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國房價漲聲中收尾 未來發展或受改革影響
來源:中國新聞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在經歷了11月的反季升溫之后,2012年12月中國主要城市房價在漲聲中收官。中國指數研究院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12月,中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9715元人民幣/平方米,環比11月上…
在經歷了11月的反季升溫之后,2012年12月中國主要城市房價在“漲聲”中收官。
中國指數研究院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12月,中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9715元人民幣/平方米,環比11月上漲0.23%。這是自2012年6月止跌后連續第7個月環比上漲,但環比漲幅有所收窄。其中57個城市房價環比上漲,43個城市環比下跌。
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等專家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市場預期變向、翹尾、部分地方政府變相放松調控等因素影響下,中國樓市在“暖冬”中走完2012,未來樓市發展或受改革進程影響。
從同比數據來看,中國100個城市住宅均價與2011年12月相比微漲0.03%,結束了此前連續8個月的同比下跌。
胡景暉分析,2012年雖然官方頻頻喊話,堅持調控不放松,但始終未出臺實質性的調控新政,樓市陷入“政策空檔期”。
與此同時,包括濟南、鎮江、南京等多地官方調整公積金政策,通過降低首付比例、提高貸款額度、異地購房還貸等方式“松綁”調控政策。
胡景暉認為,雖整體而言,2012年中國房地產市場仍保持平穩,但從月度數據來看,3月以后樓市或快或慢的持續升溫使許多購房者的預期發生改變。許多保持觀望的剛需及改善性需求的購房者紛紛入市。
中國樓市2012年在經歷了年初兩個月的樓市嚴冬之后開始回暖,在6-7月升至高點后,又陷入不溫不火的僵局,“金九銀十”相繼落空。但隨后的淡季11月卻反季升溫,并將高溫延續到2012年年底。
對于2013年的房地產市場走勢,胡景暉表示,或將有很高的不確定性,很大程度上決定于當年各項改革措施的推進程度。
他指出,在土地改革方面,農村土地是否能入市;收入分配改革方面,是否有具體方案出臺;財稅制度改革方面能否實現突破,特別是市場期待已久的房產稅試點能否擴大,全面推廣還需多久等問題,都將直接影響房地產市場能否真正回歸理性和健康。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陳秀山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指出,2012年12月的樓市升溫與整體宏觀經濟現企穩信號有密切的聯系。
但他認為,中央已強調2013年樓市調控從緊從嚴,而現有的包括限購、差別化信貸等調控政策在擠出投資和投機性需求方面確有明顯效果,“未來即使不出臺調控新政,房價亦不會大幅上漲”。
此外,官方將城鎮化作為擴大內需的關鍵,列入2013年六大任務。陳秀山指出,從中長期看,城鎮化的推進將有助于緩解中小城市發展不足的問題,對于遏制大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具有積極意義。
他解釋說,一旦中小城市在就業、醫療、基建等方面提供更多的吸引力,流動人口將不再僅向“北上廣深”乃至省會城市集中。這也有利于緩解大城市的人口和就業壓力,促使當地房地產市場走向更理性的區間。
陳秀山表示,目前中國民眾仍然缺乏投資渠道,2013年股市的表現也將對樓市形成影響。
業內專家認為,2013年年初中國樓市保持成交量價微漲的幾率較高。陳秀山說,“部分城市房價上漲,部分城市房價下跌將成為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