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一線城市房價漲幅再超兩成 樓市調控風聲再起
來源:上海證券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今年的樓市“金九銀十”可謂成色十足,10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下降的城市僅兩個,同比下降的只有1個。與此同時,一線城市房價延續暴漲勢頭,10月房價同比漲幅均超過20%。在此背景…
今年的樓市“金九銀十”可謂成色十足,10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下降的城市僅兩個,同比下降的只有1個。與此同時,一線城市房價延續暴漲勢頭,10月房價同比漲幅均超過20%。
在此背景下,近期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掀起新一輪樓市調控,不過,分析人士指出,此輪調控僅限于一線城市的可能性較大,雖然部分房價上漲較快的二線城市或會跟風出臺,但調控蔓延至全國的可能性較低。
一線城市房價領漲全國
國家統計局18日公布數據顯示,全國70個大中城市新房環比價格上漲的城市有65個,同比價格上漲的城市有69個,均與上月持平。
從價格上來看,10月新房價格環比漲幅收窄,創今年2月以來新低,二手房價格環比上漲持平。同比漲幅看,無論新房還是二手房均是連續16個月持續上漲。
據統計局初步測算,70個大中城市新房價格環比平均漲幅為0.7%,比9月份的環比平均漲幅收窄0.2個百分點。從環比最高漲幅比較看,70個大中城市中,10月份新房價格環比最高漲幅為1.3%,比9月份的環比最高漲幅收窄0.6個百分點。
“10月份房價環比漲幅收窄,與部分城市進一步強化調控政策有關。”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分析稱,一方面,由于開發商看好“金九銀十”這一傳統銷售旺季,力推新項目,市場供應量增加,一定程度上房價上漲壓力有所緩解。另一方面,一些城市對部分項目也進一步嚴格了房價的銷售審批條件,房價環比漲幅受到了抑制。
鏈家地產[微博]市場研究部張旭對上證報表示,“從房價上漲的城市數來看,房價上漲的壓力依然存在,但是從漲幅結構看,房價上漲壓力有所減輕。短期內,房價走勢將會平穩,價格環比漲幅將會進一步減低,而同比漲幅將會在今年末或明年初見頂。”
值得注意的是,9月以來連續兩月,一線城市房價同比均出現暴漲,其中新房價格同比均超過20%,二手房同比均超過10%。
10月份,上海以21.4%的漲幅領漲全國,而北京、廣州、深圳漲幅分別為21.2%、20.7%、20.6%。
劉建偉表示,“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上漲與去年同月對比基數相對較低有一定關系。”
他同時指出,判斷房價長期變動趨勢還要參考定基指數的變化。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盡管今年近幾個月新房價格當年同比上漲較多,但從以2010年價格為100的定基指數看,三年來每年平均漲幅在7-8%左右。
地方調控難以蔓延全國
隨著個別城市房價上漲較快,調控預期逐漸升溫,不少城市近期進一步強化了樓市調控措施。尤其10月以來,深圳,北京等一線城市均出臺新一輪的政策措施,以期能穩定購房者預期,穩定房價。
10月11日,深圳提出了穩定房價的八項措施,而后在11月初又將二套房首付提升至七成;10月22日北京出臺被業界稱為“京七條”的北京市“自住型商品房”政策,提出到今年年底前完成2萬套自住型商品房供應;11月8日,上海公布了被稱為“滬七條”的加強版調控措施,涉及信貸、限購等多個途徑。
“從效果來看,這些政策的出臺對市場確實產生了一定影響,房價漲幅有所回落。”張旭說。
這一點從10月份數據就可以可窺一斑。在70個大中城市中,一線城市的價格漲幅回落最為明顯,不論新房還是二手房,環比漲幅都落入1%以內,達到年初以來的新低,價格漲幅有所回落。
不過,張旭認為,“臨近年末的這輪調控僅限于一線城市的可能性較大,雖然部分房價上漲較快的二線城市或會跟風,但調控蔓延至全國的可能性較低。”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目前各個城市之間的政策分化日趨明顯。一線城市、部分二線城市表現相對較熱,房價有持續上漲和反彈的市場風險,因此,這些城市的調控政策不斷收緊。而三四線城市由于市場供應量充裕,價格上漲動力相對不是很充足,有的城市房價還處于下跌或停漲狀態,因此甚至出臺了定向寬松措施。
分析人士稱,不同城市調控政策的“分化”特征有望使不同城市的市場需求釋放得以平衡,以使總體市場回歸合理。
此外,《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雖然未對房地產市場進行專門論述,但也披露了個別影響房地產市場發展的關鍵性措施,比如建立全社會房產基礎數據統一平臺,加快房地產稅立法并適時推進改革,建立住宅政策性金融機構等。
張旭指出,從《決定》來看,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政策基調依然沒有改變,市場預期較大的房產稅等政策雖然已經達成了比較明確的共識,但是具體的實施短期內難以出臺,未來或會繼續在個別城市試點為主。同時,北京等一線城市樓市限購政策短期內難以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