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最新報告:1.04億人躋身中產階層
來源:網絡|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過去十年,趁著全球大宗商品市場繁榮的東風,金磚國家之一的巴西經濟發展迅速,掀起了一輪脫貧運動。 巴西政府最新公布的報告顯示,十年間,約有3500萬巴西人擺脫貧困,成功躋身中產階層…
過去十年,趁著全球大宗商品市場繁榮的東風,金磚國家之一的巴西經濟發展迅速,掀起了一輪“脫貧運動”。
巴西政府最新公布的報告顯示,十年間,約有3500萬巴西人擺脫貧困,成功躋身中產階層。至此,巴西現有的中產人數已飆升至1.04億,占全國總人口數的53%。而這一數字在十年前,僅為38%。
同時,這份由巴西總統府戰略事務部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共同撰寫的報告《中產階層的聲音》(Voices of the Middle Class)表明,政府預計巴西的中產階層將在今年一年為巴西本國帶來1000億雷亞爾(約合494億美元)的消費總額。
盡管持續的經濟發展讓巴西嘗到了甜頭,也帶動了民眾致富,但海外需求疲軟以及國內基建和教育發展不足等因素,也在制約著這個拉美巨人的進一步崛起。
中產階層興起
巴西人口接近2億,緊隨中國、印度、美國和印尼,位居世界第五。在巴西國內,人均月收入處于291~1091雷亞爾(約合人民幣910~3410元)區間的家庭為中產家庭。而且,這一群體的另一界定標準是“在未來不太可能重返貧困狀況”。
在這一區間中,巴西的中產階層又被細分為三個等級:其中,人均月收入在291~441雷亞爾之間的為“中產階層下層”;收入范圍處于441~614雷亞爾之間的為“中產階層中層”;而收入在641~1091雷亞爾之間的則為“中產階層高層”。
針對十年內中產階層人口數量的激增,巴西總統府戰略事務部部長莫雷拉?弗朗哥(Moreira Franco)表示:“如果將巴西國內的中產階層人數看成一個整體,那么它將在世界人口大國排列中位居第12位,緊隨墨西哥。”
上述報告顯示,在3500萬新增的中產階層中,黑人貢獻最多,占據了2800萬。由于巴西既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國家之一,又是多種族融合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黑人人口占據巴西國內總人口數的約51%。
報告認為,巴西中產階層在十年間之所以不斷壯大,主要得益于國內積極的經濟改革措施使社會流動性增強,與此同時,在前任總統盧拉與現任總統羅塞夫的共同努力下,國內貧困現狀持續得到改善。
對此,弗朗哥認為,中產階層的不斷興起賦予了巴西作為拉美地區最大的經濟體能更有效地應對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能力。他表示:“在過去十年間,巴西新增了1800萬個就業崗位,帶動了國內就業率的提升。同時,政府還出臺措施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提升的幅度遠超過通貨膨脹的水平。兩者的結合使得巴西國內的消費水平始終保持在高位。”
報告最后認為,如果巴西國內中產階層在未來依舊保持迅猛的增長勢頭,那么到2022年,這一群體占巴西總人口的比例將從目前的53%提升至57%。
巴西崛起受制約
過去幾十年以來,巴西兩極化顯著的貧富差距一直是歷屆政府最直接的挑戰。甚至在2003年,當高盛經濟學家奧尼爾將巴西與中國、俄羅斯、印度放在一起,列進引領世界未來經濟發展的新興經濟體“金磚四國”名單時,質疑的浪潮就從未停止過。
如今,盡管巴西并沒有在全球經濟危機中獨善其身,但是相較于歐美發達國家,卻也盡早地回到了正常的軌道上。《經濟學人》雜志評論稱,資源富足使得巴西成為了歐亞各國競相投資的對象。在過去幾年,巴西政府推行了一系列合理的經濟政策,通貨膨脹得以緩解,地方和聯邦政府的財政支出也受到法律約束。同時,巴西放開了海外貿易和國外投資,國內加快了產業私有化的進程。
鑒于巴西近年來搶眼的經濟表現,英國智庫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CEBR)在去年12月公布的最新世界經濟排行榜顯示,巴西已超越英國,成為世界第六大經濟體,甚至預言巴西將在2015年躋身全球五大經濟體。
不過,盡管巴西中產階層實現了大跨越,但政府在解決貧富差距問題方面依舊任重而道遠。對此,現任總統羅塞夫比她的前任立場更加堅決。政府的新口號是:“富裕國家就是消除了貧困的國家。”此外,基礎設施建設不足以及教育質量低下仍是“巴西崛起”的制約因素。
巴西政府于今年8月底公布的第二季度數據顯示,巴西經濟增長放緩,環比增長僅為0.4%,低于預期的0.5%。目前,受制于國內工業競爭力不足、營商成本大增以及歐債危機影響下的綜合因素,巴西經濟出現停滯跡象。巴西央行在今年7月宣布把基準利率從8.5%下調到8%的歷史低點,這是巴西央行自從去年8月以來連續第八次降息刺激經濟增長。
經濟學人智庫(EIU)也在9月的最新調查中發現,巴西近12個月的GDP表現出下滑態勢,被英國反超,重回世界第七大經濟體。
巴西政府最新公布的報告顯示,十年間,約有3500萬巴西人擺脫貧困,成功躋身中產階層。至此,巴西現有的中產人數已飆升至1.04億,占全國總人口數的53%。而這一數字在十年前,僅為38%。
同時,這份由巴西總統府戰略事務部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共同撰寫的報告《中產階層的聲音》(Voices of the Middle Class)表明,政府預計巴西的中產階層將在今年一年為巴西本國帶來1000億雷亞爾(約合494億美元)的消費總額。
盡管持續的經濟發展讓巴西嘗到了甜頭,也帶動了民眾致富,但海外需求疲軟以及國內基建和教育發展不足等因素,也在制約著這個拉美巨人的進一步崛起。
中產階層興起
巴西人口接近2億,緊隨中國、印度、美國和印尼,位居世界第五。在巴西國內,人均月收入處于291~1091雷亞爾(約合人民幣910~3410元)區間的家庭為中產家庭。而且,這一群體的另一界定標準是“在未來不太可能重返貧困狀況”。
在這一區間中,巴西的中產階層又被細分為三個等級:其中,人均月收入在291~441雷亞爾之間的為“中產階層下層”;收入范圍處于441~614雷亞爾之間的為“中產階層中層”;而收入在641~1091雷亞爾之間的則為“中產階層高層”。
針對十年內中產階層人口數量的激增,巴西總統府戰略事務部部長莫雷拉?弗朗哥(Moreira Franco)表示:“如果將巴西國內的中產階層人數看成一個整體,那么它將在世界人口大國排列中位居第12位,緊隨墨西哥。”
上述報告顯示,在3500萬新增的中產階層中,黑人貢獻最多,占據了2800萬。由于巴西既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國家之一,又是多種族融合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黑人人口占據巴西國內總人口數的約51%。
報告認為,巴西中產階層在十年間之所以不斷壯大,主要得益于國內積極的經濟改革措施使社會流動性增強,與此同時,在前任總統盧拉與現任總統羅塞夫的共同努力下,國內貧困現狀持續得到改善。
對此,弗朗哥認為,中產階層的不斷興起賦予了巴西作為拉美地區最大的經濟體能更有效地應對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能力。他表示:“在過去十年間,巴西新增了1800萬個就業崗位,帶動了國內就業率的提升。同時,政府還出臺措施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提升的幅度遠超過通貨膨脹的水平。兩者的結合使得巴西國內的消費水平始終保持在高位。”
報告最后認為,如果巴西國內中產階層在未來依舊保持迅猛的增長勢頭,那么到2022年,這一群體占巴西總人口的比例將從目前的53%提升至57%。
巴西崛起受制約
過去幾十年以來,巴西兩極化顯著的貧富差距一直是歷屆政府最直接的挑戰。甚至在2003年,當高盛經濟學家奧尼爾將巴西與中國、俄羅斯、印度放在一起,列進引領世界未來經濟發展的新興經濟體“金磚四國”名單時,質疑的浪潮就從未停止過。
如今,盡管巴西并沒有在全球經濟危機中獨善其身,但是相較于歐美發達國家,卻也盡早地回到了正常的軌道上。《經濟學人》雜志評論稱,資源富足使得巴西成為了歐亞各國競相投資的對象。在過去幾年,巴西政府推行了一系列合理的經濟政策,通貨膨脹得以緩解,地方和聯邦政府的財政支出也受到法律約束。同時,巴西放開了海外貿易和國外投資,國內加快了產業私有化的進程。
鑒于巴西近年來搶眼的經濟表現,英國智庫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CEBR)在去年12月公布的最新世界經濟排行榜顯示,巴西已超越英國,成為世界第六大經濟體,甚至預言巴西將在2015年躋身全球五大經濟體。
不過,盡管巴西中產階層實現了大跨越,但政府在解決貧富差距問題方面依舊任重而道遠。對此,現任總統羅塞夫比她的前任立場更加堅決。政府的新口號是:“富裕國家就是消除了貧困的國家。”此外,基礎設施建設不足以及教育質量低下仍是“巴西崛起”的制約因素。
巴西政府于今年8月底公布的第二季度數據顯示,巴西經濟增長放緩,環比增長僅為0.4%,低于預期的0.5%。目前,受制于國內工業競爭力不足、營商成本大增以及歐債危機影響下的綜合因素,巴西經濟出現停滯跡象。巴西央行在今年7月宣布把基準利率從8.5%下調到8%的歷史低點,這是巴西央行自從去年8月以來連續第八次降息刺激經濟增長。
經濟學人智庫(EIU)也在9月的最新調查中發現,巴西近12個月的GDP表現出下滑態勢,被英國反超,重回世界第七大經濟體。
延伸閱讀
- 上一篇:西班牙本周或正式請援 下一篇:北京樓市金九銀十成色不足 高端住宅逆勢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