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市場低迷催熱房企轉“商” 暗含風險不可小視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當前,受樓市限購、限貸等一系列調控政策影響,全國商品住宅市場低迷,被不少開發商視為樓市調控避風港的商業地產則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 有專家認為,商業地產的持續升溫除了受商品住宅…
當前,受樓市限購、限貸等一系列調控政策影響,全國商品住宅市場低迷,被不少開發商視為樓市調控“避風港”的商業地產則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
有專家認為,商業地產的持續升溫除了受商品住宅市場調控外,也和我國城市化加速下的房企轉型密不可分。盲目涉足商業地產同樣暗含風險,開發商轉戰商業地產應避免投機心理,要做好市場調研和后期的管理、運營。
住宅市場暗淡無光 商業地產風生水起
當前,全國住宅市場持續低迷,降價潮已由北京、深圳等地蔓延至二、三線城市,包括萬科、富力、恒大等龍頭開發商集體拉開房價下跌序幕,有的在售樓盤降幅達到20%。市場普遍認為樓市拐點已經臨近。
此外,10月底公布的70家房地產上市公司第三季度財報顯示,七成房企經營性現金流為負,超過四成房企凈利潤下滑甚至虧損,80%以上房企負債同比增加。中國最大的房地產商萬科于近日發布的10月份銷售公告顯示,其銷售面積100.4萬平方米,銷售金額103.4億元,同比分別下降23%和33%,降幅擴大。
相比持續低迷的商品住宅市場,商業地產卻日漸升溫。據戴德梁行、中原地產等機構發布的第二季度市場報告顯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大城市優質寫字樓租金及售價均有明顯上升。以廣州為例,據新浪樂居統計陽光家緣數據顯示,該市11月1日至3日全市有三個住宅項目獲批預售證,其中就包括兩個商業地產項目,商業地產成為廣州11月開月絕對主角,共推房1845套,占總推房數90%。
此外,萬科、保利、金地等房產企業也高調進軍商業地產。據了解,萬科計劃未來持有型物業將占其20%的開發比例;保利計劃到2012年在商業地產方面的投資將占到其總投資額的30%;金地2011年的土地投資額中有20%的資金投向商業項目。
近日,在太原召開的中國商業地產招商大會上,不少開發商更是看好尚待開發的二、三線城市。他們紛紛表示,商業地產相比商品住宅市場還處于發展階段,在二、三線城市更是前景一片光明。
樓市調控企業轉型 開發商轉“商”有沖動
不少開發商表示,當前商業地產升溫與商品住宅市場的調控密切相關,其資金開始溢向商業地產。
“樓市調控催熱商業地產繁榮。”唐山一家房地產企業負責人佟干城認為,商業地產火爆與住宅市場嚴厲的調控有關。他認為,相比普通住宅,商業地產還算是起步階段,回報率也相對更高,所以不少開發商會更加青睞商業地產。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前不久在山西曾表示,目前商業地產仍然是投資領域最熱的板塊,在北京、上海的中心區域,投資商業地產的回報率比住宅等高2-2.5倍。
中原地產分析認為,調控政策深度影響房地產市場,住宅市場限購,投資需求明顯被抑制,投資者開始尋求新的投資方向,而商業地產不限購,發展前景較好,為投資者打開一扇新的投資大門。 山西振鵬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杰說,商業地產之所以“非常火爆”,在住宅市場遭遇限購下,不乏投資客進入不限購的商業地產。李杰說,不少資金雄厚有實力的房地產企業將會逐步提高開發商業地產比重。
然而,有專家認為,樓市調控并非開發商轉“商”的主要原因,商業地產熱度升溫與我國城市化發展下房地產企業轉型關系密切。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商業旅游地產委員會秘書長蔡云認為,隨著我國第三產業發展、住宅市場推動以及城市面貌的提升,需要與之配套的商業地產出現。此外,我國城市化加速發展也是商業地產持續升溫的重要因素。
絕非蓋樓那么簡單 涉足商業地產須謹慎
當前,商業地產“大干快上”、盲目發展已經引起監管層注意,調控風險正在累積。此外,就商業地產本身而言,投資商業地產將對開發商提出更高的要求,絕非只是蓋一幢大樓那么簡單。
今年以來,中國銀監會曾多次對商業地產進行風險預警,明確要求各商業銀行嚴控商業地產相關信貸以降低風險。山西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耿曄強認為,當前對商業地產出臺相關調控政策可能性不大,但是目前調控風險正在累積。
此外,從商業地產本身來看,短期投資客進入,開發企業可能已經魚龍混雜。業內人士認為,商業地產并非蓋樓那么簡單,不是有資金就能做好商業地產。
山西九昌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萌盛則認為,與住宅相比,商業地產面對的消費人群不一樣,因此在規劃時要充分考慮其規模、配套、定位和周邊環境。“開發商在商業地產項目中承擔的社會職能相對更多一些,責任更重,風險也更大。”張萌盛說,普通商品住宅資金回收期一般為2-3年,而商業地產一般則5-10年。
不少業內人士也認為,目前商業地產持續升溫,如果供應量超過市場消化能力,必然導致商業地產滯銷,進而導致開發商的資金鏈斷裂。張萌盛說,涉足商業地產是一種投資行為,但是不能有投機心理。商業地產項目需要有專業的運作團隊做好后期運行。
“蓋一幢商業大廈容易,但維持運轉和運營最難。”蔡云說,業內有一句話是“大廈真正開業那天,才是商業地產開始的那天。”所以,商業地產除了考慮市場支撐外,需要開發商有后期運行和管理等能力。
“相比商品住宅,投資商業地產拼的是真本事。”山西大同開發商趙志毅認為,商業地產開發商不僅需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更需要獨到的眼光和對項目后期運行管理能力。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