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電網公司加快橫琴電網建設進程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水路電氣基礎工程明年底竣工,未來五年投資將達2000億元,重點發展商務服務、休閑旅游、科教研發和高新技術四大產業。在9月16日舉行的橫琴政策創新推介會暨項目簽約儀式上,珠海市委書記、…
“水路電氣基礎工程明年底竣工,未來五年投資將達2000億元,重點發展商務服務、休閑旅游、科教研發和高新技術四大產業。在9月16日舉行的橫琴政策創新推介會暨項目簽約儀式上,珠海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甘霖在致辭中透露了橫琴建設的最新進展和發展方向。
《國務院關于橫琴開發有關政策的批復》正式公布2個月來,橫琴再一次在粵港澳三地引起強烈反響。享受“比經濟特區更加特殊的優惠政策”的橫琴,正啟動引擎開始騰飛。
作為供電,在橫琴蓬勃發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廣東電網公司及早謀劃,按照《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和《橫琴總體發展規劃》要求,積極開展“牽手行動”,對內形成聯動機制,對外建立合作平臺,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從電網規劃、建設和優質服務等方面,全力做好橫琴新區電力配套建設,服務橫琴大開發。
上下牽手:電網建設起跑在前
橫琴特區作為繼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后第三個國家級新區,2009年底成立以來,成為探索粵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區、深化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的先行區、促進珠江口西岸地區產業升級的新平臺,用電負荷迅速增長。
為滿足橫琴新區未來用電需求,廣東電網公司與南方電網、珠海供電局上下牽手,提早做好橫琴新區電網規劃和建設。目前,橫琴首個220千伏琴韻變電站工程正在火熱建設中。
在施工現場,筆者看到塵土飛揚中穿梭的工程車往來不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工作人員正加班加點,全力奮戰在施工一線。“時間緊、任務重,按時完工難度大,現在我們天一亮就出工,沒到天黑不收工,就是要與時間賽跑,確保在11月工程交付驗收。”現場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了解,220千伏琴韻變電站總投資3.3億元,計劃于今年12月底投運。計劃投產變電容量20萬千伏安,220千伏線路長度44千米。目前,工程的土建已經基本完工,即將進入設備安裝階段。
為了更好地開展好電網規劃工作,南方電網趙建國董事長到橫琴新區進行專題調研,提出橫琴島電網規模小,但發展極為迅速,較適合開展智能電網方面的研究的思路,并將橫琴島電網列為南方電網智能電網示范區試點之一。
廣東電網公司先后組織技術人員多次上島,進行實地調研、考察。珠海供電局主持編寫的《珠海橫琴新區電網專項規劃》得到了廣東電網公司的批復,橫琴成為繼深圳光明新區后第二個開展20千伏電壓等級應用的地區。
政企牽手:電網發展多方聯動
“電網建設必須要下大力氣支持,首先輸送的通道要保證”。8月2日上午,珠海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甘霖在珠海供電局視察時強調。
經濟要發展,電力需先行。供電部門積極牽手當地黨委、政府,贏得支持。橫琴新區管委會將電網建設納入橫琴總體規劃,相關部門全力配合珠海供電局開展電網建設前期工作,尤其是在220千伏琴韻輸變電工程和琴韻至澳門LT站電纜線路工程前期工作中,給予了大力支持。
針對橫琴現有電網難以滿足新區大規模建設發展需求的嚴峻形勢,2010年10月中旬,珠海供電局緊急新增110千伏連屏變電站與橫琴石山站之間一回10千伏聯絡電纜。這條電纜貫穿灣仔與橫琴兩區,并跨越橫琴大橋,線路走廊非常復雜。
“在前期路徑規劃時,我們與街道辦、公路局、水務局、橫琴區府等單位進行了多次協調,得到了他們的大力支持。”工程負責人張斯介紹。
在施工過程中,跨越橫琴大橋的開挖鋪設路徑與市政路燈低壓線路路徑一致,而當時第八屆國際航展開幕在即,為了不影響市容市貌,要求從鋪設保護管、穿電纜到重新處理好路燈低壓線到恢復路面,所有工序必須在2天內完成。而正常情況下,這樣的工程需要一周時間。
供電部門積極爭取政府相關部門的支持,經過上百施工人員輪流倒班,晝夜不停地奮戰,終于在48小時內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任務。
“供電部門長期以來為新區發展提供了可靠的電力供應,特別是在配合市政建設和處理突發事件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橫琴新區管委會公共建設局局長陳依蘭說,供電部門從提出建設示范性智能電網的規劃開始,就展現了令人稱奇的規劃水平和執行能力,對于電網部門主動工作、主動服務的水平,政府是滿意的。
牽手客戶:用電問題絕不卡殼
納入國家整體戰略部署以來,橫琴十字門商務區、長隆國際海洋度假區、澳門大學等投資700多億的重大項目先后上馬。據了解,目前橫琴新區有6個重點項目辦理用電報裝,報裝容量為15.5萬千伏安,已投運5.28萬千伏安。預計2012年底將新增容量10萬千伏安。
“重大項目的施工絕不能在用電問題上卡殼!”珠海供電局局長宋新明表示。
今年4月,橫琴富祥灣長隆國際海洋旅游度假村項目開建,急需對10kV富祥甲、乙線長隆建設園區部分進行電纜化改造及線路搬遷。
接到任務后,供電部門組織設計和施工單位提前介入,在一片荒涼的灘涂上的實地勘察,尋找線路走廊。面對一半是山一半是淤泥和石堆荒地的惡劣環境,施工人員在基本確定電纜走廊后,開始動用一切可以使用的工具破石開路。
施工過程中,由于長隆項目正在進行樁基工程,又恰逢雨季,土層位移使得泥土經常擠壓電纜鋪設路徑。為了防止該地區軟基處理過程地層對電纜的傷害,施工人員用上了在配網工程中極少使用的碳素纖維管對電纜作全程保護,日常運行維護也更加頻密。
在供電部門夜以繼日的努力下,供電部門順利完成了10kV富祥甲、乙線長隆建設園區的改造工程,為該重點項目的建設贏得了寶貴時間。
2010年8月12日,從俄羅斯海參崴專機空運而來的8頭白鯨入住橫琴島,這是珠海長隆首次大規模引進珍稀動物,甚至也是至今國內最大規模引進白鯨的活動。白鯨的生存條件極為苛刻,特別是對溫度的要求很高,需要永遠控制在16攝氏度。
“今年上半年,受連續三次雷擊影響,為白鯨提供供電的電力設施受到破壞,無法供上電,而珠海長隆的備用電源一時無法派上用場,令生活在深達6米、蓄水8000噸的水池的“人工海水”里、價值幾千萬的8條白鯨面臨了一次生死考驗。珠海局了解情況后,立即組織發電機趕往支援,及時為水池供上了電,令珠海長隆負責人感動不已,“供電部門幫我們解了燃眉之急啊,這種服務水平,讓我們客戶感覺非常踏實”。
珠海供電局積極主動和客戶“牽手”,在橫琴新區增設專職客戶經理,保證重點項目跟蹤服務到位;每月安排一次對橫琴新區走訪,每周安排一次與橫琴新區管委會進行溝通;客戶服務中心為橫琴新區提供綠色通道,第一時間完成新區內各重點項目的業務工單……貼心周到的服務,贏得了廣大客戶的高度認可。
牽手澳門:保障100%可靠供電
珠海電網對澳門供電始于上世紀80年代。1984年7月,珠海電網開始由110千伏珠澳A、B線向澳門供電,結束了澳門電力“自產自銷”的歷史,至今已經走過了近27個年頭。
根據南方電網公司和廣東電網公司部署,珠海供電局站在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先后完成了對澳供電第二、第三通道和南方電網供電澳門2008年輸電通道等3項工程建設投運,對澳供電的網架結構逐步優化。目前,即將建設的220千伏琴韻站至澳門LT站電纜線路工程作為南方電網2011年度重點項目,對進一步提高對澳供電的能力和可靠性,滿足澳門中長期用電需求,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粵澳聯網”27年來,珠海對澳供電量已經由最初的0.47億千瓦時上升到27.86億千瓦時,激增59倍。尤其是2002年底南方電網公司成立以來,8年間對澳供電106.46億千瓦時,占澳門總用電量的近八成,已經從昔日的電源備用、補充角色逐漸轉變為澳門的主供電源。珠海電網在澳門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顯著。今年1-8月,珠海電網實現對澳門供電20.01億千瓦時,最大負荷為55.2萬千瓦,占澳門總負荷的80%以上。
為了保障對澳供電安全穩定運行,由廣東電網公司牽頭,與珠海供電局、澳門電力公司成立了粵澳供電聯絡小組,三方每半年召開一次聯絡會,加強對澳供電的安全管理,保障對澳供電能力不斷增強,可靠性達到100%。
“你們穩定的電力供應,讓我們實現了經濟的電力調度,感謝你們做出的巨大努力!”7月25日,澳門電力公司行政總裁魏立民在訪問珠海供電局時,對廣東電網保障澳門電力供應表示衷心感謝。
來源:人民網
《國務院關于橫琴開發有關政策的批復》正式公布2個月來,橫琴再一次在粵港澳三地引起強烈反響。享受“比經濟特區更加特殊的優惠政策”的橫琴,正啟動引擎開始騰飛。
作為供電,在橫琴蓬勃發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廣東電網公司及早謀劃,按照《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和《橫琴總體發展規劃》要求,積極開展“牽手行動”,對內形成聯動機制,對外建立合作平臺,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從電網規劃、建設和優質服務等方面,全力做好橫琴新區電力配套建設,服務橫琴大開發。
上下牽手:電網建設起跑在前
橫琴特區作為繼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后第三個國家級新區,2009年底成立以來,成為探索粵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區、深化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的先行區、促進珠江口西岸地區產業升級的新平臺,用電負荷迅速增長。
為滿足橫琴新區未來用電需求,廣東電網公司與南方電網、珠海供電局上下牽手,提早做好橫琴新區電網規劃和建設。目前,橫琴首個220千伏琴韻變電站工程正在火熱建設中。
在施工現場,筆者看到塵土飛揚中穿梭的工程車往來不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工作人員正加班加點,全力奮戰在施工一線。“時間緊、任務重,按時完工難度大,現在我們天一亮就出工,沒到天黑不收工,就是要與時間賽跑,確保在11月工程交付驗收。”現場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了解,220千伏琴韻變電站總投資3.3億元,計劃于今年12月底投運。計劃投產變電容量20萬千伏安,220千伏線路長度44千米。目前,工程的土建已經基本完工,即將進入設備安裝階段。
為了更好地開展好電網規劃工作,南方電網趙建國董事長到橫琴新區進行專題調研,提出橫琴島電網規模小,但發展極為迅速,較適合開展智能電網方面的研究的思路,并將橫琴島電網列為南方電網智能電網示范區試點之一。
廣東電網公司先后組織技術人員多次上島,進行實地調研、考察。珠海供電局主持編寫的《珠海橫琴新區電網專項規劃》得到了廣東電網公司的批復,橫琴成為繼深圳光明新區后第二個開展20千伏電壓等級應用的地區。
政企牽手:電網發展多方聯動
“電網建設必須要下大力氣支持,首先輸送的通道要保證”。8月2日上午,珠海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甘霖在珠海供電局視察時強調。
經濟要發展,電力需先行。供電部門積極牽手當地黨委、政府,贏得支持。橫琴新區管委會將電網建設納入橫琴總體規劃,相關部門全力配合珠海供電局開展電網建設前期工作,尤其是在220千伏琴韻輸變電工程和琴韻至澳門LT站電纜線路工程前期工作中,給予了大力支持。
針對橫琴現有電網難以滿足新區大規模建設發展需求的嚴峻形勢,2010年10月中旬,珠海供電局緊急新增110千伏連屏變電站與橫琴石山站之間一回10千伏聯絡電纜。這條電纜貫穿灣仔與橫琴兩區,并跨越橫琴大橋,線路走廊非常復雜。
“在前期路徑規劃時,我們與街道辦、公路局、水務局、橫琴區府等單位進行了多次協調,得到了他們的大力支持。”工程負責人張斯介紹。
在施工過程中,跨越橫琴大橋的開挖鋪設路徑與市政路燈低壓線路路徑一致,而當時第八屆國際航展開幕在即,為了不影響市容市貌,要求從鋪設保護管、穿電纜到重新處理好路燈低壓線到恢復路面,所有工序必須在2天內完成。而正常情況下,這樣的工程需要一周時間。
供電部門積極爭取政府相關部門的支持,經過上百施工人員輪流倒班,晝夜不停地奮戰,終于在48小時內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任務。
“供電部門長期以來為新區發展提供了可靠的電力供應,特別是在配合市政建設和處理突發事件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橫琴新區管委會公共建設局局長陳依蘭說,供電部門從提出建設示范性智能電網的規劃開始,就展現了令人稱奇的規劃水平和執行能力,對于電網部門主動工作、主動服務的水平,政府是滿意的。
牽手客戶:用電問題絕不卡殼
納入國家整體戰略部署以來,橫琴十字門商務區、長隆國際海洋度假區、澳門大學等投資700多億的重大項目先后上馬。據了解,目前橫琴新區有6個重點項目辦理用電報裝,報裝容量為15.5萬千伏安,已投運5.28萬千伏安。預計2012年底將新增容量10萬千伏安。
“重大項目的施工絕不能在用電問題上卡殼!”珠海供電局局長宋新明表示。
今年4月,橫琴富祥灣長隆國際海洋旅游度假村項目開建,急需對10kV富祥甲、乙線長隆建設園區部分進行電纜化改造及線路搬遷。
接到任務后,供電部門組織設計和施工單位提前介入,在一片荒涼的灘涂上的實地勘察,尋找線路走廊。面對一半是山一半是淤泥和石堆荒地的惡劣環境,施工人員在基本確定電纜走廊后,開始動用一切可以使用的工具破石開路。
施工過程中,由于長隆項目正在進行樁基工程,又恰逢雨季,土層位移使得泥土經常擠壓電纜鋪設路徑。為了防止該地區軟基處理過程地層對電纜的傷害,施工人員用上了在配網工程中極少使用的碳素纖維管對電纜作全程保護,日常運行維護也更加頻密。
在供電部門夜以繼日的努力下,供電部門順利完成了10kV富祥甲、乙線長隆建設園區的改造工程,為該重點項目的建設贏得了寶貴時間。
2010年8月12日,從俄羅斯海參崴專機空運而來的8頭白鯨入住橫琴島,這是珠海長隆首次大規模引進珍稀動物,甚至也是至今國內最大規模引進白鯨的活動。白鯨的生存條件極為苛刻,特別是對溫度的要求很高,需要永遠控制在16攝氏度。
“今年上半年,受連續三次雷擊影響,為白鯨提供供電的電力設施受到破壞,無法供上電,而珠海長隆的備用電源一時無法派上用場,令生活在深達6米、蓄水8000噸的水池的“人工海水”里、價值幾千萬的8條白鯨面臨了一次生死考驗。珠海局了解情況后,立即組織發電機趕往支援,及時為水池供上了電,令珠海長隆負責人感動不已,“供電部門幫我們解了燃眉之急啊,這種服務水平,讓我們客戶感覺非常踏實”。
珠海供電局積極主動和客戶“牽手”,在橫琴新區增設專職客戶經理,保證重點項目跟蹤服務到位;每月安排一次對橫琴新區走訪,每周安排一次與橫琴新區管委會進行溝通;客戶服務中心為橫琴新區提供綠色通道,第一時間完成新區內各重點項目的業務工單……貼心周到的服務,贏得了廣大客戶的高度認可。
牽手澳門:保障100%可靠供電
珠海電網對澳門供電始于上世紀80年代。1984年7月,珠海電網開始由110千伏珠澳A、B線向澳門供電,結束了澳門電力“自產自銷”的歷史,至今已經走過了近27個年頭。
根據南方電網公司和廣東電網公司部署,珠海供電局站在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先后完成了對澳供電第二、第三通道和南方電網供電澳門2008年輸電通道等3項工程建設投運,對澳供電的網架結構逐步優化。目前,即將建設的220千伏琴韻站至澳門LT站電纜線路工程作為南方電網2011年度重點項目,對進一步提高對澳供電的能力和可靠性,滿足澳門中長期用電需求,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粵澳聯網”27年來,珠海對澳供電量已經由最初的0.47億千瓦時上升到27.86億千瓦時,激增59倍。尤其是2002年底南方電網公司成立以來,8年間對澳供電106.46億千瓦時,占澳門總用電量的近八成,已經從昔日的電源備用、補充角色逐漸轉變為澳門的主供電源。珠海電網在澳門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顯著。今年1-8月,珠海電網實現對澳門供電20.01億千瓦時,最大負荷為55.2萬千瓦,占澳門總負荷的80%以上。
為了保障對澳供電安全穩定運行,由廣東電網公司牽頭,與珠海供電局、澳門電力公司成立了粵澳供電聯絡小組,三方每半年召開一次聯絡會,加強對澳供電的安全管理,保障對澳供電能力不斷增強,可靠性達到100%。
“你們穩定的電力供應,讓我們實現了經濟的電力調度,感謝你們做出的巨大努力!”7月25日,澳門電力公司行政總裁魏立民在訪問珠海供電局時,對廣東電網保障澳門電力供應表示衷心感謝。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