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或引入合作方共同開發 豪擲124億搶前海地王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前海必進!”當卓越集團成為深圳“前海土地第一拍”的最大“黑馬”時,所有房企巨頭才意識到,此前低估了這家民營開發商。7月26日,卓越集團以123.69億元價格搶下前海的兩幅商務用地,刷新…
“前海必進!”當卓越集團成為深圳“前海土地第一拍”的最大“黑馬”時,所有房企巨頭才意識到,此前低估了這家民營開發商。
7月26日,卓越集團以123.69億元價格搶下前海的兩幅商務用地,刷新深圳總價地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卓越集團2012年銷售總金額才102億元。
這也讓外界因此質疑卓越集團資金鏈問題。實際上,從去年開始,業界對這家以商務地產見長的開發商就猜測不斷。
連日來,卓越集團執行總裁張遠被記者反復追問著資金安排問題,他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費解地問:“大家在懷疑我們什么呢?”
7月31日,按照政府的土地出讓要求,卓越集團支付了62億元的地塊首期款,剩余50%的地價款將在一年內付清。
激進拿地
張遠用“前海必進”來形容公司的戰略部署,這里被定位為卓越集團繼深圳福田中心、后海中心之后的又一戰略要地。
對于資金來源問題,在張遠看來并不復雜:“一家開發商勞師動眾去競拍這樣的土地,它難道還沒準備好資金?”
張遠坦言,卓越集團的融資渠道與銀行聯系比較多,除此之外,就是公司手里拿著規模不小的可變現產品。
按照計劃,目前卓越集團正在建設的有深圳上梅林綜合體項目、后海寫字樓項目以及崗廈項目、上海卓越·世紀中心、青島卓越·世紀中心、青島膠南金融廣場等五大綜合體項目,將在今年集中入市。
2013年,卓越集團預計銷售額將在去年102億元的基礎上,增長至130億至140億元,2014年銷售目標將超過240億元。
張遠稱,卓越拿下前海地王全靠自有資金,并沒有融資合作方,但未來不排除引入合作方共同開發。
根據土地出讓要求,三個月后前海兩宗地將動工開建。張遠表示,梅林卓越城從開工到銷售僅用了13個月,因此他預計明年下半年有望入市銷售,“可能明年再付款的時候,我們蓋的樓已經售罄。”
按照通常的邏輯,開發商地價約占年度銷售額的30%至60%之間,這屬于相對合理區間。但卓越集團一次性拿地金額為年銷售額的1.2倍,這在開發商中頗為罕見。
張遠表示,前海拿地的另一考慮是補充土地儲備,公司要實現40%以上的復合增長率,大量物業套現之后必然要不斷補充新項目。
初步測算,卓越集團拿下51.89億元的T201-0077地塊,實際樓面地價約19300元/平方米;71.8億元拿下的T201-0075地塊,實際樓面地價約20500元/平方米。
目前該地塊周邊已有高檔寫字樓公寓售價達到4萬~5萬元人民幣/平方米,深圳福田中心區卓越世紀中心寫字樓的售價也已超過7萬元人民幣/平方米。
截至7月19日,前海入區企業1144家,注冊資本總額1400億元,金融類企業837家,引入世界500強企業17家。
張遠稱,作為前海首個項目的開發者,卓越不擔心市場銷售,公司前海項目入市時,這1000余家企業勢必成為首批進駐客戶。
模式再轉型
在此次前海土地爭奪戰中,卓越集團力壓綠地、金融街、華潤以及萬科和新世界聯合體等眾多大型開發商,大有勢在必得的決心。在深圳地產界人士看來,這在很大程度上由卓越集團以商務地產為主的開發模式所決定。
作為成長于深圳的民營房企,卓越集團堪稱深圳寫字樓開發領域的標桿企業。自2003年起,卓越接連投資建設卓越大廈、卓越時代廣場、卓越世紀中心。
僅在福田中心區,卓越集團就擁有七棟甲級寫字樓、一座購物廣場及一座五星級四季酒店,總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成為深圳中心區域頭號商用物業開發商。2012~2013年上半年,卓越集團在深圳寫字樓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
目前,深圳可供開發的土地已經屈指可數,前海金融和服務業為主的產業定位,勢必成為未來深圳核心CBD重地。
過去的2012年,號稱國內最大的寫字樓開發商SOHO中國銷售收入接連兩年遭遇大幅下滑,2012年全年銷售不到百億。
相比之下,卓越集團2012年銷售額卻罕見地首次超過百億,SOHO中國和卓越集團的差距逐漸拉近,“北SOHO,南卓越”的說法開始流行。
在2012年,SOHO中國因遭遇滯銷,被迫轉型,經營策略也由售轉為持有,而卓越集團則反向操作“轉租為售”。
面臨同樣的市場環境,兩家企業作出了不同的市場選擇,張遠認為,這在根本上取決于政策和市場的變化。
張遠稱,卓越集團已經過了剛入行交學費的階段,現在要思考更長遠的戰略。在完成資金積累之后,卓越集團進行“商住并舉、貨如輪轉”的模式轉型。
按照發展規劃,“貨如輪轉”將帶來高效的現金流供應,哺育持有物業,最終實現“商住并舉”。在轉型前期,將按照8∶2的資金配置銷售型物業與持有型物業;深圳是這場模式轉型的主戰場。
在可售物業配比上,卓越集團發揮寫字樓、商辦公寓、住宅項目中街鋪等非住宅銷售業務優勢,非住宅銷售金額占比控制在30%的水平。
在張遠看來,無論選擇何種策略,都是企業適應市場的結果。2013年和2014年,卓越集團將迎來綜合體項目集中爆發的時期,未來3年重啟上市亦在計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