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機得到大力應用 但仍被困局纏繞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近年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量和質量,已經成為衡量一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實力的重要標志。加強企業專利制度建設,大力提高專利創造、管理、保護和運用能力對于增強企業核心競爭…
近年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量和質量,已經成為衡量一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實力的重要標志。加強企業專利制度建設,大力提高專利創造、管理、保護和運用能力對于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我國拖拉機行業拖拉機行業科技創新也取得了大發展。
農機發展是一個國家農業機械化的支柱,而拖拉機行業做為運輸機械,現在已在農村得到了大力的應用,有些面臨更新換代,農村對于拖拉機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拖拉機行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在一個行業發展高峰的時期,不免會遇上一些難題,拖拉機行業也面臨著困局。
困局分析
第一,功能被取代,空間被擠壓。從小輪拖所肩負農田作業和短途運輸兩大主要功能分析,不同馬力段的產品在農業生產作業中所承擔的主流功能各有側重。
在從事農田作業中,20馬力以上小輪拖由于功率小、功能少、耕作效率低而逐漸被大中馬力段輪拖替代;而18馬力以下產品也正逐漸被機身更加靈活、性價比更高的微耕機等小型農用機械取代。
第二,惡性競爭導致小輪拖品質下降、隱患凸顯。
產能總量及結構性過剩,缺乏核心技術,產品同質化問題日益嚴重一度成為農機行業的通病,很多企業迫于競爭壓力,不得不依靠降低配套件品質來控制成本、維系生存,甚至一些小企業不惜犧牲信譽,做砸一個品牌后改頭換面重出江湖。此外過低的準入門檻加上行業監管乏力,缺乏有效的制衡機制,也使本已紛繁復雜的市場局面更顯混亂無序。
第三,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改變了小輪拖的自然生命節律。
小輪拖原本利薄,各級農機管理部門在對偶爾納入補貼目錄的小輪拖實行嚴格的價格限制,使得本來就在微利和虧損邊緣徘徊的小輪拖企業更是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會跌入虧損的深淵而不能自拔。這對整個產業的產品研發和持續發展已構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