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來的商合杭鐵路 豫皖浙將建“華東第二通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盼了五年,安徽的“石頭”終于落了地。記者獲悉,早已列入國家鐵路網中長期規劃的商合杭鐵路,近日正式獲得國家發改委立項審批。這條從河南商丘經皖北亳州、阜陽、淮南到合肥,再經皖南的蕪湖…
盼了五年,安徽的“石頭”終于落了地。記者獲悉,早已列入國家鐵路網中長期規劃的商合杭鐵路,近日正式獲得國家發改委立項審批。
這條從河南商丘經皖北亳州、阜陽、淮南到合肥,再經皖南的蕪湖、宣城到浙江湖州、杭州的東西向大通道,有78%的線路里程在安徽境內,對該省貫通皖南、皖北和長三角南部有重大利好。
“我們不是很積極,而是非常積極”,安徽發改委官員表示。相比安徽的積極,河南對此的態度卻相當冷淡,從2008年安徽省與原鐵道部會議紀要中明確了規劃建設此線路到如今歷時五年終于立項,豫皖兩省心態盡顯。
河南的猶豫
據商合杭鐵路所經地市政府人士透露,這條國家規劃的線路之所以歷時這么久才立項,是因為豫皖浙三省的會簽一直沒有完成。
早在2008年,安徽省與原鐵道部明確建設該線路后,2009年,前期勘察設計工作便已啟動,2011年3月至4月,可研報告編制完成。
2012年9月13日,原鐵道部起草了《關于報送新建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鐵路調整項目建議書的函》,待豫皖浙三省會簽后,即可上報國家發改委審批。在此期間,由于河南為捆綁建設鄭州至周口鐵路,遲遲未會簽該文件。
河南對商合杭項目“不感冒”的原因在于,其自身規劃的另一條線路鄭合(鄭州-合肥)對省會鄭州和整個豫東地區的帶動更大,利好更多。相比經過河南境內的許昌、周口等多個城市的鄭合線,并結束千萬人口大市周口無鐵路的歷史,商合杭僅帶動豫東的商丘一隅,在整個河南境內只有30公里。
今年9月,河南省與中國鐵路總公司會談,鐵總表示愿意與河南合作,把鄭合鐵路項目作為試點,通過設立基金、沿線土地綜合開發等方式吸收社會資金參與項目建設,同時請河南配合加快已列入國家“十二五”規劃的商合杭鐵路前期工作。這表明,在鄭合鐵路取得實質性突破后,商合杭也順暢很多。
“(商合杭)總歸來說對河南也是個好事,強化了中原經濟區核心區和長三角的溝通”,當地政府智囊、河南大學中原發展研究院院長耿明齋說。
河南省委政研室主任王永蘇也認為,商合杭對增強中原經濟區向沿海地區的開放有重要意義。“就目前來講,河南向沿海開放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他說。
安徽的大利好
據悉,商合杭全長770公里,估算投資842.5億元,其中安徽境內估算投資653億元,是該省迄今單體投資規模最大項目。
由于溝通了華北和東南,商合杭也被業內稱為“華東第二通道”。除了規劃線路本身外,在國家鐵路網規劃中,它北接已建的鄭州-西安和在建的鄭州-徐州專線,東連今年開通運營的寧杭專線,是一條連通多個中心城市的經濟干線。
其對安徽更是意義重大,首先貫通了皖北與皖南之間的快速鐵路專線,首次將兩個核心城市合肥與蕪湖之間貫通,并使得皖南城市與地緣相近的長三角南端對接更加便捷,合肥與杭州之間也實現高鐵直通而無需借道南京,安徽將與長三角全面無縫對接。
但國家發改委的立項批復只是第一步。安徽省發改委基礎產業處處長汪毅表示,現在只是立項審批,要等可研報告全部審批后,才能確定開工時間表和建設年限。“下一步國家發改委、鐵路總公司、涉及的幾省政府要一起探討這個事怎么做”,他說。
除了各省的合力推進,資金問題也一直為外界所關心。業內人士表示,今年3月,鐵道部撤銷,2.8萬億債務移交鐵總,地方的鐵路投資鐵總原則上沒錢支持。此前也有所涉地市官員向記者透露,一波三折的商合杭在鐵總也曾碰過“釘子”,“當時鐵總的態度是‘我沒錢,你們搞’”,上述人士稱,“我們一度以為立項難度很大”。
安徽發改委有關人士則認為,現在只是立項階段,還不好說各方的投資情況,這是下一步要研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