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火溫度對冷軋Fe20Mn0.3C鋼組織及其拉伸變形行為的影響
來源:我的鋼鐵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隨著能源危機及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人們進行了汽車輕量化的改革,而減少汽車車身重量是汽車輕量化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具有高強度高塑性的高錳TWIP/TRIP鋼(TWIP指孿晶誘導塑性,TRIP指相…
隨著能源危機及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人們進行了汽車輕量化的改革,而減少汽車車身重量是汽車輕量化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具有高強度高塑性的高錳TWIP/TRIP鋼(TWIP指孿晶誘導塑性,TRIP指相變誘導塑性)受到廣泛的關注。對Fe-Mn-C系高錳TWIP/TRIP鋼而言,合金含量、晶粒尺寸、淬火溫度及其后續形變加工方式等影響材料的微觀組織和力學性能,其中奧氏體的變形機制主要取決于材料層錯能的大小,通常認為層錯能低于16mJ/m2時,變形機制以TRIP效應為主;層錯能高于20mJ/m2時,變形機制以TWIP效應為主;層錯能高620mJ/m2時,變形機制以滑移為主。
湖南大學材料學院的研究者采用掃描電鏡、準原位拉伸、X射線衍射和室溫拉伸試驗來研究冷軋Fe-20Mn-0.3C鋼退火組織及其拉伸力學性能,探討退火組織的穩定性及其對拉伸變形行為的影響,重點研究了淬火εth馬氏體對變形性能的影響。
實驗材料為Fe20Mn0.3C鋼,其化學成分(質量分數,mass%)為Mn20.0,C0.3,余量為鐵。實驗鋼的前期處理工藝為:均勻化退火(1200℃,2h)→熱軋(終軋溫度1050℃)→冷軋(壓下量40%),冷軋板最終厚度為1.4mm。然后分別進行700、800、850、950和1000℃加熱保溫1h,之后空冷。研究發現:
(1)700℃和800℃退火空冷可獲得全奧氏體組織,且奧氏體晶粒尺寸較小,平均晶粒尺寸維持在11~13.5μm之間;當退火溫度進一步升高時,奧氏體晶粒長大,但穩定性降低,空冷時形成淬火馬氏體,且淬火馬氏體的含量隨退火溫度的升高而增加。
(2)隨著退火溫度升高材料的屈服強度逐漸降低,而抗拉強度及伸長率則先升高后降低,當退火溫度為800℃時,抗拉強度和伸長率達到峰值,分別為1060MPa、69.3%;
(3)700℃和800℃退火試樣拉伸變形機制主要為孿生誘導塑性(TWIP效應),850℃退火試樣拉伸變形機制除了TWIP效應外還含有少量的相變誘導塑性(TRIP效應),950℃和1000℃退火試樣拉伸變形機制主要為TRIP效應。
- 上一篇:備受青睞的濕式噴丸拉拔技術 下一篇:LGHS藥芯焊絲生產工藝控制
- [騰訊]
- 關鍵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