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爐風口燒損的原因及對策
來源:中國鋼鐵新聞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摘要針對高爐長期休風復風后風口燒損的原因進行剖析,現場采取了有效的應對措施,總結出了西(林)鋼高爐在現有原燃料質量的條件下的操作技術經驗! £P鍵詞風口燒損原因措施 1前言 …
摘 要 針對高爐長期休風復風后風口燒損的原因進行剖析,現場采取了有效的應對措施,總結出了西(林)鋼高爐在現有原燃料質量的條件下的操作技術經驗。
關鍵詞 風口燒損 原因 措施
1 前言
2013年10月15日西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煉鐵總廠兩座1260m3開始秋檢,高爐長期休風分別是65h和70h,5號高爐復風1.5h發現10號風口中套燒損漏水,高爐緊急休風后檢查發現風口小套燒損7個、風口中套燒損4個、風口大套燒損1個;6號高爐延后復風2h也發現風口小套燒損5個。經過現場采取應急對策及措施,5號高爐于21日操作參數恢復正常,6號高爐更換完燒損的風口小套后送風即逐漸轉入正常。
2 風口燒損的原因分析
2.1 高爐爐缸溫度不足
高爐長期休風導致爐缸溫度偏低,5號高爐堵了6個風口、6號高爐堵了10個風口,但由于爐缸滲透渣鐵能力降低,死焦堆的透液性變差,高爐熔化的渣鐵難以滲透到爐缸下部,風口區域嚴重窩渣、窩鐵,液態熔融的低溫渣鐵隨著熱風對風口進行沖刷,直至燒損風口大中小套?梢姞t缸溫度過低是此次大量風口燒損的主因。
2.2 休風焦炭質量變差
高爐休風前使用的自產焦炭質量及外購焦炭質量變差,焦炭整體庫存量偏低,高爐所用焦炭反應后強度不足55%;燒結配用高爐箱體瓦斯灰(箱體瓦斯灰Zn含量最高為22%,燒結礦Zn含量最高達0.2%),堿金屬及有害雜質含量高,弱化高爐休風后的靜態焦炭質量及惡化高爐爐缸工作狀態;高爐提前將風口捅開,送風拖延2h,風口區域有焦炭自燃現象。因此焦炭質量變差是此次風口燒損的又一主因。
2.3 復風過程策劃有誤
高爐在復風的過程中,由于憑借以往高爐無計劃休風100h以上高爐送風后爐缸工作狀態仍然良好的經驗,高爐沒有提前預燒鐵口及開鐵口,送風后風口與鐵口沒有貫通;且高爐將爐腹、爐腰冷卻壁更換成冷卻效果良好的銅冷卻壁,此區域渣皮形成的機理沒有充分掌握,送風后風口先有生降、后形成窩鐵,風口區域旋動的渣鐵大量燒損沒有堵的風口。復風過程策劃有誤是此次風口燒損的又一主因。
2.4 裝料制度過于發展邊緣
高爐下休風料時,考慮到高爐休風時間較長,對裝料制度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復風后生產實踐證明,裝料制度過分發展邊緣,導致煤氣利用率下降,高爐直接還原度增加,影響了渣鐵流動性及冶煉性能。過分發展邊緣的裝料制度是后續風口燒損(1個風口小套和2個風口中套)的一個因素。
2.5 風口及鐵口不正常
高爐復風1h后,風口出現異常情況,涌渣及渣鐵吹不開,并伴有渣皮下達;沒有及時開鐵口,燒鐵口用了1.2h;高爐送風前捅開風口時,高爐有崩料現象;送風后熔化的渣鐵沒有順暢從鐵口中排出,高爐堵風口的數量偏少,熔化的渣鐵遇到低溫的爐缸,使得渣鐵溫度降低,難于有效地滲透,是此次風口燒損的次因。
2.6 復風操作加風過快
高爐復風操作送風量過大,渣鐵熔化過快,且渣鐵滲透性能差,是此次風口大量燒損的次因。
3 高爐現場采取的應對措施
3.1 增加堵風口的數量
高爐采取“多堵勤開”的思維,高爐更換完燒損的風口大中小套,對風口前端冷凝的渣鐵進行燒除,直至見到爐缸內的焦炭;再次復風堵了14個風口,僅用鐵口兩側的6個風口送風,保證高爐風速,實時監測風口工作狀態;6號高爐送風后逐漸恢復正常,6個風口的工作狀態快速轉化,而后根據鐵水物理熱及渣鐵流動性,鐵水物理熱大于1400℃即沿送風風口兩側依次捅開2個風口,為改善爐缸工作狀態創造條件;5號高爐送風后,由于爐缸漏水量大,送風風口狀態仍然不理想,慢風持續時間較長,且又燒損1個風口小套和2個風口中套,休風處理后沒有急于捅開風口,逐漸恢復爐缸工作狀態。
3.2 預燒鐵口提前打開
針對風口燒損的現象,提前組織預燒鐵口、將鐵口提前打開,高爐再次送風后吹出涼渣涼鐵,派專人關注鐵口工作,每次鐵口都必須大噴,為快速恢復爐缸工作創造條件。
3.3 延緩打開風口時機
為了控制高爐渣鐵熔融過快,對開風口的時機進行現場掌控,5號高爐使用6個風口送風18h,待爐缸工作狀態好轉,鐵水物理熱滿足要求,風口區域活躍才依次打開風口。
3.4 提高爐缸區域溫度
高爐風口燒損后,提高爐缸區域溫度是操作的重中之重,高爐操作和爐前操作應以恢復爐缸工作狀態為關注的焦點;全力排出爐內的涼渣、涼鐵,在保證爐況順行的基礎上提高風溫的使用水平,F場控制好冶煉進程及節奏,鐵水物理熱及渣鐵流動性直接表征爐缸的工作狀態,在此基礎上逐步恢復高爐操作參數。
3.5 控制氧氣使用數量
高爐再次送風時,對氧氣的使用數量進行了針對性的控制,防止因冶煉進程過快而再次大量燒損風口,初期時沒有用氧,待風口區域活躍時,為提高風口理論燃燒溫度分階段富氧。
3.6 漏風大套摘頭灌漿
高爐再次送風后新更換的風口大套竄煤氣量大,為此,在風口大套根部摘了灌漿頭,并及時打壓灌漿,徹底根治了新更換風口大套竄漏問題。
3.7 改善焦炭反應強度
高爐針對風口燒損情況,再次送風后及時調整高爐所用焦炭的結構,利用再有最優質的焦炭資源,為恢復爐況創造條件;今后長期休風前10d必須改善焦炭質量,以便改善死焦堆的焦炭質量,緩解爐缸工作狀態進一步惡化。
3.8 控制有害雜質數量
對布袋箱體瓦斯灰進行開路控制,根據其本身有害雜質含量及燒結礦的有害雜質含量,有計劃地不再循環配用,防止其對高爐造成的日積月累的不利影響。
4 結語
、鸥郀t長期休風本身就會影響到爐缸的工作狀態,高爐工作者必須給予高度的關注,必須以恢復爐缸工作為根本,逐步擴大爐缸的有效工作容積,排出爐缸內的涼渣、涼鐵,增大爐缸的良好空間,防止燒損風口。
⑵高爐長期休風風口必須堵嚴,休風時應卸下風管堵風口,用黃甘油涂抹密封面,定期檢查風口密封情況,發現漏風必須及時處理,防止爐缸因大量虧熱而影響其快速恢復。
⑶高爐長期休風復風后,應充分關注各種操作參數的適宜使用,送風初期富氧及噴煤應慎重使用,必須選擇適當的時機進行投用,一切以恢復爐缸工作狀態為主。
⑷高爐長期休風堵風口的數量宜多不宜少,保證送風風速對緩解風口燒損有利。
、 高爐復風打開風口及打開最后一批風口,最好應在休風狀態進行,檢查風口區域是否有凝結的涼渣、涼鐵,如有必須用氧氣燒通至見到爐缸內熾熱的焦炭。
- 上一篇:液芯大壓下對薄板坯低倍組織的影響 下一篇:盤條徑向劃傷產生的原因及解決措施
- [騰訊]
- 關鍵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