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預期”內提價 石化雙雄煉油業務盈利無憂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預期之中。” 當10月25日國家發改委宣布于26日零時起上調成品油價格后,一時間,幾乎國內所有的分析師都在其有關成品油提價的研究報告中用這四個字,來評價此次油價的調整。 據國家發改委公…
“預期之中。”
當10月25日國家發改委宣布于26日零時起上調成品油價格后,一時間,幾乎國內所有的分析師都在其有關成品油提價的研究報告中用這四個字,來評價此次油價的調整。
據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有關調價信息顯示,此輪調價后,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30元和220元,汽油漲幅折合成升價約為0.17元/升,柴油上調幅度折合成升價約0.19元/升,漲幅分別為2.88%和3%。這也就意味著,調整后汽油、柴油的出廠價格將每噸達到7420元和6680元。此外,航空煤油也同時上漲220元/噸。
實際上,早在9月下旬,受國際油價上漲和國內柴油資源緊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國內汽油、柴油的批發價格就不斷抬升,市場對于成品油價提價的預期越發強烈。
而在資本市場中,受成品油調價影響,石油板塊當日走勢強勁,開盤大漲逾3%,午后漲幅收窄,截至收盤時,整個板塊指數仍上漲2.52%,其中,廣聚能源、岳陽興長兩股漲停。而作為石化雙雄的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雖然最后表現各異,分別上漲0.96%和下跌0.54%,但當日均以跳空高開之勢開盤分別大漲2.53%和2.06%。
成品油價回歸
實際上,此次成平油價的提價,或許更應該理解為成品油價格掛靠原油價格波動后的回歸調整。
作為今年內第三次調整油價,此次“從時機上看,發改委在進入調價窗口(升幅超4%)后兩周左右宣布調價,滯后期縮短”。10月26日,中金公司發布的一分有關成品油提價的研究報告指出。
今年年內的其他兩次油價調整分別為,4月14日油價每噸均上調320元和6月1日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230元和220元。
自6月1日以來,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持續在每桶70~80美元之間小幅波動,但到9月底攀升至每桶80美元以上。
“此次調價對應的基準原油價格為81.3美元/桶,較上次調價(6月1日)基數升8.4%。從調價幅度上看,石油公司以人民幣計價的原油進口成本在過去四個多月中從3740元/噸增加到3960元/噸,上升220元/噸,和本次成品油漲價幅度一致,說明發改委在考慮了人民幣升值的影響后,允許石油公司完全轉嫁進口成本提高的部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兩次調價間從6.83升值2.5%至6.67。假如沒有升值影響,人民幣計價的原油進口成本上漲將達到每噸330-340元。人民幣升值抵消了近110元/噸的漲價壓力。”中金公司分析師關濱認為,如果原油價格在今明兩年逐步上升到90美元/桶以上,發改委仍有可能緩慢小幅上調國內成品油價格。
“此次汽油和柴油的提價幅度覆蓋了原油價格上漲,符合成品油的調價規則的。”國信證券石油天然氣行業分析師嚴蓓娜分析指出,此次油價調整與今年4月14日調價時,原油和成品油的價格基本相似,細微差別則可能來自于人民幣升值。
作為2010年以來,第二次選擇在原油價格突破80美元/桶時的門檻時間調價,嚴蓓娜認為國家有關部門此舉在于緩解目前柴油供給吃緊,也同時有利于緩解目前國際原油價格的飆升。
自去年7月,原油價格進入60-80美元/桶后,不計本次調價,我國共進行了四次油價調整,而其中三次調整后,國際原油價格都在一定程度上回落。
"實際上,本次調整后,汽、柴、航油的價格又回到了上次下調之前的水平。”東北證券分析師王偉剛同樣認為,“在原油價格80美元/桶以上,國家一是保證煉油企業的適當利潤,二是仍然有驅動價格的意向。”
石化雙雄盈利無憂
“成品油價的提升,毫無疑問將對中石化和中石油的煉油業務帶來收益增長。”中石化內部人士坦言,而此次油價的上調,基本就能將原油價格上漲的因素覆蓋,可以保障中石化、中石油煉油業務今年四季度的煉油盈利能力。
對此,湘財證券分析師王強表示,此次上調油價將提升中石油、中石化兩大煉油企業毛利約2美元/桶。
“實際上,上周末就已經面臨油價調整的窗口期。”上述中石化內部人士坦言,原本預期此輪調整將在10月22日時候到來,但最終有關部門把調價的日期稍有拖延地推遲到了10月26日。
由于10月22日調價預期窗口未能打開,石化雙雄紛紛下跌,從上周三至上周五中石油下跌2.8%、中石化下跌4.03%。
“上周五的調價推遲,導致市場解讀為對中石化的利空,實際上最終演變為利好。如果今年原油價格上漲不超過85美元,維持75-85美元的區間振蕩,全年煉油盈利無憂。”嚴蓓娜認為。
但是,成品油價的提升,對于石化雙雄而言,到底又是誰更利好呢?市場方面似乎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高盛高華證券分析師邵康麒表示,總體來看,其更看好石化雙雄中中石化的表現,自4月14日上調成品油價以來,中石化H股表現較中石油H股和中海油H股分別落后1%和13%,中石化A股表現落后中石油A股15%。此次成品油價上調可能成為中石化的利好推動因素。
但從基本面層面而言,國信證券當日的一份研究報告則表示更看好中石油在此次提價后的表現。
據國信證券測算,此次調價后,如果不考慮煉油的成本上升,對中石化和中石油每月的凈利潤影響為18億和10億,每股收益約為0.02元和0.006元。
“實際上總體來看,調價對中石油來說是收入規模上升,而成本基本不變,因此銷售收入的增長表現為利潤增長。”國信證券的上述研究報告指出,但對中石化來說,短期明顯煉油會有所收益,但會以12月的煉油盈利下滑為交換。雖然中石化在9月的煉油盈利較佳水平,但10月的高成本原油將在11月下旬到12月以后逐步反映到煉油成本上來,將導致煉油成本平均上升5-7美元,調價雖然會彌補部分成本上升,但是煉油毛利會由9美元左右回落到6美元上下。因此總體而言中石油的利好程度大于中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