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高空皮帶修個“衣帽間”———武鋼燒結廠一燒車間的“另類”降本經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4月份,武漢鋼鐵(集團)公司燒結廠一燒車間花錢給兩條高空皮帶修了個“衣帽間”,使這兩條因為托輪難更換而長期“衣冠不整”的皮帶煥然一新。 說是“衣帽間”,其實就是一個小型的托輪備…
4月份,武漢鋼鐵(集團)公司燒結廠一燒車間花錢給兩條高空皮帶修了個“衣帽間”,使這兩條因為托輪難更換而長期“衣冠不整”的皮帶煥然一新。
說是“衣帽間”,其實就是一個小型的托輪備品庫。企業降本壓力巨大,還花錢“裝修”,這筆賬怎么算?該廠一燒車間主任羅之禮說:“怎么劃得來怎么算。”
原來的備品庫也算擺放有序,但畢竟一燒有74條皮帶、上萬個在線托輪,所需備品種類、數量也相對較多,造成備品庫擁擠,職工每次找備品時都得花一番功夫,既費時又耗力。特別是兩條上千米長的高空皮帶,托輪損耗量大,離備品庫又遠,職工在維護保養皮帶時搬上搬下累得夠嗆。
羅之禮發現這兩條皮帶的尾部與地面的夾角處還有空間,如果在這里修個小備品庫,不但能降低職工的勞動強度,還能縮短更換托輪的時間,好處多多。可今年該車間的輔材費用要降10%,修“衣帽間”肯定要額外花費用。
左思右想后,羅之禮還是咬牙向廠里遞交了申請報告:“先讓職工的勞動強度降下來再說。”
因為是在零米地面建成的“衣帽間”,大部分備品又是金屬,羅之禮建議把內部高度提高了5厘米,下面做上排水口,解決了“防潮”問題。維保單位的工器具也“寄存”在了里面,方便他們搶修。
這個月,在職工的交口稱贊中,羅之禮從生產運營上算了一遍賬,覺得即便是修“衣帽間”額外花了錢,完成今年的降成本任務也問題不大。一方面,因為勞動強度降低,托輪搬運過程中的損耗幾乎降為零,檢修時間也環比降低了近50%;另一方面,缺失的托輪能夠及時補充,杜絕了因受力不均造成的相鄰托輪加快損壞的現象,這兩條皮帶的托輪更換量也環比降低了23%。此外,勞動強度降下來后,車間可以省下一部分請勞務工的費用,也促進了成本的降低。
- [騰訊]
- 關鍵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