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0個大中城市房價環比漲幅收窄
來源:中國證券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持續多月房價上漲局面,正出現降溫勢頭。國家統計局1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從總體上看,與9月相比,10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環比漲幅有所收窄。分析人士認為,盡管這70個大中城市房價平均同比…
持續多月房價上漲局面,正出現降溫勢頭。國家統計局1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從總體上看,與9月相比,10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環比漲幅有所收窄。
分析人士認為,盡管這70個大中城市房價平均同比漲幅仍在擴大,但主要是由于去年同期基數較低。隨著樓市政策陸續出臺,房價漲勢可能逐漸回歸溫和。
上海領漲
多家機構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計算得出,10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平均同比上漲9.3%。從今年以來,上述指標始終維持正增長,增幅呈逐月擴大之勢。
其中,上海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上漲21.4%,取代北京成為“領漲者”。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四城市房價同比漲幅均超過20%,這已是連續第二個月出現這種情況。此外,有17個城市房價同比漲幅超過10%,城市數量為今年以來新高。
多數機構發布報告顯示,房價同比漲幅持續擴大,除各地房價上漲幅度較大等因素外,還由于去年同期房價基數較低。
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認為,多數城市購房需求旺盛。盡管年初以來各項政策陸續出臺,卻難以在短期內增加有效供應,供需矛盾未能從根本上緩解,這是房價上漲城市數量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他說,在近幾個月整體政策環境相對穩定的前提下,不同城市樓市供需格局差異在交易價格中得到真實體現。例如,一線城市嚴重供不應求態勢導致房價出現超過20%的漲幅。
國家統計局初步測算,10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平均漲幅為0.7%,比9月的環比平均漲幅收窄0.2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平均漲幅為0.9%,比9月份收窄0.5個百分點。
分析人士說,從房價變化情況不難看出,樓市分化趨勢更為明顯。多數一二線樓市繼續面臨供不應求局面,房價仍存上漲壓力。三四線城市普遍供大于求,部分區域存在過剩風險。
漲勢趨緩
從政策層面看,房地產調控政策出現一定差異化特征。近期,北京、上海、深圳先后出臺“強化版”房地產調控政策。南京、鄭州等地此前出臺政策,收緊樓市調控。溫州、蕪湖等地對樓市政策進行松綁。
9月下旬,國土部召開部分城市房地產調控座談會。除要求熱點城市增加土地供應、改善樓市供需關系外,國土部要求調減溫州、貴陽和鄂爾多斯等地土地供應規模。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10月,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97194億元,同比增長27.2%。分析人士認為,當前房地產企業資金普遍充裕,缺乏降價動力。因此,房價走勢主要取決于市場供需關系。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的報告稱,目前房價仍維持上漲,且漲幅的絕對值,仍處于歷史偏熱區間,但加速度正持續放慢。隨著政策效果逐漸顯現,房價整體漲幅可能進一步收窄。
胡景暉預計,2014年,對一線城市與發達的二線城市來說,城市經濟聚合效應將繼續,房地產市場交易活躍,尤其是二手房將逐步成為市場交易主體,房價同比漲幅繼續保持在15%左右。局部熱點板塊因價格虛高帶來的風險越來越大,區域房地產市場機遇與風險并存。
他認為,更多的三四線城市,新房市場將成為吸納“城鎮化”人口主要陣地。由于土地供應相對充裕,加上各項行政制度的規范與落實,部分城市房價漲幅將有所緩解,價格同比漲幅可能維持在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