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城市示弱 百城房價漲勢放緩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房價漲勢有所降溫。昨日(7月1日),根據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百城價格指數對100個城市新建住宅的全樣本調查數據,2013年6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10258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77%。…
房價漲勢有所降溫。
昨日(7月1日),根據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百城價格指數對100個城市新建住宅的全樣本調查數據,2013年6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10258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77%。
雖然這是自2012年6月以來連續第13個月環比上漲,但漲幅比上月縮小0.04個百分點,其中71個城市環比上漲,29個城市環比下跌。與上月相比,本月價格環比下跌的城市個數增加7個。
中投顧問研究院殷旭飛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資本市場流動性趨緊的現狀會在7月中旬有所緩解,在此期間,部分房企的資金鏈壓力或增大,為了盡快回收資金,提高現金流,一些房企會有稍微降低房價的想法。
他還表示,當前經濟增長乏力,中央層面的調控繼續存在,未來房價有下降的可能,但幅度不會太大。
除總體漲幅趨緩之外,中指院報告顯示,與上月相比,本月價格環比下跌的城市個數增加7個,其中跌幅在1%以上的有4個;本月環比上漲的城市比上月減少6個,其中漲幅在1%以上的有26個,較上月減少17個。
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張旭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6月與此前幾月房價上漲情況有所不同,除總體趨緩外,一線城市和重點調控城市不再扮演領漲者的角色,環比漲幅前10名中,只有廣州一個城市入圍,而且漲幅排在第五。“這與此前4個一線城市領漲全國已經有明顯區別,說明新一輪房地產調控在執行力度較大的北上廣深開始顯現”。
二手房受影響更大,鏈家報告指出,隨著新政落地,市場重回觀望態勢,再加上一季度的成交量透支,二手房交易轉向低迷,價格漲勢也有所放緩。雖然二季度以來成交量由低谷持續走高,但依然處在政策沖擊下的緩慢恢復期中。
中指院數據也顯示,2013年6月,十大城市主城區二手住宅樣本平均價格為24564元/平方米,環比上月上漲0.78%,漲幅較上月縮小0.23個百分點,降幅大于新房價格。
6月房價漲幅趨緩與當月宏觀經濟波動亦直接相關。中指院常務副院長黃瑜表示,6月以來,銀行間貨幣流動性趨緊,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創下歷史高點,個人房貸政策因信貸額度不足略有收緊,如首套房利率優惠減少、批貸周期延長、部分商業銀行停貸等。此外,“國管公積金”因“系統升級”從6月中旬暫停房貸申請。“在宏觀經濟增長不確定預期增強和貨幣流動性緊張的背景下,多個城市新房供應量繼續增加,推動房價漲幅繼續微幅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