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住宅銷量銳降六成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新國八條”的調控效果立竿見影。北京節后第一周(2月7日-13日)住宅的成交量出現了大幅度下滑,創出近期新低。 記者從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統計后發現,節后第一周北京市商品期房成交740…
“新國八條”的調控效果立竿見影。北京節后第一周(2月7日-13日)住宅的成交量出現了大幅度下滑,創出近期新低。
記者從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統計后發現,節后第一周北京市商品期房成交740套,商品現房161套,二手房3110套,對比“新國八條”執行前的一周,成交量分別下跌了65.6%、54.5%、59.5%。
細觀市場成交量的變化,政策調控令市場下跌的跡象明顯。根據1月26日出臺的“新國八條”要求,政策主要集中在二套房首付提升至60%、不滿五年的房產再次交易征收全額營業稅和要求各地出臺更為嚴格的限購政策。從北京節后市場的反應看,節后第一周在新房市場上,小面積房源成交比例激增明顯,60平方米以下房源共成交了317套,占總成交量的35.18%,而此前小戶型占市場成交的比例僅為12.66%?梢“新國八條”對于二套房的購置起到了明顯的抑制作用。
但是,購房者關心的房價并沒有發生變化。2月以來,北京的房價依然維持在高位。據亞豪機構統計數據顯示,節后第一周北京市商品住宅成交均價26416元/平方米,環比之前一周(1月31日-2月6日)降幅為7.35%。亞豪機構副總經理任啟鑫分析,房價周成交均價連續兩周突破2.6萬元/平方米的情況是非常罕見的,這主要是由于中低價位房源成交銳減所致。數據顯示,節后第一周成交均價在2萬元/平米以下的房源占總成交量的37.84%,不足四成,而整個1月這一比例則高達55.98%,成交的價格區間發生了上移,高端樓盤成為樓市成交主體,是成交均價維持高位的重要原因。
北京中原地產認為,春節假期后,“新國八條”調控導致的置業淡季已明顯開始。但是因為目前貨幣供應量依然比較高,而保障房及商品房的供應效果只能在下半年才能明顯出現,所以實際對房價特別是城區房價的抑制作用,依然需要看政策的落實及持續力度。即使在春節后因為調控抑制了部分需求,但是因為供應的絕對稀缺,預計上半年的供需比可能相比2010年更加緊張,所以房價下調的可能非常小,而到下半年可能部分郊區將出現微調。
來源: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