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增長政策出臺 基建項目將受益
來源:上海證券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面對新一輪穩增長政策措施的密集出臺,上證報記者近日采訪了多位業內人士,以把脈此輪政策紅利帶來的投資機會。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本輪穩增長的主要措施仍然是投資,將先后拉動機械、有色、消…
面對新一輪“穩增長”政策措施的密集出臺,上證報記者近日采訪了多位業內人士,以把脈此輪政策紅利帶來的投資機會。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本輪“穩增長”的主要措施仍然是投資,將先后拉動機械、有色、消費等行業的需求。
當前,國內外環境錯綜復雜,表現在世界經濟復蘇的曲折性、艱巨性進一步凸顯;此外,國內經濟運行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華龍證券研究部王曉兵指出,經濟下行過快容易出問題,目前的情況需要調控政策來“兜底”。
如何“穩增長”,國務院常務會議給出的主要舉措是:落實結構性減稅政策,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啟動一批事關全局、帶動性強的重大項目。在業內人士看來,此番“穩增長”歸根到底還是得依靠投資。
不過,王曉兵認為,盡管仍是投資拉動,但本輪保投資的舉措有很多新特點,如今的投資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建設上,這與此前一度集中于制造業的投資刺激政策有很大區別。中國目前仍處于城市化的初級階段,基建投資還有很多增長的空間,表現在:
第一,彌補歷史欠賬。以水利項目為例,中國目前農田水利欠賬很嚴重,即使每年投入能達到3000億元,也需要花10年以上時間才能把整個農田水利體系建設起來,才能解決中國的糧食安全與用水安全問題。
第二,區域投資。中國的“西部大開發”發展戰略已經進入第二個十年,在這個過程中,西邊基建、市政類公司有持續增長的潛力。
第三,道路建設。隨著汽車產業的高速發展,對公路的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3月,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十二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規劃明確要認真推進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項目和農村公路建設。
王曉兵認為,在投資的拉動下,機械、有色、消費等行業的需求將先后被提振。投資將首先改善機械、水泥等中游行業的基本面。以機械為例,2009年,工程機械的主題行情就是由4萬億投資拉動。而目前,包括江蘇、廣東在內,全國多個省份正密切關注本省重點項目建設情況,一批大項目將集中批復。對此,有分析師預計,工程機械行業有望于6月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