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元兌美元突破1∶1平價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在澳大利亞意外升息后,澳元兌美元昨日強勢突破1.0整數水平,并創下澳元自由浮動以來的最高水平1.0022。 澳元大漲 周二亞洲時段,澳聯儲意外宣布將基準利率調升25個基點至4.75%,受此消息提振…
在澳大利亞意外升息后,澳元兌美元昨日強勢突破1.0整數水平,并創下澳元自由浮動以來的最高水平1.0022。
澳元大漲
周二亞洲時段,澳聯儲意外宣布將基準利率調升25個基點至4.75%,受此消息提振,澳元兌美元短線迅速上揚,自0.9870附近快速攀升至0.9980附近后窄幅震蕩,隨后澳元進一步震蕩攀升,并在歐洲時段早盤突破1.0觸及1.0009的28年最高,在小幅回落蓄勢之后,澳元兌美元于歐洲時段稍晚再次突破平價并來到1.0022的自由浮動以來新高。
澳元昨日的強勁表現也帶動了歐元、加元等貨幣的強勁上漲。
1983年12月12日,澳大利亞取消了澳元盯住一攬子貿易加權貨幣的有效管理浮動匯率,而實行自由浮動,澳大利亞也因此取消所有外匯管制。
這次行動是澳聯儲在近6個月以來首次升息。自去年10月到今年5月,澳聯儲已經升息150個基點,這樣積極的步伐明顯快于其他發達經濟體。
不過,澳聯儲這一次的加息決定令市場普遍感到意外,而澳元也因此獲得比較明顯的上漲動能。中信銀行的分析師胡明對記者表示,考慮新公布的CPI數據,他原本也預計澳聯儲將在12月的會議上加息,此次加息的確令人意外,這可能說明澳聯儲對未來的通脹預期比較強。
澳元兌美元自今年9月以來的表現非常強勢,上個月更是曾短暫觸及平價水平,澳大利亞較強勁的基本面、利率上的優勢以及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都是支撐澳元強勢的理由。
相反政策利空美元
本周是風險事件集中的一周,包括美國國會中期選舉以及幾個主要央行的會議結果等,預計都將給金融市場造成一番動蕩。
盡管在澳聯儲加息的刺激下,澳元昨日領漲非美貨幣,但本周對匯市影響最大的,莫過于將在北京時間周四凌晨公布結果的美聯儲議息會議,投資者等待美聯儲揭曉新一輪量化寬松政策的規模以指導接下來的操作。
市場普遍認為,若新一輪量化寬松規模僅是數千億元,美元可能有希望轉強,不過,在市場預期美聯儲將啟動二次量化寬松之際,澳聯儲卻選擇了收緊政策,有分析人士指出,相反的政策取向可能讓量化寬松政策對美元的利空作用加劇。
亞洲外匯網的分析師章大衛對記者表示,本周美國利率決議重點當然是量化寬松貨幣政策規模公布,他認為就當前形勢看,最終的規模可能和預期持平,但是在其他國家,如澳大利亞,出臺緊縮政策背景下,對美元的利空是顯然的。
興業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在其報告中也寫到,在美國變本加厲、積極準備推出第二輪量化寬松的背景下,澳大利亞央行卻反其道而行之,堅定持續加息,這樣的“美澳對手戲”耐人尋味,并可能意味著美元還沒有見底。
他指出,從歷史上看,澳聯儲的持續加息,往往意味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依然可能繼續上漲,由此,全球新興經濟體都將繼續面臨巨大通脹壓力,全球新興經濟體對美元的繼續升值也由此將難以避免,即澳聯儲的持續加息,往往正是對應著美元的貶值過程。如果這次澳聯儲的判斷依然沒有錯,那么,就可能意味著目前的美元還沒有走到弱轉強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