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高爐快速休復風操作實踐及教訓總結
來源:第五屆煉鐵對標、節能降本及新技術研討會論文集|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金鼎高爐快速休復風操作實踐及教訓總結肖為站 江海峰 劉聚云 張趙強 (金鼎重工有限公司煉鐵廠) 摘 要:通過休風前確保爐況穩定順行,提高渣鐵物理熱,配加輔料改善渣鐵流動性,復風后…
金鼎高爐快速休復風操作實踐及教訓總結
肖為站 江海峰 劉聚云 張趙強
(金鼎重工有限公司煉鐵廠)
摘 要:通過休風前確保爐況穩定順行,提高渣鐵物理熱,配加輔料改善渣鐵流動性,復風后快速加風,實時開風口,強化、實現爐況快速恢復。并列舉了一次失敗教訓總結。
關鍵詞:高爐休復風,快速恢復,實踐,教訓總結
1 前言:
金鼎重工有3座高爐,其中500立級高爐1座,800立級高爐1座,900立級高爐1座。
1#高爐以冶煉球墨鑄鐵為主,全部配吃二級焦,入爐品位57%,球鐵燒結礦強度相對較好,78左右,冶煉制鋼鐵時燒結礦強度一般在74左右,粒度相對較差5-10mm比例30-35%,小于5mm比例4%以內。2#、3#高爐以煉鋼鐵為主,配吃25-40%一級焦,入爐品位56%,燒結礦強度一般在74左右,粒度相對較好5-10mm比例25%左右,小于5mm比例4%左右。爐料結構一般為燒結80%+球團10-15%+塊礦10-5%,三座高爐自開爐以來,煉鐵廠以抓高爐爐況調劑及操作標準化,強化篩分狠抓爐前組織等措施,爐況均實現了穩定順行。通過不斷優化、完善休復風方案,合理控制休風前生鐵含硅和物理熱,合理安排休風料,酌情控制復風后加風速度、開風口進程、強化爐前出鐵等措施,實現了高爐的快速休復風,同時也總結了失敗的教訓,防微杜漸,警示后者。
2 優化休風操作
(1)休風前確保高爐穩定順行。休風前調整好爐況,確保爐況順行。操作爐型合理、爐缸工作良好、煤氣流分布合理。休風前調整爐缸及爐況工作狀態,降低二元堿度0.05—0.1,降低煤比,調整焦炭負荷,嚴禁低硅冶煉,保證鐵水溫度在1480℃以上。休風前2個小時,生鐵含硅在原基礎上(0.3左右)提高0.2—0.3左右,確保渣鐵流動性。物理熱充沛可以保證送風后爐缸有足量的熱量,有利于高爐快速恢復到正常狀態。
休風前爐溫
| 前一爐 | 二爐 | 三爐 | R₂ |
1#高爐(500m3)爐溫(球鐵) | 1.19 | 1.0 | 0.88 | 1.12 |
2#高爐 (800m3)爐溫 | 0.53 | 0.35 | 0.37 | 1.14 |
3#高爐(900m3)爐溫 | 0.66 | 0.4 | 0.39 | 1.07 |
(2)休風時,渣鐵必須出凈
爐前維護好鐵口,及時排凈渣鐵。如果渣鐵未排凈,休風后凉渣鐵在爐缸中的滯留甚至結殼粘連,致使透氣透液性變差,不利于爐缸恢復。結合前幾次休風在鐵罐允許的情況下,適當增加噴吹鐵口增加放鐵噸數來保證高爐出凈渣鐵,要求空噴鐵口時間按10-15min組織,以渣鐵流基本沒有為準。
(3)優化休風料
減輕焦炭負荷:高爐采取連續加凈焦,先多后少,中間間隔5-10批正常料,直至高爐休風。要確保高爐集中加焦和輕負落料,在休風時,下達爐腰。在送風后第2-3次鐵下達爐缸。這樣既增大了軟熔帶焦窗厚度,提高料柱的透氣性,又有效補加爐缸虧熱,防止硅大幅度下降。加凈焦的多少依休風時間長短和休風時的煤比高低確定。凈焦的加入彌補了休風的停煤造成的能量損失,又改善了透氣性,防止了爐溫的急劇下滑,為快速恢復爐況打下堅定的基礎。
加凈焦標準:以休風時間2倍為基準值,根據爐況酌情增減。
| ﹤6 | ﹤12 | ﹤24 |
1#高爐(500m 3) | 5-10t | 10-15 t | 35-50 t |
2#高爐(800m 3) | 8-15 t | 20-30 t | 40-60 t |
3#高爐(900 m 3) | 8-15 t | 20-30 t | 40-60 t |
(4)優化爐料結構:合理控制造渣制度,渣鐵物理熱充沛、流動性好是出凈渣鐵的關鍵。位改善渣鐵流動性,送風后及時排出凉渣鐵,利于爐況快速恢復。高爐休風前一方面根據爐溫及焦炭負荷,將爐渣渣堿度適當下調0.05-0.1,來降低爐渣粘度,增強渣鐵流動性。爐況穩定性較差時,在休風料結構中配加適當螢石或錳礦,控制爐渣含CaF﹥0.30 %或鐵水錳含量0.8%左右改善流動性,利于復風后及時排出渣鐵,迅速恢復爐況。
3 優化復風操作(1)復風堵風口標準:復風前,根據休風時間長短和休風前爐況狀況,均勻堵風口恢復。優先堵不活躍區域或損壞后新更換風口區域,盡量避免堵鐵口區域風口,保證送風后具有足夠的風速和鼓風動能來吹透中心、活躍爐缸。復風后,縮礦批,適當發展中心和邊緣兩股氣流。
堵風口數標準
| 4-8h | 8-12h | 12-24h |
1#高爐(500m 3) | 2個 | 4個 | 6個 |
2#高爐(800m 3) | 4個 | 6個 | 8個 |
3#高爐(900m 3) | 4個 | 6個 | 8個 |
(2)捅風口、加風、富氧速度
送風后,要根據爐況接受能力積極加風,這樣不僅利于爐缸的活躍,而且可以盡早噴煤。送風后先按風壓控制風量,前期控制適宜壓差,壓差過高控制,不利于料動及后續加風。隨著壓量關系,料尺工作好轉,穩定提壓差加風,加風后爐況吃風,頂溫上升快,風壓平穩,集中加焦下達后,爐缸工作狀態改善,渣鐵流動性好轉,鐵水物理熱達到控制標準,爐況具備進一步加風條件后,開始捅風口。開風口按照優先開出凈渣鐵一側鐵口、附近風口為原則。風口不得花開,一個風口干凈后才允許開相鄰風口。遇渣鐵出不凈時,應放慢開風口進程。待渣鐵出凈后,根據壓量關系、實際風速情況開風口恢復爐況。每次開完風口后,高爐要積極加風,確保達到規定風速和動能,并配合提高風溫,達到進一步提高爐缸熱量,活躍爐缸工作。
(3)富氧時間控制
爐缸工作明顯好轉,渣鐵物理熱量充沛,流動性較好,能夠及時出凈渣鐵時,開始逐步富氧噴煤。
(4)加強爐前出鐵組織
休風復風后,爐缸不活躍,爐前出鐵對爐缸恢復進程至關重要。復風后爐內下料達到4-5批后組織爐前出鐵。正常情況下,第一次鐵出現嚴重差渣差鐵現象,要及時聯系兌罐,確保第二次鐵及時放出,并使用大鉆頭,確保一次開口成功。提高鐵水流速,確保爐缸大量融化后的渣鐵盡快排出。有效消除風口燒損,實現煤氣流合理分布,爐料下降均勻,從而加快爐況恢復時間。
4 快速復風效果驗證
2017年5月4日因65MW發電并網及電站檢修公司安排一號三號爐24小時休風檢修,2017年6月12日公司安排二號爐14小時計劃休風檢修,通過快速復風實現了爐況的短時間恢復,大大降低了復風爐況恢復難度,有效減少了對各項指標的影響。
快速復風各項指標情況
| 休風時間 | 全風時間 | 正常負荷料時間 | 正常爐溫時間 |
1#高爐(500m 3) | 24h | 2h | 6h | 10h |
2#高爐(800m 3) | 14h | 4h | 8h | 14h |
3#高爐 (900 m 3) | 24h | 3.4h | 8h | 14h |
5 失敗教訓總結
2017年6月4日一高爐因大修主溝計劃檢修24小時,實際休風22小時,復風過程中采用同樣的休復風方案,但是實際操作效果出現問題,較正常復風延長了兩天多時間高爐才恢復正常,前期加風按方案執行速速也很快,出頭次鐵后開兩個風口,但是出現了燒小套情況,控制住水后繼續恢復爐況,從爐前出鐵看鐵水流動性尚可,但是爐渣物理熱不足,爐前組織較為困難,爐況出現了難行,經過分析排查發現軟水補水量異常,之后組織管水骨干力量集中排查確定鋼磚下第十二代倒“C”型冷卻壁第106根水管漏水,通過補水量確定漏水量不低于50噸,造成爐缸工作異常,接近于半凍結狀態,之后利用休風料加焦下達爐溫較高具備休風條件果斷采取休風措施更換漏水小套并重新堵風口恢復,按嚴重爐涼處理,留鐵口兩側四個風口送風,集中加凈焦,退全焦負荷恢復,組織勾機及各崗位人員,全力以赴清理爐前渣鐵,及時排放涼渣鐵。為確保凈焦下達爐溫達到預期效果采取了循環焦策略,直至第三天爐缸徹底恢復到正常狀態。是一次典型的因冷卻管理不夠嚴密造成的爐缸異常教訓,所以說高爐恢復爐況沒有一成不變的成功套路,必須及時掌握各種變量因素,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尤其是休慢風狀態下對于冷卻系統的排查及管理。
牽一發而動全局,因冷卻制度出現問題,進而影響到熱制度,沒有預計到爐缸的變化進而造成爐況的難行,通過冷靜分析判斷后改變恢復策略,重新確定恢復方案,進而避免了爐況出現更大的損失!此次一高爐的教訓讓我們在總結高爐快速恢復的成功經驗同時也給我們提了個醒,高爐操作是一個動態過程,不能以為掌握了一套成熟的快速休復風方法就放之四海皆靈,而是要每次都認真的排查各種變量因素,每推進一步都要觀察出渣出鐵及風口變化,進而掌握爐缸的真實工作狀態,從而安全穩妥的實現高爐的快速恢復及長期的穩定順行!
6 結語
高爐在短期休風中,通過合理的操作,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爐況恢復,盡可能將休風造成的產量損失降到最低;在較長時間的休風復風操作中,通過合理的堵風口,集中加焦、調整堿度,確保渣鐵物理熱充沛,爐缸狀態活躍,進而實現復風后爐況的快速恢復。同時一旦出現問題,首先應當排除冷卻系統影響,及時關注水泵房補水情況,確保休復風方案的正常推進!
- [騰訊]
- 關鍵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