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或再添融資平臺
來源:鋼聯資訊|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去年12月26日,萬科A股和B股同時宣布停牌,公司稱有重大事項正在籌劃。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從種種跡象來看,萬科此次停牌或為籌劃B股轉H股事宜。就在萬科停牌5天之后,萬科斥資10.79億港元收購…
去年12月26日,萬科A股和B股同時宣布停牌,公司稱有重大事項正在籌劃。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從種種跡象來看,萬科此次停牌或為籌劃B股轉H股事宜。就在萬科停牌5天之后,萬科斥資10.79億港元收購的南聯地產宣布正式更名為萬科置業(海外)有限公司。這意味著,如果萬科B轉H成行,萬科將獲得兩個香港上市平臺。
逃離B股
萬科此次突然宣告停牌,一度引起市場無限的猜想。對于萬科的舉動,外界猜測原因有二:回購B股或效仿中集集團啟動B股轉H股計劃。但很快便有媒體報道援引萬科相關人士的話確認,萬科停牌確實在籌備B股轉H股的相關事宜,但暫時沒有具體時間表。
事實上,B股一直以來都被視為雞肋,完全喪失融資功能,萬科關于B股轉換H股的想法也早有透露。2012年8月,萬科董秘譚華杰就曾在投資者交流會上表示,尋求融資出路一直為萬科所關注,雖然暫時沒有明確意向,但萬科會考慮B股轉換H股的可行性。
如果此次籌備B股轉H股成行,那么萬科將成為繼中集集團以后,又一個成功實現B股轉H股的上市公司。在消息傳出之后,市場對此相當看好,畢竟這對萬科而言,意味著其將在香港資本市場又多了一個上市平臺,也為其日后的融資提供多一個渠道。
萬科式國際化
2012年5月,萬科通過旗下子公司完成了對香港上市公司南聯地產79.26%股權的收購,南聯地產成為萬科非全資附屬公司,有分析認為,萬科將借此實現在香港的上市。同時,南聯地產在2012年12月底的股東特別大會上,已經決定把公司的名字改為萬科置業(海外)公司。
業內人士認為,由于南聯地產本身就是港股的上市公司,根據聯交所規定,上市公司收購完成后的兩年不得有重大資產重組,這意味著,兩年后南聯地產才能作為萬科在香港的融資平臺來使用。而在實現B股轉H股以后,萬科就不用再等兩年,在一年甚至更短時間,萬科就可以在香港的資本市場實現融資。
對于萬科來說,它一直保持著對資金旺盛的渴求。萬科集團總裁郁亮曾公開表示,過去5年,萬科沒有在公開資本市場融一分錢,僅靠自有資金和合作融資等方式拓展。不過,僅僅依靠銷售回款和銀行貸款,萬科龐大的架構難以獲得合理支撐,所以它一直在尋求多元化的融資路徑。于是,B轉H為萬科提供了新的融資可能。
對于這個說法,中房信息研究中心總經理陳嘯天也表示認同。陳嘯天認為,這樣一個企業更大化的規模發展,有個很好的融資渠道的打通,通過融資渠道的打通獲取相對比較廉價的資金成本,既有助于在運營過程中成本的控制,也有助于提升內部的管理能力。
再掀融資熱
隨著下半年樓市回暖,萬科開始加快拿地步伐,業內分析認為大量拿地加大了萬科現金流壓力,萬科的融資需求變得更加迫切。
據鏈家地產統計,截至去年12月4日,萬科拿地金額總計已經達到378.21億。萬科此前的三季報顯示,公司擁有貨幣資金333億元。去年12月20日萬科公告稱,公司向華潤深國投信托有限公司申請信托借款11億元,用于南京金域藍灣三期、唐山南湖二期及鎮江魅力之城三街區一期“沁園”項目開發建設,從而提高項目經營效率。
除了萬科,2012年下半年以來,在整體市場復蘇的情況下,其他房企在土地市場上也逐漸活躍,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僅去年12月前20天,10大標桿房企累計購地金額達305.4億元,已超過去年11月全月購地金額,去年12月全月標桿房企購地金額創年度新高。與此同時,房企融資動作不斷,在金地借殼上市、龍湖配股融資、旭輝計劃上市等多種方式之后,房企融資再掀高潮。近日,碧桂園發布公告稱,將發行7.5億美元十年期優先票據,票面利率為7.50%,預計募得經款項7.37億美元;此前一日,佳兆業也宣布將發行于2020年到期的5億美元優先票據,利率為10.25%。兩家企業所得款項均用作現有新增房地產項目及一般公司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