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樓市降價探尋 停貸風波背后的利益博弈
來源:鋼聯資訊|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據中國房地產報消息,“沒想到來得這么快,我們預計今年4~5月份會有一個窗口期,市場會出現下滑,2月份就來臨了,有點出乎意料。”旭輝集團總裁林峰告訴中國房地產報記者。“對于今年的房地產…
據中國房地產報消息,“沒想到來得這么快,我們預計今年4~5月份會有一個窗口期,市場會出現下滑,2月份就來臨了,有點出乎意料。”旭輝集團總裁林峰告訴中國房地產報記者。“對于今年的房地產市場,我們的判斷是相對謹慎,但不會出現崩盤的情況。”
林峰認為,近期,互聯網金融的興起,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明顯提高,加上利率市場化的速度在加快,存款利率的提升在所難免。一旦存款利率提升,銀行的貸款利率也將隨之上漲。對于房地產行業而言,未來各城市房地產市場將呈現分化狀態,同一個城市不同板塊也會出現不同的表現。
記者實地走訪了杭州、常州、上海等地。多位接受采訪的開發商高管表示,自己的樓盤目前不打算降價,此輪降價不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但投資者需警惕個別城市風險;個別銀行的惜貸行為屬正常調整,銀行業普遍縮減房地產類貸款的可能性不大。
降價會否蔓延
杭州城北的樓盤德信北海公園宣布以15800元/平方米的價格“清盤”,相較之前均價下降近3000元,成為馬年首降。這一突如其來的降價,給杭州乃至全國樓市投下了一枚“炸彈”。
中國房地產報記者在德信北海公園售樓處了解到,德信北海公園的此次降價實際上屬于尾盤銷售,并非企業資金鏈的問題,真正降價銷售的房源僅30套不到。而外界盛傳的該區域8個樓盤全面降價的消息,經記者核實后發現,僅德信北海公園和天鴻香榭里兩個樓盤。
以該區域的萬科為例,萬科北宸之光銷售經理梁志堅表示,萬科目前處于項目認籌階段,價格還未定,所以不存在降價一說,“有價格體系在這邊,是根據位置不同定價的。”據悉,該樓盤此次將推近200套房源,認籌數已超200組。同樣,名單中的其他樓盤的工作人員也向記者證實,他們并未降價。
“杭州的北部新城比較特殊,這個區域土地的供應量比較大,但房地產的去化速度比較慢,如果市場出現低迷,此板塊首當其沖。”林峰告訴記者。
隨著恐慌情緒的蔓延,廣州、深圳降價的消息也開始見諸報端。但據記者了解,目前僅是開發商推出的讓利促銷活動,暫時還沒有明確打出降價的旗號。如廣州時代花生推出8.8折優惠活動,據該盤銷售人員介紹,實際上并沒有降價,2月比1月還小幅漲了1個點。
“總體看來,杭州房地產市場整體供大于求,去化緩慢,不存在房價繼續大幅上升的動力。但個別樓盤降價行為不會成為行業普遍現象,就全國整體房地產行業來看,徹底崩盤的可能性不大。但我接觸的房地產高管們對于2014年的房地產市場,普遍比較謹慎。”朗詩集團董事長田明接受中國房地產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實際上,2014年整個房地產行業資金壓力并不小,尤其是在2013年通過信托、基金、債市等渠道融資然后高價拿地的房企,如泰禾、融創等,負債率已超過100%,一旦房子滯銷,將直接影響公司現金流。
中信證券數據顯示,2014年集合信托需兌付的本息將近1萬億元,房地產占比27.34%,規模為2479億元。
停貸風波背后的利益博弈
真正讓樓市蒙上陰影的是興業銀行的停貸消息。雖然2月26日在A股上市的13家銀行都在其官網醒目位置發布公告,表示房地產信貸政策沒有變化。
“凡是和房地產相關的上下游,鋼鐵、建材、水泥等今年基本上都已暫停貸款,開發貸和按揭貸雖說未停,但規模卻比以往縮小很多,同時,在資格審查和審批流程上更加嚴格。”建設銀行一位不愿具名的支行行長告訴記者,“大房企信用好,貸款規模大,銀行還是會放貸。”
“興業銀行暫停房地產夾層融資和供應鏈金融業務,主要出于分行上報地產類融資項目過多,其表外及投行業務資產池中地產類占比偏高,從行業集中度的角度主動控制風險敞口,屬于較為正常的資產配置結構調整。”中國農業銀行上海分行一內部人士表示,“不宜對目前個別銀行在個別領域經營政策進行過度解讀,也不必因局部地區的風險暴露,就對行業整體經營過度悲觀。”
該人士告訴中國房地產報記者,從去年年底到現在,銀行的開發貸和個貸都卡得很緊,一個重要原因是受到互聯網金融沖擊以及利率市場化的趨勢,存款利率的提高在所難免。一旦存款利率提高,也就意味著貸款利率也要提高。目前屬于窗口期,銀行有自己的考量,一下子把貸款放出去,顯然不劃算。
記者以購房者的身份探訪了上海四大國有銀行,得到的答復幾乎一致:目前從銀行拿到貸款也非常困難。“以往是一個月期限能拿到款項,但現在額度什么時候能批下來還真不好說,年后各銀行住房按揭貸款額度都很緊張,沒有銀行可以保證貸款批下來的時間期限。”一位國有大型銀行的信貸人士表示。
“總體而言,銀行貸款趨緊原因在于利率的博弈上,對于銀行而言,房貸還屬于優質的貸款,銀行不會輕易停貸。”上述農業銀行的人士告訴記者,“個別銀行是出于分散風險的考慮降低房地產類貸款占比。一方面,興業銀行的房地產行業貸款占比在業內相對較大;另一方面,興業銀行的此類貸款對象多是中小開發商,項目多集中在三四線城市。”
市場分化來臨
降價發出明確風險警示的同時,房企囤地補倉意愿卻依舊強烈。2月25日,杭州濱江區白馬湖住宅用地出讓,中南置業、德信、濱江、中海等房企均參與競拍,最終中南置業以13.41億元,折合樓面價7258元/平方米,溢價率為20%將其收入囊中。
鉅派投資總裁姚偉示認為,城市分類主要有一線城市、潛力型城市、脆弱型城市和危險型城市。江浙有不少脆弱型城市,例如溫州、無錫、常州的供求比比較脆弱,像這類城市的危險系數就會比較高。
中原集團研究中心分析對比了全國40個主要城市最近5年(2009年~2013年前11個月)的住宅用地供應可建面積與住宅銷售量,發現城市間供求關系存在顯著差異。一線城市最近五年普遍存在含住用地(純住宅用地與商住用地,下同)供應不足的行情,5年累計供地銷售比僅為81%;而二線及三四線城市土地供應過剩,均明顯高于100%。
分時間段看,二線城市在2010年土地供應達到峰值,大幅超過當年住宅銷售面積;而三四線城市則在2011年達到峰值。分城市來看,二線城市中的大連、武漢和三四線城市中的唐山、哈爾濱、昆明、貴陽、長春等城市均存在嚴重的土地可售面積過量問題。而四個一線城市明顯低于平均水平,處在供應不足的狀態。
上述城市中,一線城市人口仍在持續增長,決定了未來供不應求的狀態仍將延續;部分二線省會城市對周邊人口也有吸引力,能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供地過多的風險。
“從我們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屬于個別現象,不具有代表性,朗詩集團目前沒有更進一步的措施。”田明告訴中國房地產報記者,中國的房地產受三個因素影響。第一個是中國的人口結構。人口趨勢的演變,房地產市場也在隨時變化。第二個因素是城市化進程。中國農村里面基本上沒有房地產,但是中國城市化的進程會讓很多的農村人口變成城鎮人口,在總人口的格局下,城鎮人口會增加。第三個是受到宏觀經濟的影響。在這三個因素綜合影響下,中國房地產大概會在10年以內會面臨一個向下的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