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住房公積金鬧“錢荒” 傷害剛需群體
來源:證券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近期,各大城市樓市成交量攀升,少數城市頻現公積金貸款難現象。昨日,中投顧問宏觀經濟研究員白朋鳴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本次住房公積金錢荒問題根源在于銀行資本不充足,住房…
近期,各大城市樓市成交量攀升,少數城市頻現公積金貸款難現象。
昨日,中投顧問宏觀經濟研究員白朋鳴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本次住房公積金錢荒問題根源在于銀行資本不充足,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對于銀行來說收益是最低的。由于追求利益最大化,在資本有限的情況下,銀行更傾向于選擇回報率較高的貸款項目。”
“但是,錢荒問題并不會蔓延,優先股改革將改善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白朋鳴強調。
據悉,由于全國各大城市樓市成交量不斷攀升,住房貸款和公積金貸款也呈快速增長狀態,杭州、廣州、青島、北京、上海等地頻現公積金貸款難,多個城市的公積金出現緩貸甚至斷貸的現象,部分城市甚至出現了“擠提”。這與平日住房公積金動輒千億余額的“沉睡”相比,顯得頗為不尋常。
“造成公積金沉睡的原因是中低收入者是繳存公積金的主力,但中低收入者對公積金的提取和使用較少。而樓市火爆導致剛需恐慌性購房,在短時間內集中了大量的公積金貸款需求,則顯示為公積金入不敷出。這一冷一熱,正反映了現存公積金制度存貸不暢的弊端。”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區域研究中心王樹華說。
“由于申請公積金貸款的大多是首次購房者,所以公積金貸款難首先傷害的就是剛需群體。”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說。
上海市房地產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嚴榮認為,公積金“沉睡”與吃緊并存,其根源在于難以全國統籌使用,造成樓市火爆的城市吃緊,而其他一些城市公積金沉睡。
“創新公積金投融資功能才能更好地發揮資金效益。”上海市公積金管理中心主任沈正超認為,完善公積金制度,還必須賦予住房公積金參與保障性住房建設的投融資功能,充分利用公積金結余資金或增值收益以直接投資或貸款融資等方式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以達到提高效率、保值增值和促進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設的目的。
白朋鳴認為,解決住房公積金“錢荒”問題需要國家層面采取各項措施緩解,雖然不提倡增加貨幣量,但可以通過逆回購等方式短期注入貨幣緩解“錢荒”壓力。另外,已經漸行漸近的銀行優先股改革能夠改善銀行業整體的資產結構,增強抵抗資金風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