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房企各出奇招規避限購 地方政府變相支持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據華夏時報報道,自從佛山松綁令見光死后,廣東一些被限購綁住雙腳的城市并未放棄沖破松綁底線的努力,并低調地使出繞過限購令的規避手段,在官方強調堅持房地產調控的主題下,顯得十分識趣…
據華夏時報報道,自從佛山松綁令“見光死”后,廣東一些被限購綁住雙腳的城市并未放棄沖破松綁底線的努力,并低調地使出繞過限購令的規避手段,在官方強調堅持房地產調控的主題下,顯得十分“識趣”。奇招之所以能順利執行,也離不開廣東各地方政府的變相支持。
房企各出奇招規避限購
廣州某建筑公司項目經理蔡先生及家人近日看中某新盤一套正在打折促銷的復式公寓,已經有兩套房子的他們本該無緣這套心儀的物業,輾轉間經熟人介紹后認識了該樓盤的營銷總監黃經理,卻被告知“只需要全額支付,他們想買兩套都沒有問題”。
“起初我也不相信,原來可以有辦法不受限購令限制。”蔡先生告訴記者,據說有不少人脈關系的黃經理能夠找到房管局做好購房者備案工作,而在備案過程中,蔡先生的已有物業資料將會被“處理”,使其滿足目前的購房政策。
但前提是,蔡先生必須提供真實的資產證明以及銀行貸款證明,而具有一次性全額支付的能力,且與銀行目前并未發生借貸關系的被通過的可能性更大。
隨后,記者聯系了該樓盤多位銷售代表,均表示沒有聽說過上述辦法,且表明“本樓盤嚴格按照政府的限購令辦事”。
中原地產一位資深人士告訴記者:“在廣東一些城市,很多房企為了盡力規避限購令,已經嘗試了各種辦法,但達到的效果并不相同,這個估計只有房企自己才知道。”
據他了解,為了讓購房者能夠買到房子,有些房企不惜讓購房者辦理資產拍賣、資產分離等手續。而他也聽聞,對于那些有能力支付五成以上購房預付款的購房者,開發商會跟他們簽下協議,辦理“假離婚”和各種后續手續,提供一條龍服務。
“但是這些手續在廣州還是比較難辦,不僅要看房企的 關系 ,還要看購房者與房企的 關系 ,但在其他地區也許比較容易。”上述人士表示,無論辦的成效如何,房企還是得耗費不少人力和財力,成本也比較高。
中信地產市場營銷部一位人士曾向記者暗示類似的行業規則,廣州本土某大房企的新開盤項目,在開盤當天出現不少已被認購的現象,這些已購房的數據并不是虛假的,而是開發商在背后操作。她表示,這種情況在調控期間十分普遍。
有專家分析,在北上廣深四大城市之中,廣州樓市的成交量仍在合理范圍內,并無過分萎縮。
政策暗中支持
近日,增城“限價令”再升級被解讀為新一輪的“松口”。政策規定,從今年11月16日至今年12月31日,住宅類單位含現樓單套建筑均價超過增城政府調控價格目標7736元/平方米的,將不受理網簽備案并嚴禁網上簽約操作。
有解讀的聲音指出,此次限價雖比增城今年4月出臺的7385元/平方米限價高出351元,但因為對每套房進行限價,所以顯得更加嚴厲。暨南大學胡剛教授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增城限價升級是為了避免觸線,免于限購。不少業內人士均認同胡教授的看法,認為增城只想趁年底剩余的時間里,實現今年的限價目標,為躲避明年既限購又限價的雙重緊箍咒“減負”。
但是在不少開發商眼里,這次來之突然的限價升級實際上釋放了松綁的信號。某知名房企市場部負責人告訴記者,只有限價而沒有限購的增城在成交量方面搶盡廣州的光,以至于增城前三季度的簽約均價離漲幅不超過10%的房價調控目標差距較大,政府早就預料到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選擇在最后一個月的時間收緊政策,其實成交量該沖的也已經沖完,受到的影響并不大。只要完成今年的調控任務,那么明年初的松綁也就有希望了。”上述負責人稱。
除了增城備受爭議的限價升級,中山、珠海等地雙限令被指責溫柔托市,以及惠州、東莞等地限購遙遙無期,使得各界對廣東暗地里松綁的預期變得高漲。
中山與珠海作為最新一批頒布調控政策的城市,但兩市的實施限期均為今年12月31日,此外,兩市的限價也被指責有避重就輕之嫌。珠海市11285元/平方米的限價標準既不分毛坯和裝修也不包括二手房,而且不限價的區域仍有不少的定價空間。中山市規定的5800元/平方米限價,也被媒體指責僅為了完成年度房價控制目標。
而在深圳,一些房地產論壇上11月初出現的關于“深圳將適量松綁限購令”的消息并未引起過多關注,記者就此咨詢了深圳多個中介機構以及房地產商后得到的回復則是,“深圳關外聽說已經開始有類似的松綁”。
奇怪的是,以上機構和企業負責人幾日后均向記者否認以上說法。其中一位中介機構區域負責人告訴記者,各種松綁的話題其實很敏感,因此現在改為類似于“調整措施”等相對緩和的說法,這類型的措施正在進行,但對具體的情況并不十分清楚。
合富輝煌分析師黎文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央強調調控不放松,地方政府以防問責,紛紛做出表態,但目前地方政府也面臨著財政欠債,土地又賣不出去的困境,所以自然會“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來源:鋼聯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