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鋼:提升自主創新 強化技術引領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十一五以來,鞍鋼集團公司努力克服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踐行科技引領戰略,持續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科技創新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產品研發成就顯著。鞍鋼形成了以造船板、集裝箱板、家電板…
“十一五”以來,鞍鋼集團公司努力克服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踐行科技引領戰略,持續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科技創新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產品研發成就顯著。鞍鋼形成了以造船板、集裝箱板、家電板、汽車板、重軌、機械用鋼、管線鋼、電工鋼、石油管等為主導的一大批高強、高表面技術特色產品,成功地實現了向高端產品的跨越。鞍鋼自主研發出三峽水輪機蝸殼鋼板、原油儲罐用鋼板、冷軋無取向硅鋼和取向硅鋼、X100管線鋼、高強超低碳貝氏體工程機械鋼和高強、超高強船板、核電用鋼等一批高端產品。
科研項目開發進程顯著加快,有力支撐技術引領。鞍鋼自主創新了“浮選柱提純磁鐵精礦工藝技術研究”“營口鲅魚圈500萬噸板材綠色鋼鐵生產流程”、“鞍鋼石油天然氣輸送管道用X70熱軋寬厚板研制”、“100米長尺鋼軌在線熱處理工藝及裝備集成”、“低溫取向硅鋼制備技術”、“造船用鋼TMCP和大線能量焊接生產技術”、“冷軋硅鋼廢鹽酸再生工藝技術研制與開發”等為代表的一批核心技術;自主開發了冶金工廠全流程自動化和信息化技術,在煉鋼、連鑄、鍍鋅、連退、MES等領域處于國內領先地位;重點推進國家項目、對外合作項目及集團重大項目的實施,多個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為實現技術引領提供了有力支撐。其中,“冶金工廠低碳生產技術產業化綜合性示范工程”等5個項目獲得國家批準。據統計,鞍鋼集團公司目前共有在研國家項目54項。
科技管理水平顯著提升。近年來,鞍鋼科技創新體系與機制進一步完善,研發手段建設取得新進展,EVI活動碩果累累,科技管理工作向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方向邁進。鞍鋼制定實施了《鞍山鋼鐵集團公司研發費用管理辦法》等多項技術創新管理辦法,使科技管理更加科學、規范、有效。實驗室和中試線等科研手段建設日益增強。鞍鋼技術中心還完成了汽車板實驗室一期建設,相關實驗裝備已投入使用。
集團科技資源共享優勢盡顯。鞍鋼通過搭建技術交流平臺,推進技術協同和技術互動,集團公司的協同效應得以充分發揮。鞍鋼積極通過對標及技術交流推動集團整體工藝水平優化提升,先后舉辦了集團公司煉鐵、煉鋼、軋鋼、礦山、焦化對標及技術交流研討會,圍繞技術改進、降本提質、節能減排和產品開發等工作,在技術創新成果、生產操作經驗等方面進行了廣泛交流,并探討了生產及科研中遇到的新問題。鞍鋼建立了對標技術分析平臺,定期組織專家團隊進行分析、評價,形成報告,提出指導性意見,供各生產廠學習參考,促進了鞍鋼、攀鋼雙方技術人員相互學習和取長補短,實現了技術共享。
知識產權創造和運用取得新佳績。鞍鋼通過開展專利戰略研究,強化宣傳培訓,知識產權創造和運用能力顯著增強。“十一五”期間,鞍鋼共取得國家受理專利2877項,授權專利1511項,分別是“十五”期間的12.7倍和9.8倍;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省、行業科技進步獎52項;獲得國家首批“創新型企業”和首批“全國企事業知識產權示范單位”榮譽稱號,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成就獎。截至2011年底,鞍鋼集團公司已累計擁有有效專利5249件,授權專利3782件,專有技術備案3526件。在“第20屆全國發明展”中,鞍鋼共獲金獎8項、銀獎10項、銅獎7項。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武鋼首次輥系測量獲得成功 下一篇:寶鋼:推進自主集成創新