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銀十”成色十足 樓市降溫苗頭隱現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近年來屢屢爽約的“金九銀十”在今年顯得成色十足。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今年“金九銀十”期間,上海、深圳、天津、南京、杭州、武漢、重慶、成都等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均創下2…
近年來屢屢爽約的“金九銀十”在今年顯得成色十足。
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今年“金九銀十”期間,上海、深圳、天津、南京、杭州、武漢、重慶、成都等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均創下2011年限購升級以來的新高。
火爆過后,調控如期而至,在剛剛過去的10月,房價高企的深圳和北京相繼出臺樓市新政。效果似乎立竿見影,據北京亞豪機構統計,“京七條”出臺之后的一周內,北京住宅日均成交量僅322套,而9月同期為442套。
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師楊晨青認為,今年最后兩個月,預計包括上海、廣州在內的部分房價快速上漲的核心城市,政策面或多或少都會有所收緊,樓市的上升局面有可能被打破。
量價齊升
今年“金九銀十”落下帷幕,國內主要城市樓市均交出不錯的答卷。
經過9、10月市場的熱銷,包括上海、深圳、南京、天津在內的相當一部分城市今年的新房累計銷售面積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的水平。
以上海為例,截至10月22日,今年上海新房成交量已經達到1000萬平方米,超過去年全年939萬平方米的成交量,與2012年同期相比上漲45.3%,與2011年同期相比上漲65.2%。今年9~10月,上海新房成交量達到270.1萬平方米,同比大幅上漲約六成,是2010年至今成色最足的“金九銀十”。
楊晨青認為,當前各地市場的高熱主要得益于主力需求的成功切換,在房價持續上漲、剛需入市能力逐漸削弱之后,中高檔改善以及投資需求的順利接棒保證了市場上行趨勢不改。
例如,在剛剛過去的10月,由于部分高端樓盤的熱銷,直接拉動上海10月新房成交均價創下歷史新高,達到24932元/平方米。據德佑地產提供的數據,10月上海市單價5萬元/平方米以上的高端樓盤共計成交322套,相較9月多出72套,為2011年以來高端樓盤成交最多的月份。
21世紀不動產上海區域市場分析師黃河滔表示,整體平穩的外部環境和回暖的市場行情共同造就了這波樓市熱潮。在外部環境方面,無論是限購政策還是“國五條”已經逐漸被弱化,“金九銀十”期間政策環境整體看穩,同時,信貸層面也比較穩定,利空因素尚未蔓延,平穩的政策、信貸環境為樓市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就樓市本身而言,購房者入市積極性高漲,置業需求旺盛,同期開發商也配合火熱樓市行情加緊推盤,新增的樓盤為市場增添了活力,進一步催熱樓市行情,在多重因素的共同影響下,最終實現了今年‘金九銀十’的量價齊升!秉S河滔如是說。
地市降溫
在國內十大城市中,調控加碼的北京和預售證管理非常嚴格的廣州,今年“金九銀十”的成交量相比去年同期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亞豪機構副總經理任啟鑫表示,10月上半月,北京樓市受到“十一”假期因素影響,住宅市場供需情況均出現下滑,進入下半月之后,新版“京七條”對市場沖擊明顯。
據相關機構統計,11月份,北京預計只有16個新盤入市,這和前兩個月的水平相比減少了一半左右。有業內人士分析稱,隨著調控措施的陸續跟進,樓市降溫的苗頭已經有所顯現。
“目前上海部分區域的投資性購房者已經因為政策的不確定性而轉向觀望。”德佑地產研究總監陸騎麟對記者表示,隨著十八屆三中全會的臨近,未來的樓市走向存在著一定的變數。
陸騎麟稱,“金九銀十”對于有效需求的大量消耗、年末貸款收緊、開發商基本完成銷售目標、營銷力度不足等因素都可能對年末樓市產生消極影響,年末樓市很難達到“金九銀十”的高度。
其實,相對于近期新房市場的“高歌猛進”,土地市場已呈現逐漸降溫的跡象。據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統計,10月,包括北上廣深在內的10個典型城市土地成交建筑面積2022萬平方米,環比下降36.7%,土地出讓金收入689.6億元,環比下降52.6%。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朱光表示,由于前幾個月土地市場消化較快,特別是9月份成交達到年內新高,在供應有所放緩的情況下,10月土地成交有所回落。另外,政府嚴格限制“地王”也是成交回落的重要原因。由于去年同期土地市場成交面積增幅快速上升,預計四季度土地市場成交面積增幅將進一步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