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進軍美風電市場 美國風電行業憂心忡忡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在完成風機塔內20層高的塔梯建設以后,斯科特·羅蘭打開了塔艙,并在這高處眺望了這一帶的眾多風機。 離他視線最近的兩臺就是由中國金風科技美國分公司所制造,斯科特·羅蘭先生就是這個分公…
在完成風機塔內20層高的塔梯建設以后,斯科特·羅蘭打開了塔艙,并在這高處眺望了這一帶的眾多風機。
離他視線最近的兩臺就是由中國金風科技美國分公司所制造,斯科特·羅蘭先生就是這個分公司工程部的副總工程師。“這些設備做工很精細”,斯科特·羅蘭表示。
目前只有3臺中國制造的風機在美國運作。然而,不久以后這種局面可能就將改變,因為金風科技和其他的中國風機制造商計劃在未來數月大舉進軍美國風電市場。
支持者認為,美國應該歡迎中國的這些制造商,因為他們將成為綠色引擎,為美國創造更多綠色崗位,同時也將加速美國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但也有人認為,不論是從工人利益還是企業利潤來講,這將威脅美國羽翼未豐的風電行業。
在美聯邦對風電補貼的一場辯論會上,俄亥俄州民主黨議員謝羅德·布朗表示:“對于中國在美國本土大肆發展清潔能源一事,我們不能當做若無其事。”
正是因為美國人存在這樣一種顧慮,金風科技在美國也極力表現出更積極的一面。金風科技反復強調,公司除了單純從中國進口設備外,還將有更多新計劃。斯科特·羅蘭表示:“金風科技正朝這個目標努力,我們計劃在北美成立一個風電組織。”斯科特·羅蘭是德克薩斯州人,之前在位于波士頓的風電開發集團——第一風能公司(FirstWind)擔任工程師。他還說:“風電組織成立后,未來我將有機會和老熟人一起工作,這很吸引我。”
在進入美國市場的同時,中國風能裝機容量已經全球領先:總裝機容量約為41吉瓦,即可以滿足美國1000萬家庭的用電。而中國的風能發電量最近也超過了美國,其風力發電量為43000兆瓦。雖然這其中涉及人口總量問題——中國人口數是美國的4倍多,但是中國風能發展速度確實驚人。
目前,美國的風電量僅能滿足全美電力總需求的2%,這是很小的一部分,而西班牙的風力發電量已經占到全國總電力需求的14%。剛開始回溫的美國經濟、低迷的天然氣價和美聯邦對風能政策的眾多疑問都阻礙了美國風電行業的發展,目前,美國風電行業所創造的就業崗位只有8.5萬個。作為美國風電市場的主力軍,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也表示,相比去年同期而言,今年第三季度的銷售量大打折扣。
這一切或許將意味著,在美國,等待中國風機制造商的可能是暗淡的市場前景。但是中國公司有耐心打一場持久戰,因為國家給予他們不少支持。
事實上,美國風電行業并不是由美國人掌控。除了美國本土企業GE在全美風電行業稱霸之外,丹麥的維斯塔斯、德國西門子、日本三菱和印度的蘇司蘭都在美國有其商業足跡。為了更好地融資以進軍海外,中國金風科技已于今年10月在香港首次公開募股,并籌資將近10億美元。目前,金風科技在美國芝加哥已建立銷售處,并且雇傭了數位行政、工程師等員工。他們大多數都是像斯科特·羅蘭一樣,是在風電行業有所涉足的美國人。
美國風電行業目前正處于蕭條期,目前幾乎沒有多少大筆投資。美國風能協會估計,今年美國新增裝機容量約為5500兆瓦,只是去年總量的一半,相比中國今年所安裝的17600兆瓦,更是少了一大截。支持中國制造商進軍美國的一方認為,美國可以獲得中國便宜的風機,中國能從國有銀行獲得融資,這能幫助美國風能業重回增長軌跡。
美國匹茲堡能源咨詢公司Usfor的總裁AndrewHangChen表示,美國風電行業目前處于混亂階段,這主要是因為缺少資金。對于中國企業來說,這也是進駐美國市場的一個好機會。
美國可再生能源運維公司與中國金風科技美國分公司簽訂了一份長期合同,美國可再生能源運維公司將負責金風在美風機的運行維護工作。該公司總裁詹姆斯·邁克爾表示:“之前我也擔心和中國這家風機企業的合作,但是,去年4月在參觀了金風科技在中國的發展規模后,我改變了主意,況且我認為企業愿意在美投資風能,這對美國風能而言是件好事。”“之前我對此有顧慮,但是,我后來覺得中國風能企業在美投資意味著將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我對此很期待。”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