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天價盤的營銷魔術:擬售8萬元實賣5萬元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和所有的天價商品一樣,開發天價住宅的前提,是在房屋銷售非常緩慢的大背景下,開發商仍然有足夠充裕的資金可以周轉。如果企業缺乏足夠資金,即使再高端的項目,也不得不放低身段,從天價回歸…
和所有的天價商品一樣,開發天價住宅的前提,是在房屋銷售非常緩慢的大背景下,開發商仍然有足夠充裕的資金可以周轉。如果企業缺乏足夠資金,即使再高端的項目,也不得不放低身段,從天價回歸平民。
北京的紫御華府,就是典型個案。據北京美聯物業提供的數據顯示,該項目歷史最高擬售均價曾超過8萬元/平方米,但實際成交均價卻只有5萬元/平方米。即便是成交價格較標價的大幅折讓,也并未改變其滯銷的命運。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數據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9月16日,紫御華府項目共計614套房源中成交僅10套,開盤9個月來銷售率僅為1.6%,成交均價為53100元/平方米。
天價樓王的高土地成本
位于朝陽區奧北板塊的紫御華府,在廣告語中宣傳要打造“中華禮儀名宅”樓盤,與百達翡麗、香奈兒等頂級奢侈品齊名,以公園地產、生態樓盤為其最大賣點之一。
從2009年拿地到如今,紫御華府項目的開發周期已有3年。2009年9月7日,金力集團與中建、北京城建、華遠等12家實力強勁的大型開發商,共同參與朝陽區奧運村鄉安立路西側居住用地的現場競拍。經過95輪的激烈競價,金力集團以13億元力壓華遠成功摘牌。該宗地成交價折合樓面地價約14900元/平方米。競拍結束后,金力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集團房地產公司成立時間不長,資金的積累還不具備與大地產公司競地的能力,經過董事長多方的協調,我們終于取得資金上的突破,為此次競拍吸取了充足資金。”
按照當時業內估算,土地價格最少約占銷售價格的1/3,那么紫御華府項目定價44700元/平方米,算是合理的價格。全經聯研究院副院長陳寶存表示,奧北別墅區在五環外,每天到市中心來回車程要4個小時,只適合二套居所,奧北的別墅區沒有很多特附的價值。在2009年,14900元/平方米的拿地價在奧北地區算是高的,紫御華府的高地價決定了其住宅的高定價。
2011年10月8日,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了關于紫御華府的新盤價格測評報告。該報告綜合考慮影響項目價值各項因素,通過市場比較法測評出的該項目價格為39021元/平方米,而通過典型投資收益法測評出的項目價格為32484元/平方米。
據幾大門戶網站二手房數據顯示,紫御華府項目南側的萬達大湖公館9月份均價為34679元/平方米,而同屬亞奧板塊的其他在售新盤,均價也普遍在2萬~3萬元/平方米之間,例如潤澤公館均價25000元/平方米;天潤福熙大道均價27500元/平方米。
天價項目以低價成交
“紫御華府”首次入市時間要追溯到2011年12月,當時申領預售證時上報的擬售價格為83232元/平方米~89888元/平方米之間,令人大跌眼鏡。目前市場在售的公認標桿豪宅——位于東四環內的廣渠路金茂府,地塊成交樓面價為15314元/平方米,首次開盤售價僅在45000元/平方米。
對于遠高于周邊項目的高定價,紫御華府銷售人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說,“我們將平層大宅引入高層,第10層的價格為5.8萬元/平方米,裝修后還有3.3米的層高。交房即是精裝修,豪裝費用1.2萬元/平方米,社區中心12米的飛瀑是北京住宅絕無僅有的。”
據北京美聯物業提供的數據顯示,2011年12月4日,紫御華府拿到首批預售許可證,包括6、7、8三棟樓合計467套房源,擬售均價在83232元/平方米~89888元/平方米之間。
今年5月27日,該項目又有四棟樓再次領到預售許可證,分別為3號樓、5號樓、1號樓和2號樓,合計推出147套房源,擬售均價分別為73012元/平方米、69085元/平方米、72987元/平方米和69282元/平方米。至此,紫御華府的所有7棟樓已經全部領到預售許可證。
記者在北京市住建委網站上查詢發現,紫御華府項目已售的住宅成交均價為51000元/平方米,比預銷售報價低出將近3萬元/平方米。然而,自降身價并未帶來多少銷量,截至2012年9月16日,紫御華府項目共計614套房源的成交記錄僅為10套。開盤9個月,銷售率僅為1.6%。成交均價為53100元/平方米。
陳寶存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樓王”項目的銷售是冰火兩重天,與產品和公司品牌都有很大關系。品牌的認知度差,價格也不適銷對路。開發商心理預期太好,定價太高,而產品沒有這么好,都是滯銷的主要原因。目前,高端人群主要選擇主城區的大平層的豪宅和別墅,原因是孩子上學、老人就醫都比較方便。這些也分流了紫御華府項目的客戶群。
資料顯示,金力集團主業包括房地產、置業、礦業和餐飲等。業內人士分析,金力集團只有餐飲業能快速回籠資金,其余業務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
事實上,類似北京紫御華府這樣的高報價、低成交價,幾乎是所有天價樓盤的必然命運。即使是知名的地產品牌也不例外。此前,新鴻基上海項目濱江凱旋門以16萬元/平方米的銷售均價對外銷售,但網上房地產的成交均價僅為11.38萬元/平方米。中房信研究總監薛建雄說,目前上海絕大多數的天價樓盤都只有靠大幅降價才能銷售。
這使得業內開始質疑,天價樓王真的適合目前的市場環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