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oloy825合金熱加工過程相變化規律研究
來源:鋼鐵產業|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多年前,Inconel公司開發成功了Incoloy825合金,至今已有60余年的歷史,由于該合金具有良好的耐硫化物及氯化物腐蝕性能,以及良好的熱加工性能,在化學、能源及石油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近幾…
多年前,Inconel公司開發成功了Incoloy825合金,至今已有60余年的歷史,由于該合金具有良好的耐硫化物及氯化物腐蝕性能,以及良好的熱加工性能,在化學、能源及石油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近幾年來,以特殊鋼廠為代表的國內企業已經開始批量生產Incoloy825合金,但至今未見對Incoloy825合金材料顯微組織研究的報道。因此,科研人員重點研究825合金的組織形態、相析出及溶解規律,以期為該合金的生產應用提供參考。Incoloy825合金采用中頻爐冶煉,AOD爐精煉,再經電渣重熔成Φ260mm×800mm鋼錠,鍛錘開坯成120mm四方。第一組為熱軋至Φ33mm圓棒,棒材經過1150℃,1h固溶處理。第二組為鍛態試樣,在750kg自由鍛錘上從1100℃鍛至850℃,試樣規格為20mm×40mm四方。試驗1:采用第一組1150℃固溶處理試樣,分別經650℃、700℃、750℃、800℃、850℃、900℃、950℃、1000℃、1050℃溫度3h時效處理,觀察在各個溫度下相析出的規律。試驗2:采用第一組1150℃固溶處理試樣,分別進行750℃、1h敏化后直接升溫至940℃、980℃、1020℃、1060℃、1100℃保溫2h水冷,和1150℃保溫30min爐冷至940℃、980℃、1020℃、1060℃、1100℃保溫2h水冷處理。觀察析出物的溶解和熱加工過程中的析出規律。試驗3:采用第二組鍛態試樣,分別在950℃、980℃、1010℃、1040℃、1070℃、1100℃保溫1h水冷。對比鍛造后熱處理過程中析出相的變化。采用王水浸蝕,OLYMPUSG×71金相顯微鏡觀察,并按GB/T13298—1991《金屬顯微組織試驗方法》進行。利用Quanta600掃描電子顯微鏡進行組織形貌觀察。析出相采用GenesisXM2-X射線能譜儀定量分析。為進一步驗證析出相類別,采用PhilipsCM200透射電鏡進行電子衍射分析。試驗結果如下:(1)Incoloy825合金中的主要析出相為(Cr、Mo、Fe、Ni)23C6和TiC。(2)靜態下,M23C6相在650℃左右就開始形成明顯的析出相,析出位置在晶界上。溶解溫度在980~1000℃之間。(3)高溫冷卻過程中,M23C6相開始析出溫度在940℃以下。TiC相最高形成溫度在940~980℃之間,形成位置在晶界上。(4)熱加工過程中形成的TiC相再結晶后仍然存在于原始晶界上。由于晶界的重新排布,大部分TiC相的存在位置由晶界變為晶內。熱加工過程中形成的TiC完全溶解溫度在1070~1100℃之間。
- [騰訊]
- 關鍵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