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貨幣政策料難轉向 資產泡沫持續施壓新興市場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與預期相符,共和黨在美國中期選舉中大勝,贏得眾議院控制權,而民主黨保住了在參議院的多數席位。分析人士認為,盡管兩黨分別控制兩院的局面將導致奧巴馬未來推行經濟刺激政策時面臨一定阻力,貨…
與預期相符,共和黨在美國中期選舉中大勝,贏得眾議院控制權,而民主黨保住了在參議院的多數席位。分析人士認為,盡管兩黨分別控制兩院的局面將導致奧巴馬未來推行經濟刺激政策時面臨一定阻力,貨幣政策也會受到一定牽制,但長期看不會主導政策走向。美國量化寬松政策將給新興市場國家帶來較大壓力,資產泡沫可能繼續膨脹。
受到中期選舉結果影響,特別是市場對美聯儲啟動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QE2)預期升溫,美國三大股指2日全部收漲,亞太地區主要股指3日普遍上漲。其中,香港恒生指數上漲2%,突破24000點,收于28個月高點;韓國綜合股指上漲1%,澳大利亞股指上漲0.4%,印度敏感指數上漲0.7%。日本市場因節假日休市。
中國經濟面臨持續壓力
法國巴黎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陳興動認為,美國政治上面臨兩黨協調的問題,這使得國際社會處于更不確定的狀態。就中國而言,美國此前主要從兩方面施壓經濟方面,就匯率問題來看,兩黨協調避免了民主黨“一根筋”式的做法,對中國比較有利。而傳統上,民主黨更多關注國內就業,在貿易、投資上對中國設限比較多,而共和黨更傾向于照顧大企業利益,更利于中國。外交方面,美國此前一直與韓國、日本聯系,對中國形成外部壓力,在這一點上兩黨仍處于同一戰線上,共和黨恐怕做的事情比民主黨更多一些,所以中國要好好研究如何應對這種變化。“中國可能會處在一個壓力持續并有可能加強的外部環境中,在國際市場上獲取能源和資源的壓力在加大。”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經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認為,美國中期選舉結果顯示選民對奧巴馬政府執政表現的不滿,執政黨諸如促進經濟增長、減少貿易赤字特別是增加就業的許諾沒有實現。但兩年后總統大選的“期末考”相對“中考”來說變數更多一些,兩黨屆時都會鉚足了勁,現在做出預判難度很大。
江涌認為,此前美國對中國施壓的聲調很高,這明顯是民主黨在轉移國內壓力。中期選舉過后,這種壓力很大程度上被釋放。從政治壓力方面講,由于共和黨長期與大企業走得比較近,而大企業在中國投資獲得很多收益,所以共和黨在這方面可以起到一些平衡作用。不過,鑒于不斷擴大的息差和人民幣升值預期,中國面臨的經濟壓力“肯定越來越大”。
美國貨幣政策暫難轉向
對于共和黨的勝利,外界普遍預計這將加大美國國會意見分歧,令奧巴馬政府在推進經濟刺激方案方面遇阻。在這樣的條件下,相對獨立的美聯儲可能會擔負起更多的責任。彭博社在評價中期選舉結果時表示,共和黨“拿下”眾議院可能會給美國經濟政策帶來一定轉換。在當下選民視就業和經濟復蘇為最大擔憂之際,共和黨獲勝將強化其對于財政議題的干涉,并會給美聯儲增加更多壓力。
美聯儲前貨幣事務主管雷恩哈特認為,在推動8140億美元經濟刺激計劃通過后,奧巴馬現在面對的將是一個反對他經濟政策的共和黨眾議院,這使得美聯儲成為管理經濟增長方面“唯一的出路”。而采取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可能是推動美國經濟復蘇最切實可行的手段。
瑞信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就此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長遠來看,中期選舉結果對美國現行貨幣政策會存在一定影響。共和黨較民主黨更為保守,更希望在貨幣政策上有一些節制。此外,共和黨主張減稅,藉此維持財政政策穩定。因此,共和黨控制眾議院將對美聯儲的量化寬松政策將帶來一定牽制,但由于它沒有控制參眾兩院,所以不至于主導未來的貨幣政策走向。
大和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巴蘇認為,美國一旦出現“政治僵局”,可能導致未來兩年美國財政擴張的控制。美銀美林分析師表示,華爾街有句流行語叫“僵局總是好事”,因為這使得政府更難實施進一步干預私營經濟的新政策,“但短期的僵局對于經濟前景來說非常不利”。
資產泡沫可能繼續吹大
由于預計共和黨重新奪回眾議院控制權將對華爾街形成利好,以及美聯儲可能啟動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QE2)預期升溫,美國三大股指2日全部收漲,道瓊斯工業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都已接近年內高點。3日亞太地區主要股指也普遍上漲,香港恒生指數創下28個月新高。
對此,分析評論公司行動經濟亞洲部門主管大衛·科恩認為,美國中期選舉可能會為股市的“本能反應”提供“一點推動力”,而這種影響可能不會長期存在。“選舉至今為止沒有對美國經濟未來指明道路,更重要的因素應該是量化寬松如何實施,特別是在亞洲面臨通脹的條件下。”
江涌認為,目前中美貨幣政策“冰火兩重天”,美國量化寬松給中國帶來非常大的壓力。本輪經濟危機打擊的是虛擬經濟,危機過后歐美釋放大量流動性,套利資金洶涌流向以發展實體經濟為主的新興市場。“新興市場一些國家的資產泡沫在破滅之前還要繼續膨脹。泡沫破滅是必然,中國面臨的風險非常大。”
“目前全球經濟呈現兩元發展,經濟基本面上的背離導致貨幣政策不可避免地出現背馳。”陶冬表示,鑒于新興市場某種程度上都處在美元區里,美國貨幣政策勢必帶來較大的沖擊。面對資產價格過熱的狀況,一些新興市場國家正在試圖用自己可控的政策舒緩量化寬松帶來的沖擊。
巴蘇認為,由于美國經濟增長缺少剩余資源,第二輪量化寬松很可能在開始的幾個月里仍不會起到效果,并可能需要持續以及加大力度。他表示,考慮到亞洲新興經濟體整體巨大的貿易收支順差,預計這些地區會在未來15到18個月內經歷最嚴重的資產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