都是小區房,精裝修,各項配套設施比較完善,與這些住戶原來住的老舊住宅相比,品質差異明顯,老百姓對這種差異有一個體驗過程。”
另一個讓人猶豫的是,公租房均分布于二環,而二環的交通正在建設之中。對居住者來說,出行成本很高。
“公租房與整個經濟、社會發展是一個同步體系,而非單獨一項工程。”上述政府官員認為,政府應調動各方面力量,加快基礎設施配套的建設。
王志浩則建議,重慶政府仍要考慮當前收入下,不能承受租金的那部分人群的住房保障。他的另一個擔心是,如果經濟低迷,城中心之外的居民會大量失業,重慶政府應防患于末然。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這次配租將提供約1.5萬套住房,計有26137戶家庭參與搖號。加上3月第一批已配租人群,共計將有3萬戶家庭、近10萬人入住公租房。
在原來頒布的重慶市公租房管理實施細則基礎上,重慶公租房放寬了申請條件,不僅放寬了收入條件的限制,還擴大了保障覆蓋面。
關于這次調整,重慶公租房管理局局長郭唐勇解釋說,重慶實施大規模公租房建設,可以滿足更多夾心層住房困難群眾的居住需求,只要在主城工作無住房或住房困難的家庭都可以申請公租房,沒有必要設置過多限制。
但放寬條件背后是首期公租房配租低于預期。一位參與公租房政策制定的該市政府官員表示,導致這個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租金、出行成本等方面對受眾仍有壓力,也體現出市場化操作與公益產品之間的矛盾。
作為雙軌制供房的探索,重慶在去年推出全國最大規模的公租房建設計劃,預計在2012年三年內開工建設4000萬平方米公租房。張定宇稱,中央政府今年給重慶下達的保障房計劃占到全國總量的5%,開工建設量居全國首位。
渣打銀行大中華區研究主管王志浩近期考察過重慶公租房項目,他認為,重慶公租房項目將給中國其他城市提供一個很好的借鑒,包括它對困難的解決。
申請標準放寬
不設收入限制,公務員亦可申請
重慶規劃的4000萬平方米的公租房,可提供60多萬套住房,解決近200萬人的住房問題。重慶市長黃奇帆在去年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大規模推出,打破了過去保障性住房建設“零敲碎打”的局面,實現保障性住房的全覆蓋。
但申請者并不如官方預想的那么多。
根據重慶的規定,申請公租房對象包括大中專院校及職校畢業新就業人員,進城務工和外地來渝工作者,本市無房戶,或者家庭人均住房面積低于13平方米的住房困難家庭。規定同時要求,上述群體在主城區有穩定工作,能支付得起房租,“個人月收入不高于2000元,家庭月收入不高于3000元,2人以上家庭人均收入不超過1500元。”
工作三年以內無住房的公務人員也在政策允許的申請之列,但在首期推出時,政府方面估計會有大量需求人群,要求公務員回避。
官方統計,首次申請時咨詢的人數達25萬,但審核合格的申請人僅為22317人,最終首次搖號配租房源15281套,房源與申請人的比例是1∶1.46。
后來,在原來頒布的重慶市公租房管理實施細則的基礎上,重慶公租房放寬了申請條件。
4月13日,重慶市長黃奇帆在浦東干部管理學院的一次報告中,對如何放開公租房限制作了詳細解讀。
黃奇帆說,只要是農民工,在城市務工且沒住房,不受收入限制;大學畢業生,無論外地或本地戶籍,剛工作又買不起房,不設收入限制;重慶戶籍市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積15平方米以下,也不以家庭月收入作為公租房的準入門檻。
黃奇帆稱,有的家庭月收入8000元,但有小孩在國外讀書,每個月寄去五六千元,自己卻舍不得花錢,居住很擁擠,也可以申請公租房。再如,有的家庭收入很高,但家里有人生病,花掉很多錢,也應該可以申請公租房。
這個政策雖沒有公示,但據了解,第二次申請時,在政府所設的各大申請點已對咨詢者作了傳達。一位工作人員說,人們較三月有了更高的熱情。
租金過高?
租金標準每平方9到11元,這對低收入家庭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重慶公租房所需資金1000億,重慶按財政投入300億、貸款融資700億的模式進行籌措。當前,首期300多億建設資金已全部籌齊。張定宇表示,今年建設所需254億資金及2200公頃土地也全部落實。
在償還貸款方面,租金是極重要的一塊。據重慶市政府的估算,公租房投用后,按每平方米10元左右月租金計算,每年可回收租金40多億元,在償還貸款本息、扣除維護管理費用后仍有盈余。
要獲得持續的租金收入,需要一定規模的承租者。公租房居住不足的風險,將直接影響到融資及公租房的可持續性。
對于公租房的需求量,2010年重慶市調查總隊曾做測算,重慶主城至少有150萬人需要公租房,約3000萬平方米的建設體量。公租房的規模正是在此基礎上推出。
但很多有需求的人并沒有申請。據了解,租金較高是他們猶豫的重要原因。重慶推出的公租房戶型面積35-80平方米,租金標準每平方米9到11元,這對低收入家庭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王志浩在重慶期間曾訪問過一些參與公租房建設的農民工。“太貴了!”民工們對他說。
郭唐勇對此說,租金價格是由重慶物價部門會同財政、住房保障機構等相關部門,通過采集多家大型地產中介機構對住房市場租金的實際情況調研后,按照不超過同地段、同類型、同品質市場租金價的60%來確定的。“公租房都是小區房,精裝修,各項配套設施比較完善,與這些住戶原來住的老舊住宅相比,品質差異明顯,老百姓對這種差異有一個體驗過程。”
另一個讓人猶豫的是,公租房均分布于二環,而二環的交通正在建設之中。對居住者來說,出行成本很高。
“公租房與整個經濟、社會發展是一個同步體系,而非單獨一項工程。”上述政府官員認為,政府應調動各方面力量,加快基礎設施配套的建設。
王志浩則建議,重慶政府仍要考慮當前收入下,不能承受租金的那部分人群的住房保障。他的另一個擔心是,如果經濟低迷,城中心之外的居民會大量失業,重慶政府應防患于末然。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