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CPI創15個月之最 美聯儲或年內加息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美聯儲對于通脹形勢的認識可能需要作出一些小的調整,市場對于美聯儲的政策預期也出現了微妙的變化。 過去兩天出爐的數據顯示,1月份美國的核心CPI和PPI數據均出現了至少15個月以來的最快增速…
美聯儲對于通脹形勢的認識可能需要作出一些小的調整,市場對于美聯儲的政策預期也出現了微妙的變化。
過去兩天出爐的數據顯示,1月份美國的核心CPI和PPI數據均出現了至少15個月以來的最快增速。盡管總體上看,美國在可預見的未來一段時間仍無通脹之虞,但業內人士指出,最新數據表明,美國通脹緩慢上升的漫長時期已經過去,換句話說,通脹已經見底,下一步將加速上行。
雖然官方對于何時退出寬松貨幣政策慎之又慎,但金融市場已加大了對美聯儲在今年年內加息的押注。與此同時,在歐元區、英國等其他發達經濟體,對于通脹的關注也慢慢從幕后走到臺前。
核心PPI超預期
攀至兩年來最高
美國勞工部17日公布的報告顯示,美國1月份CPI上升0.4%,與去年12月的漲幅持平。報告顯示,受食品和能源價格上漲拉動,1月份美國商品價格較一年前上漲2.2%,且比衰退前上漲得更快。但服務價格僅同比上漲1.2%。
不過,令業界更為關注的是,1月份扣除食品與能源的核心CPI升幅創下15個月來的最高水平。根據勞工部的數據,1月份美國核心CPI環比上升0.2%,為2009年10月以來最大漲幅。去年12月份的增幅為0.1%。
1月核心CPI的增幅,超過了此前分析師普遍預期的0.1%的水平。消費價格指數是衡量通貨膨脹的重要指標,而核心通脹數據尤其是美聯儲制定貨幣政策的重要參考依據。
同比來看,1月份的核心CPI較上年同期增長1.0%,增幅也高于去年12月的0.8%,但低于美聯儲設定的2%的通脹目標。
就在一天前,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衡量通脹水平的另一指標——核心PPI在1月份的升幅亦創下兩年多來的最高水平。經季節因素調整后,美國1月份PPI環比上升0.8%,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PPI上升0.5%,核心PPI升幅創2008年10月份上升0.8%以來的最高水平。此前業內預期的1月份核心PPI升幅僅為0.2%。
一些來自生產環節的數據,也凸顯了通脹壓力的不斷上升。在最新公布的費城聯儲制造業活動報告中,2月份的支付價格分類指標升至2008年7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發達經濟體
不再羞于談論通脹
盡管短期來看,美國的通脹情況依然非常溫和,就像美聯儲在最近一次的議息會議上說描述的那樣。盡管近期食品和能源價格大幅飆升,美聯儲仍預計今年的通脹率將在1.3%至1.7%左右的可控水平。
不過,隨著經濟逐步向好的方向發展,決策者內部的分歧也在日漸加大,特別是對通脹的問題上。
周四,一位美聯儲成員再次提示了物價上漲的風險。來自美聯儲達拉斯分區銀行總裁費舍爾表示,他不支持當局在完成第二輪6000億美元的國債收購計劃后,繼續買入更多國債,因為已有跡象表明,美國的物價壓力在加大。
費舍爾提醒美聯儲決策者們注意低通脹已觸底的可能性,并稱近期的經濟數據顯示,物價上漲的初步壓力已經顯現。
另一位美聯儲成員、堪薩斯分區銀行總裁洪尼格則表示,美國經濟的復蘇已經持續了超過一年半時間,他一直堅決反對美聯儲繼續大力刺激經濟的做法。
美聯儲芝加哥分行總裁埃文斯則持不同看法,后者18日稱,經濟復蘇的速度仍令人失望,需要繼續保持刺激性的貨幣政策。
分析人士注意到,相比當前通脹壓頂的新興市場,發達市場總體上面臨的壓力較小,但隨著經濟持續復蘇,政策當局也開始更多關注通脹方面的議題。
包括特里謝在內的多位歐洲央行官員本周都表示,一旦物價上漲從食品和能源領域擴散的所謂“二次效應”出現,央行將采取積極措施維護價格穩定。特里謝還舉例說,在2005和2008年,歐洲央行曾不顧政界的抨擊堅決加息。
在英國,央行最新發布的通脹報告注意到,盡管在兩年內CPI高于或低于目標的幾率各占50%,但當前的風險偏向上行。
市場大肆押注
英歐美提早加息
專家指出,發達國家之所以在通脹的問題上“羞于”開口,原因有多方面。一方面,溫和的通脹其實對發達國家減輕負債壓力有利,同時,央行還受到政治方面的壓力,因為執政當局害怕加息會沖擊到仍不穩固的復蘇。
事實上,很多人最擔心的恰恰是,因為缺乏足夠的政治意愿和獨立性,美歐央行不能在最合適的時機啟動加息,進而使得通脹形勢失控,甚至引發新一輪的危機。
相比決策當局的猶豫不決,金融市場的交易員和投資者們倒是顯得更為果斷和清醒。
利率期貨市場的走勢顯示,交易商和投資人大肆押注發達國家會將加息時機提早。市場目前預計,英國將在6月率先加息,緊接著是歐洲央行,后者可能在9月加息,而美聯儲則被認為會在12月份加息。市場人士注意到,僅今年以來,已有數千億美元資金投入了這方面的押注。
湯森路透的數據顯示,聯邦基金利率期貨合約的最新報價表明,交易商認為美聯儲年底升息的可能性高達90%。不少市場人士都認為,屆時,當局將把政策重點從刺激經濟和就業增長轉為控制通脹。
豐田資產管理公司的策略師注意到,1月份美國大中型企業的商業及工業貸款需求已升至五年高點,而在過去,這往往是加息將在一年內到來的強烈信號。鑒于此,該公司認為,美聯儲的首次加息可能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
延伸閱讀
- 上一篇:G20就經濟失衡一攬子指標達成一致 下一篇:德國1月PPI年率上升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