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鎂在含硫鋼中硫化物變性過程中的作用
來源:我的鋼鐵網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據統計,機械加工成本占零件制造成本的比例可達40%~60%。與普通鋼相比,易切削鋼加工的產品,表面光潔度好,刀具磨損小、壽命長,能耗低。已廣泛應用于汽車零部件、家用電器、精密儀器儀表等領…
據統計,機械加工成本占零件制造成本的比例可達40%~60%。與普通鋼相比,易切削鋼加工的產品,表面光潔度好,刀具磨損小、壽命長,能耗低。已廣泛應用于汽車零部件、家用電器、精密儀器儀表等領域。隨著這些工業的不斷發展,對易切削鋼的需求也不斷增加。含硫易切削鋼是易切削鋼中產量最大、應用最廣的一種,占整個易切削鋼產量的90%以上。在切削加工過程中,含硫鋼中MnS起到斷屑和潤滑作用,從而改善鋼的切削性能,降低刀具磨損。
蘇州大學的學者為了保證含硫鋼的切削性能,同時改善MnS對鋼材造成的各向異性,通常對MnS進行變性處理。對含硫鋼分別進行了鎂處理和鈣處理試驗,分析了這兩種處理方式對鋼中夾雜物尺寸和成分的影響。鎂處理有利于在鋼中形成更加細小的Mg-Al-O氧化物夾雜。在鋼液凝固過程中,Mg-Al-O夾雜可以作為MnS的形核核心,減少MnS沿晶界析出的數量;Mg-Al-O氧化物核心外圍包裹的Mg-Mn-S中的鎂主要來源于氧化物核心中的鎂向外層MnS中的擴散。鋼經過鈣處理后,形成的Ca-Al-O氧化物作為MnS的形核核心;氧化物核心外圍包裹的Ca-Mn-S主要是由鋼液中溶解的鈣進入外層包裹的MnS中所形成;復合硫化物中的鈣進一步向氧化物核心中擴散,使核心中鈣質量分數逐漸升高。
- 上一篇:熔渣離心成纖試驗及其纖維化影響因素分析 下一篇:唐鋼留渣雙渣工藝實踐
- [騰訊]
- 關鍵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