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八條”來襲 深圳樓市調控收緊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截至8月底,深圳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指數同比上漲18.4%,遠高于同期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幅。與深圳一樣,多個一線城市和重點二線城市,面臨年度房價控制目標難以完成的尷尬。深圳率先祭出舉措…
截至8月底,深圳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指數同比上漲18.4%,遠高于同期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幅。與深圳一樣,多個一線城市和重點二線城市,面臨年度房價控制目標難以完成的尷尬。
深圳率先祭出舉措。10月11日上午,深圳市召開全市房地產宏觀調控領導小組聯席會議,提出八項措施,簡稱“深八條”。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限貸政策可能將調整:會議要求,人民銀行要抓緊研究調整第二套住房貸款的首付比例和利率。
本報記者調查顯示,早在政策出臺前的三季度末,包括中國銀行、農業銀行等深圳15家主流銀行的房貸利率已經普遍上調,其中首套房最高上浮20%,二套房上浮達到了30%。至于是否還將提高二套房首付,在現有六成基礎上再次提高,本報記者還未聽到有商業銀行實施此類舉措。
針對深八條強調的加強預售管理,深圳業內人士認為,限價政策將在接下來的四季度被進一步執行。
此外,從供應端入手,通過促供應來平抑價格,是本屆政府上任以來管理房地產市場的重要思路。深圳此次提出,為了確保今年普通住房用地供應在以往5年平均供地量的基礎上增加20%以上,四季度還要供應約60公頃住宅用地。
不同于以往關于促進土地供應方面的模糊表述,此次深圳明確提出了20%的增幅和60公頃的量化指標。從數據上看,深圳2013年前三季度招拍掛土地供應總量為205.59萬平方米,同比去年增長71%。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短短12天內,深圳第二次釋放樓市調控的信息。深八條出臺前,深圳多項房屋交易政策已發生調整,包括房屋過戶要求、存量房評估價等都在近期從嚴或調高。
深圳市規土委最新公布的9月份深圳一手住宅價格為21820元/平方米,環比微跌1.9%,這也是繼7月份以來,深圳房價連續三個月小幅下跌,幅度分別為1.6%、6.4%。
但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旅游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分析,不能單純從數據的漲跌來判讀市場的冷熱,9月份深圳一手住宅成交均價為21820元/平方米,看似環比下跌1.9%,但同比仍上漲4.9%;成交量雖然環比分別下跌1.9%和6.7%,但同比分別上漲27.8%和23.4%。四季度房價調控壓力仍大。
CRIC分析師楊晨青認為,深圳八條的頒布無論從時間點還是從內容來看,都是一項值得肯定的地方性政策,對于其他幾個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南京等)具有借鑒意義。
今年的房價控制目標,“完不成也要表個態,采取一些措施控制才行。”深圳一家大型地產商人士說。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還認為,新國五條細則當中提及的二手房交易需繳納20%增值稅、房產稅擴圍等相關政策,可能會在11月份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后公布并逐步具體執行。
楊晨青認為,考慮到長效機制難以在短時間內建立,不排除更加立竿見影的短期政策的使用,而這樣的過渡性調整將更多地落實到地方。四季度重點城市的政策面相比三季度將出現局部性收緊,在這個基礎上,企業供應和成交將隨之出現小幅下降,三季度房價快速上漲的勢頭將得到稍許平抑,但整個市場熱度不會被打斷。
21世紀不動產北京區域總經理寇海龍也表示,雖然10月上半月多個城市樓市成交量環比下滑,但目前整個房地產市場也依然處于上升通道。能改變這一趨勢的,只有看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后與房地產有關的政策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