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上演“雙簧秀” 全球股市7日驚魂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美國最好的導演和主演不在好萊塢,而在白宮和國會山”。8月1日,面對美債危機暫緩之后峰回路轉的全球股市,有市場人士如此點評。
“美國最好的導演和主演不在好萊塢,而在白宮和國會山”。8月1日,面對美債危機暫緩之后峰回路轉的全球股市,有市場人士如此點評。
美國時間7月31日晚,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白宮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民主、共和兩黨領袖已達成一項協議,將提高債務上限,以避免美國違約。
奧巴馬話音剛落,亞太與歐美股市應聲上揚。8月首個交易日中,包括中國、日本、英國、德國、法國、澳大利亞的股市全線上漲,部分市場甚至漲幅可觀。
“美國債務上限達成協議,對于投資者而言就像心里的一塊石頭終于落了地,刺激全球股市上漲。雖然美國股市還未開盤,但美股今晨必然以紅盤收尾。”8月1日晚間,一家美國投行交易主管向本報記者表示道。
五月即有苗頭
雖然8月第一個交易日,各國股市喜迎“開門大吉”并“紅遍全球“,但過去十多天中,各國股市的投資者們卻因愈演愈烈“美債危機”而備受煎熬,其中,美國股市更可謂遭受重創。
7月25日至29日,美國股市錄得一年來最大周度跌幅:其中,標普500指數連續五天收于陰線,從1345.02點跌至1296.5點,周跌幅3.61%;納斯達克指數則從2858.83點跌至2754.92點,一周跌幅3.63%;道瓊斯工業指數7月22日開市即跌,連續六個交易日收陰,從7月21日的12724點跌至29日的12143點,跌幅高達4.57%。
“投資者正在采取更強的防御措施,將資金從股市中撤出轉而持有現金。”上周五(7月29日)收盤后,一家美國的投資公司負責人向媒體表示,“顯然,投資者和美國民眾都感到萬分沮喪。”
令美國投資者感到恐懼與不安的是,7月22日,參議院否決將提高國債上限和大幅削減政府開支捆綁在一起的計劃,盡管之前該計劃已在眾議院獲得通過。
“這意味著,距離8月2日美國舉債上限的敏感日不到兩個星期的時候,美國政府與國會之間仍未就舉債上限問題達成共識,美債可能史無前例地陷入違約境地,這將沖擊全球的金融體系與美元地位,甚至造成毀滅性沖擊。”一位外盤投資者告訴記者,這樣的局面遠超市場預期。
然而7月22日,股市卻沒有受到太大影響,除了道瓊斯工業指數略有0.34%的下跌外,包括納指、標普500兩大美國股指都收于陽線上漲,而歐洲與亞太股市因早于美國股市開盤,亦持續之前的反彈局勢。
“剛開始,市場情緒還是偏于樂觀的,大家還都記著蓋特納的講話,認為這只是一個小插曲而已。”上述投資者表示。
7月18日,美國財長蓋特納公開表示,他確信國會領袖能在8月2日敏感日期之前,就調高聯邦舉債上限達成協議,進而避免美國債務出現違約。
事實上,關于美債可能陷入違約的說法早在兩個多月前就傳出過風聲。今年5月16日,美國政府債務總額已達14.2萬億美元,觸及約14.29萬億美元的法定最高上限。
當時已有市場人士指出,美國政府的喘息時間最多將能維持至8月2日,如果無法提高舉債上限,屆時可能爆發美債危機。
可是,當時全世界目光聚焦歐洲,如火如荼的歐債危機成為市場唯一關注的焦點。“盡管五六月間美股股市也有一波下挫,但原因主要和歐債危機和美國經濟數據不理想有關,很少有人提到美國的債務問題。”一位美國投行交易主管向記者表示道。
七月恐懼蔓延
直到7月23日,投資者才感到真正恐懼。
就在眾議院否決白宮提案的一天之后,7月23日,雙方再度會面,但談判持續50分鐘后再度宣告破裂。奧巴馬與眾議院議長博納甚至展開一場互相指責的口水戰。
兩天后,周一開盤全球股市應聲下挫,美股首當其沖。7月25日,道瓊斯工業指數、納斯達克指數與標普500三大股指均一改之前反彈態勢,掉頭向下。同一天,法國、英國、日本與香港指數也收陰。
隨著時間的逐步臨近,美國政府與國會的談判卻似乎陷入僵局。
7月27日,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經濟并不理想,而美國仍無法就提高債務上限的問題達成協議,市場終于扛不住。
當日,紐約股市三大股指連續第三天下跌,道瓊斯指數下跌近200點,跌幅為1.59%,而納指和標普500的跌幅更是分別高達2.65%、2.03%。
與此同時,歐洲股市也已盡顯疲態,在銀行股領跌下,歐洲各市場已收于當周最低位,其中,英國富時100指數收跌1.23%,收于5856.58點;德國股市DAX指數,收跌1.32%,報7252.68點;法國CAC-40指數收跌1.42%,收報3734.07點。
“歐洲投資者受到雙重壓力,一方面是擔心歐元區債務危機更加擴散;另一方面美國可能出現的違約情況也令他們警覺。”市場人士指出。
受隔夜歐美股市慘淡影響,一天之后開盤的日本與澳大利亞指數均大幅下挫。7月28日,日經指數跳空低開,大跌1.45%,澳大利亞指數則下挫1.48%,跌去68余點。
唯一例外的是香港指數,28日恒生指數獨領風騷,上漲29.05點,漲幅0.13%。但好景不長,7月29日,恒指下挫130余點,跌幅0.58%。
“美債危機對全球股市影響很大,如果美債發生違約或者評級被下調,則美債的持有風險將上升,對于機構投資者而言,必須賣掉部分手頭的股票重新配置資產以降低持有風險,這對全球股市肯定是不利的。”8月1日,國泰君安證券宏觀分析師薛鶴翔向記者表示道。
然而,奧巴馬7月31日晚上短短四分鐘的講話卻改變了一切。他告訴全世界,該國債務協議已經達成,美債不會違約,這使得全球股市為此振奮。
8月1日,早于歐美股市開盤的亞太股市率先迎來“開門紅”:上午8點,日經225指數開盤即上漲74點,漲幅為0.75%,隨后日本股市一路走高,至中午11點37分左右日經指數已上漲206點,漲幅達2.09%,日經225指數當天報收于9965點,漲幅1.34%。
與日本股市同時開盤的澳大利亞股市也是一路高歌猛進:至上午9點左右,澳大利亞普通股指數漲幅已有1.74%,一掃此前連續三個交易日下挫的陰霾。午盤過后雖略有下降,但仍報收于4569.1點,漲幅1.49%。
晚于日、澳股市一個半小時開盤的香港股市亦表現不錯:恒生指數收復五日均線,報收于22663.37點,全天上漲了0.99%。
下午3點過后,歐洲三大股市開盤后亦有亮麗表現。
截至記者截稿時分,英國富時100指數、德國DAX指數與法國CAC指數漲幅分別達到1.65%、0.93%與0.91%。
來源:中國證券報
美國時間7月31日晚,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白宮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民主、共和兩黨領袖已達成一項協議,將提高債務上限,以避免美國違約。
奧巴馬話音剛落,亞太與歐美股市應聲上揚。8月首個交易日中,包括中國、日本、英國、德國、法國、澳大利亞的股市全線上漲,部分市場甚至漲幅可觀。
“美國債務上限達成協議,對于投資者而言就像心里的一塊石頭終于落了地,刺激全球股市上漲。雖然美國股市還未開盤,但美股今晨必然以紅盤收尾。”8月1日晚間,一家美國投行交易主管向本報記者表示道。
五月即有苗頭
雖然8月第一個交易日,各國股市喜迎“開門大吉”并“紅遍全球“,但過去十多天中,各國股市的投資者們卻因愈演愈烈“美債危機”而備受煎熬,其中,美國股市更可謂遭受重創。
7月25日至29日,美國股市錄得一年來最大周度跌幅:其中,標普500指數連續五天收于陰線,從1345.02點跌至1296.5點,周跌幅3.61%;納斯達克指數則從2858.83點跌至2754.92點,一周跌幅3.63%;道瓊斯工業指數7月22日開市即跌,連續六個交易日收陰,從7月21日的12724點跌至29日的12143點,跌幅高達4.57%。
“投資者正在采取更強的防御措施,將資金從股市中撤出轉而持有現金。”上周五(7月29日)收盤后,一家美國的投資公司負責人向媒體表示,“顯然,投資者和美國民眾都感到萬分沮喪。”
令美國投資者感到恐懼與不安的是,7月22日,參議院否決將提高國債上限和大幅削減政府開支捆綁在一起的計劃,盡管之前該計劃已在眾議院獲得通過。
“這意味著,距離8月2日美國舉債上限的敏感日不到兩個星期的時候,美國政府與國會之間仍未就舉債上限問題達成共識,美債可能史無前例地陷入違約境地,這將沖擊全球的金融體系與美元地位,甚至造成毀滅性沖擊。”一位外盤投資者告訴記者,這樣的局面遠超市場預期。
然而7月22日,股市卻沒有受到太大影響,除了道瓊斯工業指數略有0.34%的下跌外,包括納指、標普500兩大美國股指都收于陽線上漲,而歐洲與亞太股市因早于美國股市開盤,亦持續之前的反彈局勢。
“剛開始,市場情緒還是偏于樂觀的,大家還都記著蓋特納的講話,認為這只是一個小插曲而已。”上述投資者表示。
7月18日,美國財長蓋特納公開表示,他確信國會領袖能在8月2日敏感日期之前,就調高聯邦舉債上限達成協議,進而避免美國債務出現違約。
事實上,關于美債可能陷入違約的說法早在兩個多月前就傳出過風聲。今年5月16日,美國政府債務總額已達14.2萬億美元,觸及約14.29萬億美元的法定最高上限。
當時已有市場人士指出,美國政府的喘息時間最多將能維持至8月2日,如果無法提高舉債上限,屆時可能爆發美債危機。
可是,當時全世界目光聚焦歐洲,如火如荼的歐債危機成為市場唯一關注的焦點。“盡管五六月間美股股市也有一波下挫,但原因主要和歐債危機和美國經濟數據不理想有關,很少有人提到美國的債務問題。”一位美國投行交易主管向記者表示道。
七月恐懼蔓延
直到7月23日,投資者才感到真正恐懼。
就在眾議院否決白宮提案的一天之后,7月23日,雙方再度會面,但談判持續50分鐘后再度宣告破裂。奧巴馬與眾議院議長博納甚至展開一場互相指責的口水戰。
兩天后,周一開盤全球股市應聲下挫,美股首當其沖。7月25日,道瓊斯工業指數、納斯達克指數與標普500三大股指均一改之前反彈態勢,掉頭向下。同一天,法國、英國、日本與香港指數也收陰。
隨著時間的逐步臨近,美國政府與國會的談判卻似乎陷入僵局。
7月27日,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經濟并不理想,而美國仍無法就提高債務上限的問題達成協議,市場終于扛不住。
當日,紐約股市三大股指連續第三天下跌,道瓊斯指數下跌近200點,跌幅為1.59%,而納指和標普500的跌幅更是分別高達2.65%、2.03%。
與此同時,歐洲股市也已盡顯疲態,在銀行股領跌下,歐洲各市場已收于當周最低位,其中,英國富時100指數收跌1.23%,收于5856.58點;德國股市DAX指數,收跌1.32%,報7252.68點;法國CAC-40指數收跌1.42%,收報3734.07點。
“歐洲投資者受到雙重壓力,一方面是擔心歐元區債務危機更加擴散;另一方面美國可能出現的違約情況也令他們警覺。”市場人士指出。
受隔夜歐美股市慘淡影響,一天之后開盤的日本與澳大利亞指數均大幅下挫。7月28日,日經指數跳空低開,大跌1.45%,澳大利亞指數則下挫1.48%,跌去68余點。
唯一例外的是香港指數,28日恒生指數獨領風騷,上漲29.05點,漲幅0.13%。但好景不長,7月29日,恒指下挫130余點,跌幅0.58%。
“美債危機對全球股市影響很大,如果美債發生違約或者評級被下調,則美債的持有風險將上升,對于機構投資者而言,必須賣掉部分手頭的股票重新配置資產以降低持有風險,這對全球股市肯定是不利的。”8月1日,國泰君安證券宏觀分析師薛鶴翔向記者表示道。
然而,奧巴馬7月31日晚上短短四分鐘的講話卻改變了一切。他告訴全世界,該國債務協議已經達成,美債不會違約,這使得全球股市為此振奮。
8月1日,早于歐美股市開盤的亞太股市率先迎來“開門紅”:上午8點,日經225指數開盤即上漲74點,漲幅為0.75%,隨后日本股市一路走高,至中午11點37分左右日經指數已上漲206點,漲幅達2.09%,日經225指數當天報收于9965點,漲幅1.34%。
與日本股市同時開盤的澳大利亞股市也是一路高歌猛進:至上午9點左右,澳大利亞普通股指數漲幅已有1.74%,一掃此前連續三個交易日下挫的陰霾。午盤過后雖略有下降,但仍報收于4569.1點,漲幅1.49%。
晚于日、澳股市一個半小時開盤的香港股市亦表現不錯:恒生指數收復五日均線,報收于22663.37點,全天上漲了0.99%。
下午3點過后,歐洲三大股市開盤后亦有亮麗表現。
截至記者截稿時分,英國富時100指數、德國DAX指數與法國CAC指數漲幅分別達到1.65%、0.93%與0.91%。
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