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改革 山東率先步入深水區
來源:中國新聞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率先在國內構建起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框架體系的山東,正在全面構筑現代水網工程體系。山東緊縮"水根"的措施和建設大水利格局的謀劃,標志著這一水資源匱乏大省毫不猶豫的步入了水利改革的深…
率先在國內構建起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框架體系的山東,正在全面構筑現代水網工程體系。山東緊縮"水根"的措施和建設大水利格局的謀劃,標志著這一水資源匱乏大省毫不猶豫的步入了水利改革的深水區。
山東省水利廳廳長杜昌文18日稱,實施用水總量控制管理辦法以來,該省年度用水總量得到有效控制,促進了用水方式和發展方式轉變。這一點從萬元GDP取水量和工業萬元增加值取水量的明顯下降、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的提高得到印證。
2011年1月1日,山東用水總量控制管理辦法正式先于國內各地實施,實施首年,該省實際用水量為219億立方米,比計劃用水量少48億立方米,成效顯著。不日前,國務院《關于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出臺,山東被水利部列入"試點省",繼續深化在此方面的改革嘗試。
今年度山東用水總量控制計劃是265億立方米以內,比去年計劃再降2億立方米。對此,杜昌文表示,山東正透過深化用水體制、進一步規范用水許可審批、強化水資源節約保護、健全水資源監測網絡等方面采取可操作的應對措施,以期取得新成效。
一方面是做緊縮"水根"的文章,另一方面山東又在全面謀劃建設現代水網工程體系,節水與開源凸顯山東在水利改革方面的大膽嘗試。
記者了解到,從現在起,山東嚴令各地,必須按照構建現代水網的整體要求,加快構建湖庫河渠連通、供排蓄泄兼籌、防洪供水生態功能有機統一的現代水網。
山東將依托南水北調、膠東調水工程構成的"T"型調水大動脈,著眼于連通"兩湖六庫、七縱九橫、三區一帶",以連接工程、樞紐工程和控制工程為突破口,加快構建水資源科學調度和優化配置的全局水網框架。
來自權威部門的消息說,山東將于今年全面完成列入省2008-2012年規劃的68條河道和列入國家2009-2012年規劃的86條河流治理任務;開工建設18座大中型病險水庫和30座病險水閘除險加固工程,完成規劃內151座重點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任務;大力推進龍潭溝、金水河等水庫和40處河道攔蓄工程建設。
杜昌文表示,透過建設現代水網工程體系,山東將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和農村"四荒"綜合開發,2012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600平方公里,使水土流失治理率達到67%。與此同時,全面實施高標準農田大規模建設計劃,力爭到2020年,建成有灌溉設施、有水源依托的農田8500萬畝。
山東省水利廳廳長杜昌文18日稱,實施用水總量控制管理辦法以來,該省年度用水總量得到有效控制,促進了用水方式和發展方式轉變。這一點從萬元GDP取水量和工業萬元增加值取水量的明顯下降、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的提高得到印證。
2011年1月1日,山東用水總量控制管理辦法正式先于國內各地實施,實施首年,該省實際用水量為219億立方米,比計劃用水量少48億立方米,成效顯著。不日前,國務院《關于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出臺,山東被水利部列入"試點省",繼續深化在此方面的改革嘗試。
今年度山東用水總量控制計劃是265億立方米以內,比去年計劃再降2億立方米。對此,杜昌文表示,山東正透過深化用水體制、進一步規范用水許可審批、強化水資源節約保護、健全水資源監測網絡等方面采取可操作的應對措施,以期取得新成效。
一方面是做緊縮"水根"的文章,另一方面山東又在全面謀劃建設現代水網工程體系,節水與開源凸顯山東在水利改革方面的大膽嘗試。
記者了解到,從現在起,山東嚴令各地,必須按照構建現代水網的整體要求,加快構建湖庫河渠連通、供排蓄泄兼籌、防洪供水生態功能有機統一的現代水網。
山東將依托南水北調、膠東調水工程構成的"T"型調水大動脈,著眼于連通"兩湖六庫、七縱九橫、三區一帶",以連接工程、樞紐工程和控制工程為突破口,加快構建水資源科學調度和優化配置的全局水網框架。
來自權威部門的消息說,山東將于今年全面完成列入省2008-2012年規劃的68條河道和列入國家2009-2012年規劃的86條河流治理任務;開工建設18座大中型病險水庫和30座病險水閘除險加固工程,完成規劃內151座重點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任務;大力推進龍潭溝、金水河等水庫和40處河道攔蓄工程建設。
杜昌文表示,透過建設現代水網工程體系,山東將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和農村"四荒"綜合開發,2012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600平方公里,使水土流失治理率達到67%。與此同時,全面實施高標準農田大規模建設計劃,力爭到2020年,建成有灌溉設施、有水源依托的農田8500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