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固定資產投資熱度不減
來源:鋼聯資訊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2013年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省今年固定資產投資目標是增長17%左右。據了解,對于今年的固定資產投資預期目標,廣東省、江蘇省、天津市設定的增速分別為15%、18%和13%。經濟導報記者…
2013年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省今年固定資產投資目標是增長17%左右。
據了解,對于今年的固定資產投資預期目標,廣東省、江蘇省、天津市設定的增速分別為15%、18%和13%。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東部省份設定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目標普遍低于中西部省份,山西、陜西、青海等多數中西部省份將該目標設定在20%及以上,其中,新疆、甘肅、貴州和黑龍江4個省份設定在30%及以上。
復旦大學經濟思想與經濟史研究所所長韋森教授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認為,中西部經濟水平較差,還債能力不強,要發展只能依靠增加固定資產投資。
“去年山東固定資產投資超過3萬億元,本身基數較大,增速目標就定得稍微低一些。”山東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導報特約評論員劉冰說,“山東等東部沿海省份,除了強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外,還應繼續推進技術改造,發展新興產業。”
內外資皆向西部轉移
針對今年地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目標呈現東低西高的趨勢,韋森表示,中西部正在進入快速發展期,現在中西部仍處于工業化階段,經濟增長方式比較粗放,西部地區外貿和內需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較低,整個西部處于相對貧困水平,只能依靠投資拉動,然后帶動相關消費需求。
據悉,去年,山西、遼寧、黑龍江、河南、廣西、貴州、云南、西藏、陜西、青海、寧夏等11個省份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均超過20%。其中貴州最高,達到53%;新疆、青海、黑龍江、陜西4個省份緊隨其后,分別為35%、33.9%、30%、28.1%。
如此高速增長,更是讓地方政府對今年的發展信心滿滿。劉冰認為,中西部省份的基數較小,東部地區的大量制造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由此將帶來中西部地區制造業投資的增長,而且外資的引入也在不斷增加,必然導致中西部經濟增速加快。
韋森也表示,投資的一大關鍵在于基礎設施、公共產品的投資,而制約西部發展的最大的因素仍然是交通問題。
不過,也有專家表示,要警惕投資中的重復建設,引起產能過剩等問題。西部不能一味地靠投資拉動,在交通基礎設施改善后,必須形成一個完整的上中下游產業鏈,要為長遠發展考慮。
投資依然是主力
“以山東為例,17%的目標是非常理性的。”韋森分析,“目前東部發展已經差不多了,再加上去年出口受阻,外貿形勢不好,需靠增加固定資產投資"穩發展"。”
韋森表示,從目前經濟形勢看,經濟復蘇苗頭已現,但目前我國經濟發展仍擺脫不了對投資的依賴,只能逐步改變。而隨著經濟復蘇,今年投資增速將超過去年。
不過,也有專家提醒,無論是沿海還是中西部,上一輪投資帶來的后遺癥至今仍未完全消化,地方高負債的風險仍未排除,而在新一輪的地方投資沖動下,地方融資平臺債務很可能進一步高速膨脹。
對此,韋森分析,我國的負債率在世界上算是較低的。即使把隱形負債都算上,大概也只有20萬億元,不到50%。因此,地方政府新一輪以固定資產投資保發展是可以理解的。
劉冰則認為,固定資產投資一定要注意投向、質量和效率三方面,才能保證經濟真正實現“穩增長”。
據了解,對于今年的固定資產投資預期目標,廣東省、江蘇省、天津市設定的增速分別為15%、18%和13%。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東部省份設定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目標普遍低于中西部省份,山西、陜西、青海等多數中西部省份將該目標設定在20%及以上,其中,新疆、甘肅、貴州和黑龍江4個省份設定在30%及以上。
復旦大學經濟思想與經濟史研究所所長韋森教授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認為,中西部經濟水平較差,還債能力不強,要發展只能依靠增加固定資產投資。
“去年山東固定資產投資超過3萬億元,本身基數較大,增速目標就定得稍微低一些。”山東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導報特約評論員劉冰說,“山東等東部沿海省份,除了強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外,還應繼續推進技術改造,發展新興產業。”
內外資皆向西部轉移
針對今年地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目標呈現東低西高的趨勢,韋森表示,中西部正在進入快速發展期,現在中西部仍處于工業化階段,經濟增長方式比較粗放,西部地區外貿和內需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較低,整個西部處于相對貧困水平,只能依靠投資拉動,然后帶動相關消費需求。
據悉,去年,山西、遼寧、黑龍江、河南、廣西、貴州、云南、西藏、陜西、青海、寧夏等11個省份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均超過20%。其中貴州最高,達到53%;新疆、青海、黑龍江、陜西4個省份緊隨其后,分別為35%、33.9%、30%、28.1%。
如此高速增長,更是讓地方政府對今年的發展信心滿滿。劉冰認為,中西部省份的基數較小,東部地區的大量制造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由此將帶來中西部地區制造業投資的增長,而且外資的引入也在不斷增加,必然導致中西部經濟增速加快。
韋森也表示,投資的一大關鍵在于基礎設施、公共產品的投資,而制約西部發展的最大的因素仍然是交通問題。
不過,也有專家表示,要警惕投資中的重復建設,引起產能過剩等問題。西部不能一味地靠投資拉動,在交通基礎設施改善后,必須形成一個完整的上中下游產業鏈,要為長遠發展考慮。
投資依然是主力
“以山東為例,17%的目標是非常理性的。”韋森分析,“目前東部發展已經差不多了,再加上去年出口受阻,外貿形勢不好,需靠增加固定資產投資"穩發展"。”
韋森表示,從目前經濟形勢看,經濟復蘇苗頭已現,但目前我國經濟發展仍擺脫不了對投資的依賴,只能逐步改變。而隨著經濟復蘇,今年投資增速將超過去年。
不過,也有專家提醒,無論是沿海還是中西部,上一輪投資帶來的后遺癥至今仍未完全消化,地方高負債的風險仍未排除,而在新一輪的地方投資沖動下,地方融資平臺債務很可能進一步高速膨脹。
對此,韋森分析,我國的負債率在世界上算是較低的。即使把隱形負債都算上,大概也只有20萬億元,不到50%。因此,地方政府新一輪以固定資產投資保發展是可以理解的。
劉冰則認為,固定資產投資一定要注意投向、質量和效率三方面,才能保證經濟真正實現“穩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