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二手房成交將連續四年超新房
來源:北京商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如果說二手房成交數量超越新房成交量標志著市場開始進入存量房時代,那么以北京為代表的一線城市正在步入存量房時代。據北京市住建委網站數據統計顯示,10月北京新建住宅(含保障房)簽約套數…
如果說二手房成交數量超越新房成交量標志著市場開始進入存量房時代,那么以北京為代表的一線城市正在步入存量房時代。
據北京市住建委網站數據統計顯示,10月北京新建住宅(含保障房)簽約套數為9360套,而同期二手住宅成交則為10793套。如果把這個統計數字放大到半年內來看,2013年上半年,北京市二手住宅成交量較去年同期上漲70.6%,達到了2012年全年成交的66.3%,新建商品房成交同比上漲36.2%。從上漲的趨勢來看,二手房上漲趨勢明顯快于新建商品房。
近日,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發布的一則名為《存量房時代的房地產市場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房地產市場,不論是住房市場還是商業地產市場,都開始步入存量房時代,尤其是一線城市房地產市場,更已經提前邁進了這一階段。
報告稱,如果存量房和新房交易量之比大于1,即存量房交易量占比超過50%,就表明住房市場開始步入存量房時代,即進入以存量房交易為主的階段。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一線城市住房市場起步早、發展快、規模總量大。目前,這些城市核心城區新增供應量已經很少,新建商品房主要集中在城市郊區。從四個城市存量房交易套數和新房交易套數比來看,平均達到2的水平,深圳在2010年時甚至達到3的水平。四個一線城市住房市場,已率先進入存量房交易為主的階段。
實際上,從2010年開始,北京二手房成交量全面超越新房。業內人士預計,今年北京存量房超過新房供應仍將不是意外。對于一線城市來說,隨著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核心區土地的稀缺,可供開發住宅用地的枯竭,一手住宅的供給將逐步轉向郊區,但城市核心區成熟的商業、教育、醫療配套以及完備的交通依然對購房者形成吸引力。他表示,再加上住房制度改革的十余年來,城市核心區積累了大量的存量二手房,在一手房供給不足的情況下,城市核心區的住宅交易必然會以二手交易為主。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表示,“除了一線城市率先全面步入存量房時代之外,二線城市也即將步入存量房時代。而在城鎮化達到穩定階段,城市人口規模不再有穩定增加時,三四線城市也必將步入存量房時代”。
此外,隨著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新供應土地越來越少,商業用地幾近飽和,一線城市商業地產也已經進入以存量房為主的階段。尤其是城市核心地區,商業地產新增供應量更加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