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兩天推地2200畝 或為緩解財政壓力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財政吃緊,投資加碼,隨著眼前樓市暖風吹來,日吸金數十億甚至百億的土地出讓成了地方財政部門增收的最大盼頭。9月3日,杭州蕭山區國土部門發布的蕭山區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信息預告顯示,…
財政吃緊,投資加碼,隨著眼前樓市暖風吹來,日“吸金”數十億甚至百億的土地出讓成了地方財政部門增收的最大“盼頭”。
9月3日,杭州蕭山區國土部門發布的蕭山區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信息預告顯示,蕭山區擬于近期推出12宗地塊,總面積933.5畝。9月4日,杭州市國土資源局發布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信息預告稱,杭州主城區近期將推出26宗共計1287畝土地。杭州兩天共推地2200多畝。
這也是8月土地放量之后,杭州將再迎來一波推地潮。8月27日,杭州市主城區一次性掛牌7宗土地,出讓總面積達30.34萬平方米,成交總價達54億元,為杭州近年來推地量最多的單次拍賣。
“當前房地產市場處于最彷徨的階段,政府急著推地就像開發商急著賣房一樣,這里面暗藏玄機。”對于這次杭州一口氣推出這么多土地,市場成交繼續保持活躍的現象。經濟學者,房地產資深人士鄭榮華在其新浪微博上稱。
杭州上述預告推地也是繼前不久溫州一次性推出52宗共3220畝商住類用地的又一次較大規模的地方政府加速推地行為。“地方政府一直都在想推地,但此前效果不好,這一次隨了樓市成交量的上升,回暖跡象頻現,這讓他們看到了希望”。業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
眼下,杭州地方財政增收狀況并不理想。杭州市財政局最新公布的財政收支預算執行概況顯示,1~7月,杭州全市累計實現財政總收入1037.93億元,同比僅增長1%。實現地方財政收入535.74億元,同比下降2%。《每日經濟新聞》獲悉的《杭州1~7月全市經濟運行情況簡析》數據也顯示,杭州市今年本級財政收入38.16億元,同比下降20%。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產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馬良華認為,地方財政增收減少除政府結構性減稅外,主要則是經濟形勢嚴峻,企業經營受到影響,從而影響了企業所得稅、營業稅等稅收收入。
浙江大學土地管理系教授楊遴杰認為,在限購的強制手段沒有撤銷前,前幾個月的房地產市場回暖不過是降準、降息、首貸優惠、刺激經濟消息等因素綜合起來提前釋放的真實需求。未來幾個月隨著經濟形勢并無實質好轉和銀行不良債務的不斷攀升,同時樓市調控政策并不放松的前提下,房地產市場轉向的可能性大增,地方政府通過土地獲取財政增收或只是無源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